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古代揚州 鎮江城垣特徵比較

2022-12-26 15:03:05 字數 4921 閱讀 5527

——兼論我國南北築城風格的差異

鎮江古城考古所劉建國

揚州和鎮江,是長江下游隔江相望的兩座姐妹城市,都享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榮譽,在我國古代城市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的魅力。

綜觀揚州、鎮江這兩座古城,它們在地理環境、人文條件等方面有著許多共性的特徵:地理位置相近,都位於長江岸邊;一南一北,並在唐代以前瀕臨長江人海口;建城年代較早,春秋時鎮江有朱方城,揚州亦有邗城;早期城垣皆築於崗地之上,崗下為長江逐漸淤積形成的江灘渚地;唐宋運河皆穿城而過,併同是漕運的重要樞紐;都是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古時期一直並列於全國大城市之林。

今天,在它們的地下,又都疊壓著古代的城市遺存,城市考古的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揚州的城市考古起步較早,從20世紀70年代逐步展開,採用文獻和考古相結合的方法,持續開展揚州城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已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初步探明自春秋至唐、宋、明、清歷代城市的面貌和特徵。相比之下,鎮江的城市考古起步較晚,它發仞於80年代中葉,正式開展工作是在90年代初成立鎮江古城考古所之後,幾年來,主要以三國鐵甕城考古為重點,並配合城市建設,在市區範圍內實施考古勘探和搶救性發掘,積累了不少歷代古城的寶貴資料。

經過多年的考古實踐和研究,我們逐步加深了對揚州城和鎮江城古代城垣的了解,並發現它們之間確還存在著較多的差異,而且這些差異又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國南北築城的不同風格。這是乙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本文試作**。

一古代揚州城與鎮江城的各自特點和相互差異,主要體現在城的形制和城的建造兩大方面。

(一)城的形制

「築城以衛君,造郭以盛民」①,「內之為城,城外之為郭」②。古代城與郭的功能、大小是有區別的:所謂城,係指子城,主要是城市的統治者居住、使用;郭指外郭城,或稱羅城,主要是普通百姓居住、活動。

在城的形制中,我們著重討論的是它們的子城和羅城。

甲、子城

古代揚州、鎮江都設有子城,但其自身特徵和演變脈絡不盡相同。唐代揚州的子城是承襲了春秋邗城、漢晉廣陵城的格局,其範圍基本不變;而唐代鎮江的子城設有兩重,其小子城則是沿用了三國鐵甕城的地基,大子城則與東晉、南朝京口城關係密切。

1.古代揚州子城,位於唐代羅城北端蜀岡之上。蜀岡上自六合縣界,東至儀徵小帆山入境,綿延數十里接江都縣界。迤邐正東北四十餘裡,至灣頭官河水際而微其脈③。

蜀岡海拔高度在20~30公尺之間,相對高度在10公尺以上,在地質上屬下蜀紀黃土,蜀岡以下南側為

長江沖積黃砂土平原。

經考古證實,吳邗城、楚廣陵城、漢吳王濞城、東晉桓溫所築廣陵城、劉宋竟陵王誕時之廣陵城、唐子城均在城北蜀岡之上。其範圍東南起自鐵佛寺,向北順城垣至江家山坎附近,轉而向西至尹家橋頭,再向西南至西河灣,徑直南伸,其南界則為從觀音山到鐵佛寺一線。雖然歷經許多朝代,但築在蜀岡之上的古揚州城的規模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④。

子城實測為平面略呈曲尺形小城,南北1700公尺、東西1800公尺。每面有城門一座,城內開十字形大道,城牆用土夯築,厚12公尺,城門及角樓包砌青色城磚。城的周長約合14裡,與志書記載大致吻合⑤。

總之,揚州子城在唐以前是揚州歷代古城的所在,其範圍、格局基本依舊,只是名稱多有改變而已(圖1)。

2.古代鎮江子城,情況比較複雜,它涉及到子城與大子城(包括東、西夾城)、京城與鐵甕城等關係問題。

小子城,即三國鐵甕城舊址,位於北固山南峰,此城「吳大帝孫權所築,周回六百三十步,開南、西二門,內外皆固以磚壁」⑥。孫權遷都京口的時間,一說建安十三年④,一說建安十四年⑧。鐵甕城考古工作自2023年開展以來,已經發現東、南、西、北四垣,城內六朝早期至唐宋的大型建築、城外三國至東晉的環城石路及壕溝、唐宋官衙等遺跡,並對鐵甕城的大小範圍、城垣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

