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吞」「蠶食」巧結合,隨時「反芻」收益多 3

2023-01-24 12:48:03 字數 1619 閱讀 8676

「鯨吞」「蠶食」巧結合,隨時「反芻」收益多

暑期網路研修的意義有多大?張志勇廳長把「年年研修」與 「天天吃飯」 相比,可謂既形象生動又切中肯綮。既然要天天吃飯,就要講究一下吃飯的方法和技巧,要吃的舒服,還要營養均衡、有益健康,不做一點研究還真是不行呢。

自然,天天去高檔飯館吃大餐,或者找專門的營養師烹飪師伺候著,算是一種好方法,問題是我們草民百姓是吃不起的,再說也沒有那個必要。偶有機會吃大餐,在不影響健康的前提下,當一回老饕,不是壞事。平日裡把生活調理得好一點,粗菜細作,也能自得其樂,孔老師不是也教導我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嘛。

最關鍵的,還是要身體好,能夠科學地吸收營養。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的,集中學習,機會難得,適合「鯨吞」;平日裡,學習時間少,擠一點算一點,權當「蠶食」;工作生活中,不時把所學知識回顧反思一下,那就是「反芻」了。

反芻學習法是指在讀書中對知識反覆理解、消化和吸收的一種學習方法.反芻是生物學上對牛羊等反芻動物進食過程的描述.牛羊吃下食物, 先到瘤胃, 再到蜂巢胃, 然後回到口中咀嚼, 再入重瓣胃, 最**皺胃;經過反芻,牛羊將草料中的營養充分吸收了.學習的過程也是這樣, 有乙個「反芻」的過程, 翻書或者上網——閱讀——筆記或者**——複習, 就如同動物反芻的4 個過程,將一本書拿來翻一翻是品嚐, 而閱讀則是吞食, 筆記是咀嚼和消化, 複習則是吸取其精華, 棄其糟粕.獲取的知識經過這樣乙個過程, 才能完成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才能從讀過進入讀懂.在學習過程中, 「反芻」現象頻繁出現: 如理解是條理性「反芻」, 記憶是重複性「反芻」, 質疑是關鍵性「反芻」, 練習是鞏固性「反芻」, 考試是檢查性「反芻」, 改錯是提醒性「反芻」.閱讀對翻書是一種「反芻」, 複習對閱讀來說又是一種「反芻」.其實, 學習過程中, 掌握知識僅僅看作是一次性勞動, 顯然不能理解和掌握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因此, 上述「反芻」的方法, 對一切學習都是適用的。

而要「反芻」,前提是吃進大量的草料,這就要學會「鯨吞」,鯨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的胃口實在大得驚人,一天一夜就能吃上五至六噸的食物。那種大型鬚鯨在捕食比毛蝦還小的甲殼動物鱗蝦時,嘴張得老大,待嘴裡充滿水和鱗蝦之後,就立即合緊上下頜。這時,它嘴裡的一幅須板就發揮其過濾作用,讓水流出來,而把鱗蝦留下來食用。

由此,有人就把快速閱讀或者集中突擊的學習方法比作「鯨吞學習法」。「鯨吞學習法」有兩大特點:一是「大容量搜捕」,二是「選擇性吸收」。

「大容量搜捕」,也就是盡量多地接觸各個方面的知識資訊。一般說來,對於容易理解的內容,閱讀的速度可以加快一點,對於那些不太容易理解的內容,閱讀的速度就得放慢一點;如此循序漸進地鍛鍊自己,閱讀的速度就會逐漸地提高,獲得的知識資訊就會自然的增大。「選擇性吸收」,就是在「大量搜捕」得到的資訊中,選擇適合於自己需要的進行消化吸收。

假若把鯨大口地吞入水和鱗蝦比作「大容量搜捕」,那麼須板的過濾就可以看成是「選擇性吸收」了。這樣,才能起到取其精華的作用。提高閱讀速度的目的是捕捉有效資訊,哪些資訊可以忽略不管,哪些資訊應該重點捕捉,這全由需要來決定。

如果缺少大塊的學習時間,那也不要緊,我們可以採取「蠶食」的方法學習。由於我們的工作已經非常緊張,不可能在正常工作中抽出完整的時間進行學習,因此,應當堅持有時間就學習的習慣,這樣也有助於學習一點,消化一點。經過堅持,也會一點一點「蠶食」掉我們需要的知識系統的。

如何對待得之不易的暑期集中研修中,我的想法,不妨抓住機會,先把相關的知識「鯨吞」下去,還有剩餘的,可以在以後慢慢「蠶食」,然後,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反芻」吸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