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

2021-03-04 02:00:27 字數 4714 閱讀 6518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複習提綱

一、運動的描述

1、 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裡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如果物體(研究物件)相對於這個標準的位置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研究物件)相對於這個標準的位置不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3、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1)一切物體都是在運動

(2)相對靜止

二、運動的快慢

1.速度

(1)物理意義:物理學中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2)定義: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公式:v=s/t

s——路程——公尺(m)

t——時間——秒(s)

v——速度——公尺每秒(m/s)

(4)單位:m/s km/h

換算 1m/s=3.6km/h

2.勻速直線運動

(1)概念: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2)特點: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運動快慢都不變。

3.變速運動

(1)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2)公式: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即v=s/t

三、長度、時間及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準確的測量就要選用游標卡尺等其他工具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 m ,常用單位有千公尺(km),分公尺(dm),厘公尺(cm),公釐(mm),微公尺 (μm),奈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係: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4、刻度尺的使用:

a、「選」: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

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

d、「看」: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e、「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記」: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果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5、時間的測量

(1)單位:秒(s) 還有小時(h)和分(min) 1h=60min 1min=60s

(2)測量工具:機械鐘、石英鐘、電子錶、停表等

停表:大圈表示一分鐘,小圈表示一小時。

6.誤差

(1)概念: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就是誤差

(2)產生原因:測量工具、測量環境 、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避免,而錯誤是由於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是能夠避免的。

四、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

6、力的測量:測力計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8、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乙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五、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六、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簡單的說:同體,共線,反向,等大。

十二章《力和機械》知識提綱

一、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2、塑性:在受力時發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二、重力:

⑴概念:

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 g=mg 其中 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4、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6、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 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7、應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四、槓桿

1、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槓桿。

2、 五要素——組成槓桿示意圖。

①支點:槓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

②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說明:動力、阻力都是槓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槓桿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槓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籤

⑴ 找支點o;⑵ 畫力的作用線(虛線);⑶ 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⑷ 標力臂(大括號)。

3、 研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①槓桿平衡是指:槓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②實驗前:應調節槓桿兩端的螺母,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可以方便的從槓桿上量出力臂。

③結論:槓桿的平衡條件(或槓桿原理)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寫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4、應用:

說明:應根據實際來選擇槓桿,當需要較大的力才能解決問題時,應選擇省力槓桿,當為了使用方便,省距離時,應選費力槓桿。

五、滑輪

1、定滑輪: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②實質: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槓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動

的距離sg(或速度vg)

2、動滑輪:

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

也可左右移動)

②實質: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槓桿。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1/2g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 1/2 (g物+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是重物移動的距離的2倍

3、滑輪組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輪組(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拉力f=1/2g。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1/2 (g物+g動)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是重物移動的距離的2倍

④組裝滑輪組方法:首先根據公式n=(g物+g動) / f求出繩子的股數。然後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結合題目的具體要求組裝滑輪。

第十五章 《熱和能》複習提綱

初三物理知識點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一 宇宙和微觀世界 宇宙 銀河系 太陽系 地球 物質由分子組成 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一種粒子 一般大小只有百億分之幾公尺 0.3 0.4nm 物質三態的性質 固體 分子排列緊密,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液體 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

初三物理知識點

蘇科版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海頭中學物理教研組孫林江 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 1 聲音的發生 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2 聲音的傳播 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3 聲速 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 340公尺 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

初三物理知識點

初三物理知識點 1 如果乙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體不一定正在做功。2 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或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勢能有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3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靜止的物體動能為零,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