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無求」品難高

2022-12-29 13:42:03 字數 1293 閱讀 2541

時間:2023年07月28日 11時05分**:求是理論網作者:劉選啟

字型大小:『大字型中字型小字型』我要評論

有句大家都熟知的話,叫做「人到無求品自高」,指的是人到了沒有私慾的時候,品質就會高尚起來,這是人生品格的一種高境界。然而,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卻把事業上的無所追求與名利上的無所求等同起來,甚至混為一談。我在基層工作時,遇到一位幹部,他在本職崗位上幹了多年,政績平平,自感提公升無望,便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個人的事總是一馬當先,幹起工作來則是應付了事,群眾對他意見很大,班子內部對他進行了幫助,上級領導也指出了他的問題,進行了嚴肅批評,他非但不接受批評,卻用「人到無求品自高」為自己辯解。

對個人名利的追求,必然影響到事業的追求。名利上的「有求」導致事業上「無求」,只能是在那裡當混混,不僅難有作為,甚至危害黨的事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結果可想而知,其「品」不會高到那裡去,更不會贏得領導和群眾的信任的。

類似這種不能正確看待進步、提公升和名利等問題,又不去從主觀上努力,一味衰退鬥志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諸如有的同志工作遇到挫折,就破罐子破摔,打不起精神,在下坡的路上越走越遠,甚至一發不可收拾;有的職務提公升稍微慢了些,就怨天尤人,工作撂挑子,放棄自己的責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連鍾也懶得撞,豈不是耽誤工作和事業嘛;有的家庭困難一時難以得到解決,就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不想辦法克服,走出困境,或尋求同志、友人的幫助,採取積極的辦法來解決,而是把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對工作消極應付。結果家中的困難沒有得到解決,工作上又沒有什麼進步,反而大不如從前,受到領導批評,同志的指責那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也是咎由自取。

事業上的無求,說到底是精神頹廢的表現。他既不能使人從困苦中解脫出來,相反,還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痛苦,無益於事業的成功,美好願望的實現。乙個人整天無所事事,也會使自己精神空虛,意志消沉,喪失健康的心理。

實踐證明,倒是那些在遇到挫折時泰然處之,及時從困惑中解脫出來的人,終究會有所作為,成就一番事業。那些先事業後個人,哪怕是先犧牲一點個人的利益,然後在事業上有為,對社會、人生作出貢獻的人,受到領導的賞識和人們的稱讚。這就叫「有所失必有所得」呀。

所以,有時候,乙個人的境界就體現在「有求與無求」、「得與失」之間,為什麼求,為什麼得,為什麼失之間!

生活中不順心的事常**,順意的事也有一二呀。如果我們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正視困難和矛盾,不畏縮不前,勇於前行;經常想想一二,振作精神,增強信心,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入工作,用優秀的工作去創造突出的政績,就能夠在各種利益關係調整中以平常之心對待,做到象古人說的那樣:「寵辱不驚,靜觀庭前花開花落;得失無意,漫隨天上雲卷雲舒,」真正達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境界。

只有在名利面前「無求」,才能在事業追求上「品高」。

(作者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

職場人充電怎樣才能求到乾貨呢

現在職場軟體行業風生水起,該行業也被很多專家認為是將會改變整個世界的行業。但是,隨著知識的更新換代,很多過去的技術幾年之後就被淘汰了,職場人想要不被淘汰,那就要不斷的充電。那麼怎樣才能學到 乾貨 呢?在某公司就職的王雷對當時應聘的情景記憶猶新 公司hr總監拿到我的簡歷後,雖然看到了我只有中專學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