中國傳統哲學名言名句簡介

2021-03-04 02:46:49 字數 4941 閱讀 3131

考研政治試題中經常涉及中國傳統哲學的命題、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等,考生對此應有所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它們之間又有許多相似或相通之處, 特別是後者中的樸素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一。中國人比較容易接受、並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哲學

傳統中已經含有這種哲學的某些智慧型。但是,中國傳統哲學中還未形成科學的物質觀、不能從實踐出發去理解和說明物件;沒有自覺系統的唯物辯證法;也沒有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更不可能形成唯物史觀。中國傳統哲學雖然重視聖賢、君子人格的培養,重視人的道德價值和精神境界的提公升,但對人的理解實質上也是脫離社會實踐、社會關係的抽象理解。

這些問題考生答題時須予以注意。

一、世界觀(唯物論與唯心論、辯證法與形上學)

(一)世界的統一性問題

1. 「天下一氣」 、 「元氣」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就已提出氣一元論,認為「氣」是萬物的本原,多樣化的物質世界統

一於「氣」 ,這就是所謂的「天下一氣」 。 「元氣」是最初的氣即本原的氣。秦漢時期流行的「元氣論」認為, 「元氣」在萬物生成之先,是萬物的本根,是宇宙的初始狀態,宇宙萬物都是由元氣化生而成的。

2. 「天人之蘊,一氣而已」

王夫之認為,天與人統一於「氣」 ,即「氣」是萬物的本原,也是一切生命現象和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所謂「天人一氣」 。

3.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

莊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他認為,天與人本來就是合一的,只是因為人們的主觀區分,才破壞了天與人的統一。

4. 「知太虛即氣則無無」 ,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 」

張載認為, 「太虛」也是「氣」 ,唯心論者所說的「無」並不存在,實際上, 「有」和「無」都統一於「氣」 。這表明氣一元論所說的「氣」是物質性的客觀實在。

5.「狀變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有化而無別,謂之一實。 」

荀子認為,事物狀態變化而其本質不變,這種不變的東西就是「一實」 ,在氣一論者看來就是「氣」 ,提出了「化不易氣」的思想。這裡猜測到了物質不無的原理。

6.「元氣亦從一心所變」

佛教主張「一心為本」 ,同主張「一氣為始」的氣一元論根本對立。唐代佛教學者宗密指出,元氣也是由心所變的。這是唯心論的觀點。

7.「心者,神明萬主,萬物之統也」

西晉傅玄認為,心比萬物更根本,主張以心去統攝萬物。這是世界統一於心靈的主觀唯心主義一元論觀點。

8.「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元為本」 。

魏晉王弼認為, 「無」生出有形有象的萬物,萬物又復歸於無,而「無「則是一種客觀化的精神本體。這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命題。

(二)運動和時間空間

1.「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陰與陽者,氣而遊乎其間者也。自動自休,自峙自流,是惡乎與我謀?自鬥自竭,自崩自缺,是惡乎為我設?」

柳宗元指出,天地、山川、陰陽的變化,都是物質性的元氣自然的運動;山崩川竭則是陰陽二氣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的結果。

2.「動必有機」 , 「動非自外」

張載在元氣自生自化、自己運動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命題。 「機」即動因。他認為氣和萬物都有內在動因,並認為陰陽二氣的對立和統一是元氣生化、運動的內在根源。

3.「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古籍《尸子》留下的佚文。上下四方指東、南、西、北、上、下六個向度,又稱「六合」 ,相當於今天常說的空間的三維性;往古來今指過去、現在、未來,是說時間的連續性和不可逆性,相當於今天所說的時間的一維性。 這裡對 「宇宙」的界說已包含了時空無限性的思想。

4.「上天下地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雖然,莫之為郛郭也。惟有郛郭者,則旁有質而中無實,謂之空洞可矣,宇宙其如是哉!

宇宙者,積而成乎久大者也。二氣的絪縕,知能不捨,故成乎久大。 「

王夫之指出,沒有像圍牆(郛郭)那樣的東西把宇宙包圍著,宇宙是無限的。宇宙不像圍牆那樣包起來絕對空無一物的空間(空洞),它充滿了陰陽二氣的絪縕生化。時間不斷積累成「久」 ,空間不斷積累成「大」 。

正是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和天地乾坤的不斷運轉,才成就宇宙之久大。這裡已把時空與物質運動相統一,並看到了由無數的有限構成無限。

(三)世界的普遍聯絡和變化發展

1.「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這裡老子既指出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構成了其內在聯絡, 又指出陰陽二氣在互動作用中實現了統一(和)。

2.「三材共建」 , 「三材之道」

《周易》稱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為「三材」 。這裡是說宇宙萬物可歸納成不同層次而互相制約的三大系統,三大系統構成為乙個統一的整體。

3.「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

董仲舒肯定人的崇高地位,認為人與天地同為萬物之本,人可以成就萬物;人與天地合成一體,不能割斷它們之間「一體」的聯絡。但他的哲學是把「天」神化的神學唯心主義。

4.「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

宋明理學家把動靜關係看作是變化之道的主要問題,周敦頤認為,動靜之間相互包涵,不可分割,這就是變化的根據。

5.「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 「動靜有常」 。

中國傳統哲學中討論的變與常的關係。《易傳》中這句話強調事物的變化中有一定的法則和恆常的規律,順之者吉,逆之者兇,必須認真對待。

6.「盡小者大,積微者著」 。

荀子概括的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 「積微」指量上細小變化的積累, 「著」為質上顯著的變化。

7.「積微成顯,積著成象」

兩漢時期王符提出的命題。力圖把前述荀子的觀點推向前進。 「積微」屬量變, 「顯」指顯著的變化即質變; 「著」相承「顯」 ,所以, 「積著成象」是指質變形成新事物之象。

