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級中醫護理學備課本

2022-12-31 07:09:06 字數 3851 閱讀 3063

襄樊職業技術學院

備課本課程名稱中醫護理學

任課教師蔣黎雲

任課班級 07級高護、高英護班

2023年2月~2023年7月

襄樊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 《中醫護理學》 課時教案

緒論一、中醫學發展概況

周代宮廷醫生中已經有食醫(營養醫生)、疾醫(內科醫生)、瘍醫(外科、傷科醫生)、獸醫之分,且建立了一套醫政組織和醫療考核制度,並開始進行滅鼠、除蟲、改善環境衛生等防病調護活動。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古代醫家撰寫出了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兩漢時期,中醫學快速發展。公元一世紀,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問世,它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藥物學知識,收載藥物365種,其中麻黃定喘、常山截瘧、海藻治癭瘤、水銀療疥瘡等記載,不僅療效確切,而且是世界藥物史上最早的記錄。

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張仲景總結前人的經驗,撰寫出了我國第一部臨床醫學專著《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成書後,由於兵火戰亂而散失,後經晉代王叔和蒐集整理編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與《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合稱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

晉至隋唐是我國醫藥學發展的輝煌時期。

宋代醫學發展的重要標誌是印刷技術革新後大批醫藥書籍得以刊印,臨床醫學逐步向專科發展。2023年設立「校正醫書局」,對歷代重要的醫籍如《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脈經》、《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進行整理、考校、刊印。宋朝庭幾度組織力量編著了《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大型醫書。

金元時期,出現了四大醫學流派,他們是以劉完素為代表的「寒涼派」,認為**以火熱為多,治法強調降火;以張子和為代表的「攻下派」,認為治病應著重祛邪,故主張汗、吐、下法;以李東垣為代表的「補脾派」,認為補益脾胃是治病之要;以朱丹溪為代表的「滋陰派」,認為病理變化基本是「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故提倡**上著重養陰。

明代編纂完成的幾部方藥書籍對後世醫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十一世紀我國即開始應用「人痘接種法」來預防開花,到十六世紀出現專著《種痘新書》,十七世紀該法流傳到歐亞各國,成為人工免疫法的先驅。

明末至清初,由於溫疫病連年猖獗流行,在與急性外感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溫病學派。

建國以後,黨和**十分重視中醫工作,制定了繼承和發展中醫學的政策,中醫學的發展進入了乙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二、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整體,就是統一性和完整性。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乙個有機整體,構**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生理上是相互協調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同時,人體與自然環境之間也是乙個密切相關的整體。這種機體自身的整體性和內外環境統一性的思想,稱之為整體觀念。

1.人體是乙個有機的整體

2.人與環境密切相關

(1)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 (2)人與社會關係密切

(二)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疾病的基本法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也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

「病」、「證」、「症」在中醫學中是三個不同的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發病形式、病機、發病規律及轉歸的一種完整的過程。如感冒、中風、痢疾等。

「症」又稱「症狀」,是疾病所反映出來的孤立的病情,如發熱、咳嗽、頭痛、腹瀉、乏力等。「證」是指證候,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證候能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比症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確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質,也比「病」更具體、更貼切。

所謂辨證就是將望、聞、問、切所收集的症狀與體徵,通過分析、綜合,辨清其疾病的**、性質、部位和邪正之間的關係,從而概括判斷出為某種證候。論治,就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方法。辨證是決定**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辨證的目的和手段。

襄樊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 《中醫護理學》 課時教案

第一章陰陽、五行、精氣學說

第一節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含有對立統一的概念。陰和陽既可以代表相互對立的兩個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般地說,凡是明亮的、溫熱的、外在的、運動的、興奮的、上公升的、機能亢進的、強大的、功能的統屬於陽的範疇;反之,晦暗的、寒冷的、內在的、靜止的、抑制的、下降的、機能衰退的、弱小的、物質的統屬於陰的範疇。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陰陽的對立統一和運動變化規律,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陰陽對立制約

