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北高考作文題及滿分作文

2021-03-04 01:18:45 字數 4935 閱讀 3450

【湖北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語文課堂上,老師在講到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時,不無感慨地說:「可惜啊,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見到家書了,書信這種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學生甲:「沒有啊,我上大學的表哥就經常給我寫信,我覺得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學生乙:「資訊科技這麼發達,打**、發簡訊、寫郵件更便捷,誰還用筆寫信啊?」

學生丙:「即使不用筆寫信,也不能說明書信消失了,只不過是書信的形式變了。」

學生丁:「要是這樣說的話,改變的又何止是書信?社會發展了,科技進步了,很多東西都在悄然改變。」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任選乙個角度,寫一篇不少於的文章。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12湖北高考滿分作文:

科技的利與弊

當書信被電子郵件取代,當腳力被各種交通工具代勞,當傳統文化在瀕臨滅絕的邊緣苦苦掙扎:處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又該何去何從?科技為上,傳統靠邊?還是傳統為要,科技為輔?

在如今紛繁蕪雜的大環境下,科技與傳統文化不可偏廢。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讓人享受舒適生活:積極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現代科技有一種盲目的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而又歆羨的種子。科技強國也被無數國家奉為圭臬。科技霸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科技的優勢展露無遺。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相容幷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

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

五千年的積澱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文化。

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相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蘊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著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同時,傳統文化的道德原則、和諧理念也指引著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走向。先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代建築的發展並隨著鄰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進步伴隨著健康的,電子文件的的發明也不可避免地產生書寫能力的退化。

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也只能依靠傳統文化。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

」而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決21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必須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學說中汲取智慧型。弘揚傳統文化,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指引著科技的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機與活力。

交流的無奈

滑鼠輕擊,按鍵輕點,電波激發乙個個資訊點,**串聯起乙個個字元。此時此刻,你的話語就傳達到我的身邊。高速發展的現代科技,使世界各地的人們瞬息之間可以交流。

但是,如此方便快捷的通訊方式,我們能夠真正地了解彼此嗎?

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如今的時代,書信早已被冷落,它們的身影往往留存在我們心中的只是父輩們發黃的寫著或黑或藍鋼筆字的紙張。必須承認,電子傳媒有著書信無法比擬的優點,方便,快捷,費用極為低廉,但是轉瞬即來的資訊,大多數的時候就如同三個月就長大的肯德基香辣雞,往往味同嚼蠟。

手機和電子郵箱裡收到的往往只是一連串自創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的數字符號,往往並沒有給我們充實飽滿的感覺,反而感到時時的空虛和無助,彷彿一場疲憊的夢幻。

這就是交流的無奈。我們很難或者無法拒絕突如其來的**資訊的打擾,做好的安排與計畫付諸東流。很多時候往往最大的無奈不是別人從我們這裡奪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現實中給自己留乙份自由。

前者是改變不了的,因為我們還要生活。只是對於後者,又有誰人能夠做到?如今是乙個快速消費的時代,我們沒有了對於資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欣喜,也減淡了「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的叮嚀;遺忘了「憑遊客寄,來為附家書。今日知訊息,他鄉且舊居」的囑咐。書信時代,有的是: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的擔心與牽掛,多的是「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在那一封封親筆書寫的信件裡,「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充滿了未被浮躁時代洪流所淹沒的親切與溫馨,浪漫與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乙份美好的願望與囑託,然後在無盡的期待中翹首以盼書信鴻雁回傳。在手寫書信這個載體上,我們前輩們的思考進一步深入擴充套件,字字推敲,款款情深,豐富細膩的情感在筆尖流淌,文字後面浮現的面孔和情感,對一種深度情感模式的嚮往,曾經多麼讓人激動不安。

手寫書信所附帶的傳統的元素文化價值,稍不注意就有被泡沫般的網路所湮滅的危機。是的,科技解決了符號傳遞的問題,但是還是沒有解決真正交流溝通的問題。因為「如果意義不在詞語裡,而是在腦子裡或是在對客體的參照裡,那麼,什麼東西也不能保證,意義可以跨越兩個腦子而成功遷移」。

假如我們缺少了等待與珍視,我們注定是不能「心連心」的人,我們發出的電子訊號最終消散在茫茫太空,我們從未知之中來,又往未知之中去。

那一抹憂傷的底色

自古以來,書信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素有鴻雁傳書之說。在歷史長河裡,它不單是一種****,更是一種古老的文化,這在文學作品中都有深刻的體現。面對著破碎的山河,想起遠方的家人,杜甫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思念之情躍然紙上;岑參在西征的途中寫下「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一封信,彌足珍貴,滿紙都是對親人的牽掛;面對君王,諸葛孔明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義之情,令人欽佩!

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可見,書信在中國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面對這一種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們是滿心歡喜地接受!

但是今天,它卻遭受著一種嚴峻的挑戰。

在二十一世紀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也日趨多樣化。手機聊天,電子郵件,漂流瓶……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論那個階層的人,都在頻繁地使用。當然這種方式是好的,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對其是抱著一種認可的態度。

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這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讓我選擇,我無法說出那一種方式更好,因為它們都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許,你認為,郵件省錢,效率高;寫信貴,速度慢。但是,面對著整齊劃一的電腦列印的文字,我們已經有一種視覺上的疲勞。

而,書信,可以很好地抒發我們的情感,它給我們的意義早已超出了字面的範疇!

