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駐法公使群體概述

2023-01-22 00:15:05 字數 876 閱讀 6414

作者:俞茵之

**:《西部學刊》2023年第02期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晚清王朝從乙個閉關鎖國的**大國,開始認識和走向世界,其中駐外公使是乙個最先踏出國門、親身體會西方社會的特殊群體。

法國歷史悠久,革命持續的時間也最長,對清末中國的影響也頗深。但目前為止對於駐法公使的研究還處在摸索階段,並沒有完整體系。本文通過對清末駐法公使這一群體的人才選任、功績影響等的研究,分析駐法公使群體對推動中國走向世界、走出外交困境的意義。

一、駐法公使群體構成

同治九年(2023年),崇厚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就天津教案一事帶領隨行人員赴法國致歉。這是清朝**首次向法國派出使團,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外交以及使節制度。直至2023年,第一任駐法公使郭嵩燾上任,清廷駐外公使制度才開始逐漸確立。

駐法公使的選派,通常以舉薦的方式產生,主要由總理衙門和南北洋大臣舉薦,以甲午戰爭為分界線分為前後兩個階段。清廷的選官一直以科舉正途出身為主,「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為其讀孔、孟之書,學堯、舜之道,明體達用,規模巨集用也。」[1]2001而甲午戰爭之前,對於西方文化,清朝**大都是嗤之以鼻的,西學問津者不多,要其離開「**大國」去往「蠻夷小國」當駐外使節,被不少學者視為「有辱名節」之事。

因此清廷只得選任熟悉洋務的**,並沒有專門人才可用。

甲午戰爭慘敗,中華民族的危機進一步加深。庚子事件後,面對日益棘手的外交問題,學習西方文明變得迫在眉睫。隨著新條約的簽訂,諸如商務、礦產、租界等新湧現的問題急需專門的外交人才來處理。

面對新的局面,越來越多的儒家學者開始摒棄傳統的觀念,正視起西方文明。一批如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等培養新式外交人才的學堂興起,開始培養新式的外交人才。這些精通法文、國際法與西方文化的新式人才開始取代傳統的舊式官僚,成為駐法公使的**。

這一選任標準的變化,體現出了晚清在選官制度上由傳統向近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