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刑部大牢軼事

2023-01-11 00:51:04 字數 1995 閱讀 7344

清朝文學家方苞在文章《獄中雜記》中,把他當年因***關在牢獄的所見所聞記了下來。獄中公權私用,官府的權力被那些牢役用來給自己謀利,其敲骨吸髓,手段之殘忍,彷彿人間地獄。 方苞是康熙年間人,他當時關在刑部監獄,直至晚清,刑部大牢似乎沒什麼變化,刑部大牢原址在天安門廣場西側,今天人民大會堂西南位置。

讀晚清史籍,有時常讀到些監獄之事,殘酷的詳情讀方苞就可以了,現在說說晚清監獄的一些奇事軼事。

晚清有幾個政治案件,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戊戌六君子案件,**入獄的有譚嗣同,楊銳,林旭,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汪精衛因刺攝政王在刑部大牢呆過近2年,他出來在《南社詩話》寫了不少在牢中聽到六君子在牢中的軼事。乙個老獄卒叫劉一鳴,當年看管六君子,說當年幾人赴刑場時有歌,有笑,有哭,有咆,相映成趣。

歌者譚嗣同,還從地上拿煤渣在牆上吟詩,邊歌邊吟,最瀟灑,以至我自橫刀向天笑流傳久遠。康廣仁是康有為的弟弟,自認無辜,以頭撞牆,痛哭抱怨「哥子的事,要兄弟承擔」。而林旭秀美如處子,時時做微笑狀。

劉光第原在刑部為官,當獄卒來押解,他還安慰說:是提審,莫慌。但出牢門走直奔西角門。

劉知道規矩,方知是殺頭,大聲咆哮「未提審,未定罪,就殺頭?何此昏聵?」在帝制時代,皇帝太后乙個旨令,是可以不審即斬的。

禮部主事王照在戊戌年參與變法,政變後逃亡日本,庚子後潛回北京,被抓入獄,也是在刑部大牢,因為事件已過了幾年,沒掉腦袋。他進去看到牢裡牆上大片黑紫暈跡,壁頂甚至有星點汙痕,經詢問才知,是不久前沈藎血痕。當時國內有轟動的兩個文字案,南有蘇報案,北有沈藎案。

蘇報案章太炎和鄒容進的是租界監獄,雖然鄒容病死獄中,太炎還是活著出來。但沈藎(沈北山)就悲慘多了。沈藎本是中國最早的記者,跑新聞提供西報,因為探得《中俄密約》內容,登載報刊,引起慈禧大怒,被抓入獄,慈禧密令在獄中處死,以病報死。

結果獄卒就在牢中將沈藎活活打死。據說獄卒久打不死,獄卒塞住口鼻繩勒才氣絕。2023年《大公報》刊出了沈藎**的訊息,以後又連續發出了七篇報道,8月4**道:

「拿來刑部之沈藎,於初八日被刑,己志本報。茲聞是日入奏,請斬立決。因本月系萬壽月,向不殺人。

奉慈禧皇太后懿旨,改為立斃杖下。惟刑部因不行杖,此次特造一大木板。而行杖之法,又素不諳習。

故打至二百餘下,血肉飛裂,猶未至死。後不得已,始用繩緊繫其頸,勒之而死。」章太炎在獄中聽沈藎也入獄,曾有詩:

「不見沈生久,江湖知隱淪。蕭蕭悲壯士,今在易京門」。當然章先生寫此詩並不知道沈藎已死,而且如此慘烈。

沈藎應該是中國最早遭殺的記者。

庚子年慈禧太后對列國宣戰,當庭三位大臣反對,有尚書徐用儀,侍郎許景澄,太常卿袁昶。他們都被下刑部大牢後,立刻被問斬,來監斬的是大學士徐桐之子徐承煜,趾高氣揚,怒斥三人。袁大罵:

你父子害慘中國,狗一樣東西。果然幾天後洋人入城,徐桐一家在東交民巷家裡都自盡,唯獨兒子徐承煜怕死沒隨著,但他很快因慫恿義和團罪進了大牢,後被斬,徐臨刑滿地打滾,真是瞬息萬變。這很像文革期間,今天我把你送進監獄,明天自己也進了監獄。

刑部監獄分兩部分,一是普通監,一是官監,犯罪**進監獄歷朝歷代都會有,官監相比條件要好得多。就和現今秦城監獄也是高階監獄一樣。雍正年間,曾有過工部一堂官因事入獄,在牢裡受盡折磨,後來案情冤枉出獄,官復原職。

不久轉遷刑部專管監獄,大加報復,撿些毛細小事,動輒杖打獄卒,每天數次,有被杖斃者。此後,獄卒對下獄的**格外小心,甚至發展成逢迎伺候,只要出錢,幾乎沒有不能辦的。太平天國期間兩江總督何桂清也曾下過大牢。

去新疆的欽差大臣崇厚也曾因簽訂辱國協約被下獄,都沒受什麼罪,崇厚後來花30萬**,免罪出獄。

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內務府大臣立山,家資豪富,因事下獄後,帶著厚厚一大疊金葉子,用來賞賜獄卒幫助和外面通風報信,他得到去法場行刑前,先服下毒藥自殺了。甲午戰爭兩個獲罪總兵葉志超,龔照璵都關入刑部治罪,龔總兵入獄花了萬金把獄中上下全買通。住單間,每日從飯館訂食盒送餐,最荒唐的是八個妾,輪流入監伺候服侍。

龔大人脾氣暴躁,常命令伺候的馬弁鞭撻妾,弄得房內經常傳出哭號聲。獄囚相問,獄卒漫不經心告之:龔大人生氣,打姨太太呢。

不記得在那本書讀到,該人入刑部大牢,和一貴戚結交成好友,這個特殊囚徒已在牢裡多年,單住一間雅室,室內陳設,日常生活全似外面條件,只是不能出去。

監獄裡最能洞察人生,看來古今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