(二)陰陽互根互用

(三)陰陽消長平衡

(四)陰陽相互轉化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二)說明人體的生理活動

(三)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

(四)用於疾病的診斷

(五)用於疾病的防治

第二節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行,指它們的運動和變化。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構成,這五種物質各具特性,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緊密聯絡的,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從而促進了自然界事物的發生和發展,維持著它們的協調和平衡。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古人稱「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木具有能屈能伸,生長、公升發、條達、舒暢的特性。

火的特性:古人稱「火曰炎上」。炎,熱也;上,向上。火具有溫熱、公升騰、向上的特性。

土的特性:古人稱「土爰稼穡」。稼穡,指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穫。土具有承載、生化、受納的特性。

金的特性:古人稱「金曰從革」。從,順從;革,變革。金具有能柔能剛,變革、肅殺、下降的特性。

水的特性:古人稱「水曰潤下」。潤,濕潤;下,向下。水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閉藏的特性。

(二)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

五行學說採用取模擬象的方法,將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和形態與五行的特性進行模擬,從而分別歸屬於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

五行學說對事物屬性的歸類推演法則是:以天人相應為指導思想,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為基本框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以及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按其屬性進行歸納。凡具有生髮、柔和、條達、舒暢等性質和作用者,統屬於木。

具有溫熱、炎上等性質和作用者,統屬於火。具有承載、生化、長養等性質和作用者,統屬於土。具有收斂、肅降、清潔等性質和作用者,統屬於金。

具有寒涼、滋潤、向下等性質和作用者,統屬於水。

(三)五行的相生相剋

相生,是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孳生,迴圈無端。

在五行相生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兩方面的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所以又稱「母子關係」。

相剋,是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制約、克服的作用。五行相剋的次序是: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在五行相剋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剋」兩方面的關係。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剋者為所勝,所以又叫「所勝」「所不勝」的關係。

在五行的生剋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剋」四個方面的關係。這就說明,在五行系統中,各個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相關的,每一部分的變化,必然影響其它部分的狀態,而其本身又受到五行整體的統一制約。

五行的相生相剋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沒有克,就不能維持正常協調關係下的變化與發展。因此,必須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維持和促進事物相對的平衡協調和運動變化。

(四)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間正常的生克制化現象遭到破壞以後出現的異常的相剋現象。

相乘:乘,有乘虛侵襲之意,相乘即相剋太過,超過了正常的制約程度,使事物之間失去了正常的協調關係。相乘的次序與相剋同。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強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間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壞,出現逆向克制的異常相剋現象,又稱「反剋」。因此,相侮的次序與相剋的次序正好相反。

中醫大康復護理學正考標準答案

科目 護理學 試卷名稱 2016年1月 護理學正考滿分 100單選題1腦卒中患者偏癱側肢體分級處於brunnstrom 期,措施正確韻是 分值 1分 a.恢復提高肌張力,誘發主動運動 b.控制肌痙攣和異常運動模式,促進分離運動的出現 c.增強患側肢體平衡和協調性訓練 d.增強患側肢體肌力 耐力訓練 ...

中醫大精神科護理學正考標準答案

科目 精神科護理學 試卷名稱 2016年1月精神科護理學正考滿分 100單選題1精神 症的核心症狀為 分值 1分 a.情感障礙 b.行為零亂 c.意志減退 d.思維障礙 參 d 2.躁狂發作的核心症狀是 分值 1分 a.情感高漲 b.思維敏捷 c.動作行為增多 d.感知障礙 參 a 3.恐懼症中最常...

11級內科護理學期末試卷

一 名詞解釋 1.三凹徵 2.核左移 3.咯血 4.呼吸困難 5.期前收縮 2 填空 1.意識狀態根據程度可分為 2.腹膜刺激徵包括 3.正常 尿量為 超過 為多尿,低於 為少尿,低於 為無尿。4.肺結核全身症狀為呼吸系統症狀為 5.左心衰的主要臨床表現為 3 選擇題 1.患者感受最明顯 最嚴重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