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情鄉村寫風華

2023-01-03 14:03:09 字數 1679 閱讀 6388

記甘棠鎮龍嘶村黨支部書記朱詠歡

沿賽甘路一走進甘棠鎮龍嘶村,你一定會看到聳立在山上的集中供水的高位水塔,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水泥公路,蜿蜒在美麗的各屋堂之間,田間的生產者其樂融融,呈現出一派環境優、機制活、人氣旺、村容整潔、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一切都令您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村民們都說,龍嘶村被評為「文明村」,從**貧窮走向富裕,建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離不開村支書朱詠歡的精心耕耘。

情繫鄉村——奉獻的是誠心、熱心、責任心。

朱詠歡從校門走向社會,第一步是從事鄉鎮企業管理工作,2023年黨委**為了選好村班子帶頭人,多次做工作要他擔任龍嘶村支書,他意識到「村官」難當,事務瑣碎而任重道遠,首先他一直推辭,但當他應允後,就絕不辜負組織的重托、村民的期望,憑著湖湘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滿腔熱情,對服務村民情有獨鍾,對黨的事業信念難移。幾年來他熱心於公益事業,鎮上修大禮堂他捐款8000元;太甘公路改造他捐款10000元;「5.13」洪災捐款5000元;村上公路硬化捐款8000元;村民開展文體活動,舉辦籃球賽捐款10000餘元。。。。。。

村民的紅白喜事、鄰里糾紛、難事大事都找他。他說,村幹部只有把村民當親人,村民才會擁護你,信任你。連續二屆村班子換屆時,他都以滿票當選,並且村支書、村主任「一肩挑」。

為民辦實事——勤跑專案,夯實富民之路。

龍嘶村幾年來的變化有目共睹,朱詠歡最喜愛唱的歌是「愛拼才會贏」,他帶領龍嘶村民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完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為突破口,強基礎、抓產業、立專案,夯實了龍嘶致富增收之路。為了使村民早日依靠科技奔小康,他發揮自己思路活躍、門多路廣的優勢,與省農科院聯姻,聘請省農科院高階農藝師尹文雅來村擔任常年科技顧問,成立棉花制種專業合作社,同時爭取縣、鎮兩級支援,在村上建立了「雙峰縣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基地」、「雙峰縣婦聯實用技術試驗基地」,主動為村民們訂閱《湖南科技報》、《農業科技資訊》等農業科普報刊,向市畜牧局爭取引進安格斯種牛,改良耕牛品種,向市扶貧辦爭取優質板栗樹苗,發放給每個村民栽培三株在房前屋後的空坪隙地上,使龍嘶逐步形成了產業集群優勢。專案帶動,基礎設施有了根本的改善,退耕還林、清潔能源沼氣池、改灶降氟等專案順利實施;投資了3萬元請縣規劃設計院編制好村莊改建規劃;投資8萬餘元高標準建好了村級組織活動中心;投資238萬元的人畜飲水專案,不僅幫全村每戶裝上了自來水,還解決了周邊8個村的飲水難問題;投資70多萬元硬化聯村公路1.

6公里,聯組公路2.2公里;投資12萬餘元,將全村主要山塘、溝渠等老化淤塞的水利設施整修一新;村上建好的農家書屋,在上級撥放1500冊圖書的基礎上,向外爭取捐贈圖書2000多冊,給村民送上了精神食糧。「基礎先行、生產發展」成為托起龍嘶村民奔小康的「綠色銀行」。

率先示範——凝聚黨心、傾聽民心。

作為全村的「領頭雁」,朱詠歡時刻心繫村民,他有兩句口頭禪「乙個黨員,不為人民辦點事,算什麼黨員」、「不關心村民的疾苦,當個村幹部就是假的、空的」,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與群眾拉家常、聽意見、摸排,掌握村民最關心、最迫切的急事、難事、糾紛,有事村民**一撥,他立馬趕到處理,連續五年龍嘶村沒有一起民事糾紛上法院打官司。他自己是這樣的,也要求黨員這樣做,結合開展結對幫扶工程,對黨員設崗定責,全村28名黨員都明確了具體職責,共對4個種養專業戶實行共建幫扶,對28戶貧困村民實行了結對幫扶,在龍嘶28名黨員就是28面旗幟,多次開展「送溫暖、解民困、暖民心」活動,每年春節都要向五保戶、困難戶發放慰問紅包。

「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是乙個「帶」字,尤其需要朱詠歡這樣的村班子帶頭人,他能以乙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滿腔熱血灑在村上和諧發展的路上。

鄉村醫生考核表的個人述職怎麼寫

熱情接待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堅持把工作獻給社會,把愛心捧給患者,受到了師生員工的一致好評。同時,嚴格要求自己,不驕傲自滿,對比自己年長的前輩充分尊重,對年輕同道真誠地對待,堅持以工作為重,遵守各項紀律,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樹立了自身良好形象。堅持 精益求精,一絲不苟 的原則,堅持業務學習不放鬆。認...

西師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風》仿寫

風 仿寫 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你看雲兒分分讓路,那是風兒在跑步。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你看小樹輕輕招手,那是風兒在和它打招呼。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你瞧頭髮飄起來了,那是風兒在幫我們梳辮子。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你看身上的衣裙飄起來了,那是風兒在擁抱我們。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