這裡已揭示了量變、質變的不同特點及轉化。

8.「積微而著,由著復微。 」

宋明羅飲順提出的命題。這一命題顯示他已看到量變、質變這兩種狀態的相互轉化、相互滲透,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導致新的量變。

9.「原始反終」 , 「物極則反」 。

《易傳》概括的「原始反終」指出,那些構成某一事物最初出發點的因素,同時也就是該事物發展的最終歸宿。漢代王弼則以「物極則反」說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然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這裡已有辯證否定的內涵。

(四)矛盾雙方的對立與統一

1.「物生有兩」 , 「各有妃耦」 。

春秋末史墨的思想。他認為物的生存有的成雙,有的成三,有的成五,有的有輔佐,都有搭配。 「妃耦」即配偶,比喻事物有差別,有主從的矛盾關係。

2.「反者有不反者存」 。

王夫之的觀點,它要人們注意相反者之間有不相反的同一性。他曾批評一些人一見相反,就懷疑其不相濟,結果謬誤百出。

3.「有一必有二,二本於一。 」

方以智在前人關於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題。他以水與羹汁交融的狀態說明事物又是「合二而一」的。這說明他已看到事物對立面的同一。

4.「和實生物,同則不斷。以它平它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

西周史伯的思想。說明不同性質的五材相和合,才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萬事萬物。 「以它平它」之「和」 ,就是強調有差別的對立事物之間的和諧統一。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認為, 「和」與「同」是兩種不同的為人處事的態度。君子以正確意見糾正錯誤意見,做得恰到好處,不去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不肯表示不同的意見。

6.「禮之用,和為貴」 。

孔子認為,禮有上下尊卑的差別,關鍵是通過禮的作用,使人際關係有序而和諧。這裡的「和」也是指有差別的統一。

7.「一陰一陽之謂道」 , 「一闔一辟謂之變。 」

《易傳》中的命題。道是陰與陽的統一,變則是開與合的統一。

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會位焉,萬物育焉。 」

《中庸》中的思想。 「中」是天下最重大的根本, 「和」是天下通行的道路。將「中和」發揮至極致,天地就各得其所而清寧了,萬物的生長就茂盛了。

這裡的「和」 、 「中和」人生實踐中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具有通過實踐使現實與理想相一致的涵義。 中庸辯證法強調矛盾對立的中和,重視對立面的相互依存、聯結和同一,但不能把中庸原則絕對化,在封建社會,中庸之道往往屬於一種含混苟且,不分是非的圓滑態度和不思進取、阻礙革新的庸俗世界觀。

9.「歸根曰靜」

老子把一切事物歸結為靜態,否認了運動的絕對性,導致形上學。這表明樸素辯證法思想家(老子)其思想的不徹底性。

10.「不相容之事,不可兩立」 。

先秦韓非的觀點。看到了矛盾雙方的本質區別和確定界限,卻以絕對不相容的形上學思維方法否認矛盾雙方可以相互轉化。

11.「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 」

東晉僧肇的觀點。 「旋嵐」指狂風。它把日常所見的事物的變動不居,看作是常靜不動的。這是一種以主觀唯心主義同形上學相結合的觀點。

二、認識論

(一)認識過程中的主體和客體、主觀和客觀及其統一

1.「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

不修之此,焉能知彼?」《管子》中的思想。人都想獲得知識,但不了解怎樣才能獲得知識。

人們認識的是那個物件( 「彼」 ),而去認識的是這個主體( 「此」 )。不把這個主體修養好,怎麼能認識那個物件呢?「所以知」與「所知」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最早將認識活動的主體( 「此」 )和客體( 「彼」 )加以區分的詞語。

這段話最後一句又強調了主體的修養對於認識的重要性, 意味著認識活動中這兩者又有密切的聯絡。

2.「知,材也」 , 「知,接也」 ; 「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墨家認為,人都具備認識能力( 「材」 , 「所以知」 ),但僅有此還不能有知識,要與外界事物接觸,才能有知識(認識),如人的眼睛必須視物才能有所見。

3.「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里也。 」「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認知能力);知有所合(接觸外物)謂之智。

所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掌握才能的能力);能有所合謂之能(才能)。 」

荀子認為,人具有認識的能力,事物是可知的;主體只有同客體相接觸相符合,才能形成知識和能力。

4.「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 」

佛教中「般若」指最高智慧型, 「五陰」指構**的色、受、想、行、識等五個方面的形態。僧肇說的「能知」是指人人都具有的佛教宗教智慧型本身;而這種智慧型顯示為對事物的認識,即「所知」 。

哲學名言名句

思想不是你要它來它便來,而是由它自己決定它的來去。叔本華 我除了知道我的無知這個事實外一無所知。蘇格拉底 水是萬物之本源,萬物終歸於水。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東西服從於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規律去駕馭一切非理性的東西,這就是人的最終目的。費希特 凡是現實 存在 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 存在 的就...

哲學名言名句

哲學的意蘊就在於它以簡單明瞭的詞句表達深刻的意義,人的一生就是哲學的體現和體驗。思想不是你要它來它便來,而是由它自己決定它的來去。叔本華 我除了知道我的無知這個事實外一無所知。蘇格拉底 水是萬物之本源,萬物終歸於水。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東西服從於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規律去駕馭一切非理性的東西...

哲學名言名句彙總

29 物體的意義是通過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確定的。30 我不能給自己或是別人提供那種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樂。這種快樂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我也不能圍繞它來安排自己的生活。31 科學性的語言遊戲希望使其說法成為真理,但卻沒有能力憑自己的力量,將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32 任何一種哲學思想只要是它能夠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