當投身軍營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裡的來信,都會壓在枕下,反反覆覆地閱讀,也許,你認為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過,這裡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與等候;

當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無法使用現代先進的溝通工具,收到遠方子女的來信時,內心是怎樣的一種激動;

當身處逆境之時,收到朋友的一封來信,縱然是簡簡單單的關心的話語,也足以讓你感動得淚流滿面。

我們在電視上,也看見過許多貧困山區的兒童,他們和許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書信來往。就是這小小的書信,讓愛心之路得以延續。當鏡頭給到那群可愛的孩子,坐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帶著笑容,認真地閱讀著來信的場景時,我想,在那一刻,他們一定是幸福快樂的!

而如今,這種文明已經漸行漸遠,很難再去尋覓它的蹤跡,但是它並不會退出我們的生活!不管現代文明如何發達,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它不會消失!在我們的腦海深處,它已是一行不滅的印記!

我想說:朋友,當你面對電腦、手機的印刷體,出現審美疲勞時,不妨拿起紙和筆,寫一封信,給親人。

誰解家書味

夜落月懸,獨對孤燈,我靜靜撕開那信封,鋪平。

我總愛望那綠綠的郵筒,總愛去收發室去找我的家書,在那重重疊疊的牽絆和祝福裡去認領屬於我的那乙份。我珍祝那安靜的一刻,我不忍失去那自古至今家書所承載的內涵。

台灣作家林清玄說他的母親每週給他寄一封信,每次的結尾都是「寒霜露重,望君保重。」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成了林清玄眼中最動人的字眼,因為其中豐沛的愛,因為那剪不斷的掛念,家書成了心的紐帶,哪怕霜寒露重,我們亦可相互溫暖。

翻開《傅雷家書》,我讀出一顆深刻卻細膩的心,一向暴躁的傅雷,在家信中雖常是教誨,但嚴厲的背後,更多的是乙份血濃於水的關愛,能聽見遠及天涯的那聲噓寒問暖,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家書不僅飽含溫情,更是一次親切的交談,一次心聲的吐露,金聖嘆在臨死前留下的最後一封家書:「字付大兒春,鹹菜與黃豆同吃,大有核桃滋味,此語一傳,我無憾矣。」瀟灑才子金聖嘆在死前亦不忘開玩笑,給那些想看他泣訴的小人留下最睿智的諷刺,此中的滋味誰解?

誰從他踽踽獨行的背影中讀出那辛酸與寂寥?我想定是有的,定有人去認領那顆高貴的靈魂。

黃永玉收到叔父的來信,雖在咸寧改造,他卻說:「這兒的荷花真美。」他的叔父不是別人,正是在文革間寫下的《中國服裝史》的沈從文,這家書,是高潔情懷的吟哦,在其中我們讀出了大師的從容。

最令我動容的家書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的《與妻書》,他告訴妻子他有多愛她,告訴她他必須離開,為了千千萬萬人都可以像他們那樣相愛、那樣幸福,這是情絲包裹的家書,這是一戰士明志的家書,這更是用生命傳遞愛的家書,他那不識字的妻子在用顫抖的手撫摸那信的時候,定是會哭成了淚人又擦乾淚光下去的.

而現在呢?在資訊滿天飛的時候,當電子郵件穿越地球村的時候,當**安到家家戶戶的時候,誰又能靜下心來讀一封跋山涉水,風塵僕僕的信呢?喬治·默里迪斯在《森林的輓歌》中寫道:

「我們奔走,像相互追逐的行雲,我行走了,像松果一樣墜落。」我們不僅失掉家信,更失掉一種情懷。

可我願接你回來,為你撣落沾染的塵埃,與你獨對孤燈,我的家信。

【滿分理由】此文寫得很動人,由命題材料中的『書信形式』的討論引發,展開記敘、議論、抒情、結合題意,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意蘊豐厚,內容一等上25,結構完整情感脈絡清晰,富有文采,表達一等上25,深刻豐富,亮點突出,發展10。

2019上海高考作文題及滿分作文

上海卷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乙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的文章 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捨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捨棄的微光。2012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靈光一現 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

2019天津高考作文題及滿分作文

天津卷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兩條小魚一起游泳,遇到一條老魚從另一方向遊來,老魚向他們點點頭,說 早上好,孩子們,水怎麼樣?兩條小魚一怔,接著往前遊。遊了一會兒,其中一條小魚看了另一條小魚一眼,忍不住說 水到底是什麼東西?看來,有些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東西,恰恰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有些...

2019湖北高考滿分作文

三 的奇遇 湖北一考生 自從 三 被蒼頡老爸造出來以後,就一直不服氣,整天拉長著臉。他想 憑什麼我總是排在最後一位,當個 季軍 既沒有 一 的灑脫利落,又沒有 二 的出雙入對。於是,三 決定離家出走,自個兒闖蕩江湖。三 來到了一所學校的外面,聽見裡面的孩子正在早讀。於是 三 一溜煙竄上了窗台。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