經實測,城垣平面略呈橢圓形,其南北長近500公尺、寬約300公尺,周長約1100公尺,北垣最高,現存頂面海拔37公尺,最低處南垣頂面海拔23公尺。遺址內外皆出有三國時期花紋磚、瓦當、陶瓷器等遺物,考古發現與志書記載相合(圖2)。

鐵甕城所在的北固山前峰(又稱南峰),與北固山中峰、後峰(又稱北峰)呈南北走向。南峰為土山;中峰、後峰為石頭山體,伸入江中,且山壁陡峭,兩峰頂高海拔55公尺左右。志載,東晉『『蔡謨、謝安作鎮(京口),並於山上作府庫,儲軍實」⑨。

此處所謂府庫,是指東晉軍事大本營之一的北府(兵)倉庫,為儲存緇重、糧食的重要處所。最近考古發現的唐代甘露寺遺跡即位於北固山後峰之上⑩,唐代甘露寺是李德裕「觀察浙西時,施州宅後地,增拓基宇」所致。而北固山三峰亦連為一體,周長約6華里,三國時期它有可能即是史載的京城所在。

京城以京峴山為名,而「北固山乃京峴之一枝」;且「京口」系河口名,地望在北固山下,即志載「京口,在潤州城東北,甘露寺側」,河因山名,可證北固山舊為「京山」。凡此。表明三國時京城應處於北固山上,它極有可能包括南峰人工加築的「鐵甕城」以及後峰、中峰天然造就的「石頭城」。

如是,則前後土城、石城相連,抑或當時南面的鐵甕城作孫權將軍府寺,北面的北固山中、後峰即是將軍邸宅及府庫?

京城在東晉時期又稱京口城,其規模有所擴大。南朝顧野王《輿地志》稱, 「今之(京口)城宇,多(王)恭所製」,或日「王恭更大改創」。80年代中,在花山灣發現六朝古城,此城平面略呈梯形,北垣西與鐵甕城北垣相接,周長近十里。

隨著近幾年來鎮江城市考古的不斷深人,對花山灣古城的西垣和南垣,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補充。

西垣應擴至鐵甕城西垣南端延伸一線。2023年,在鐵甕城西垣南側鳳凰嶺下,發現在唐代夾城夯土之下,還疊壓著六朝城垣夯土。可證,京口城的西垣應由此南伸。

這又與史料互證,其北側鳳凰嶺是萬歲樓故址。志載:東晉「王恭作萬歲樓於城上,其下有橋,故以千秋名」⑩。

今千秋橋名仍存,在鳳凰嶺下西側,此嶺即萬歲樓故址,北緣正與鐵甕城西垣南端相接,可見王恭「更大改創」的京口城西垣應由此向南延伸。

南垣應延伸至烏鳳嶺。據《輿地志》載:丹徒宮「在城南,宋武帝微時故宅也,後築為宮」。

「至陳,立寺名慈和」,「在壽邱山巔,宋高祖故宅也」。壽邱山,位於今鎮江師專內,而烏鳳嶺正是在壽邱山以北,北與京口城西垣相接,向東延伸正與花山灣古城南垣相連(圖2)。

晚唐太和年間觀察使王瑤在鐵甕城兩翼又加築了東、西夾城,其目的顯然是將早已擴大至子城周邊的眾多衙署置於安全的保護圈內。東夾城設南、西二門,南門稱建德門(後改朱方門),西門稱清風門;西夾城設東、西二門,東門稱千秋門(後改鐵甕門),西門稱崇化門(後改高橋門)。千秋橋、高橋北兩處地名至今尚存;朱方門,即在東門坡的烏鳳嶺上。

東、西夾城連同子城,元代《至順鎮江志》稱, 「共長十二里七十步,高三丈一尺」。

唐代東夾城與京口城大致重合。根據考古發現的東夾城西垣及其下面的六朝城垣遺跡,以及史料所載東夾城的西垣清風門位於城隍廟側0、南垣朱方門位於烏鳳嶺頂等內容,可以證實京口城與唐代東夾城的走向基本一致。至於西夾城,考古尚未發現,我們只能從志書記載的城門相關地望作一想象推測(圖2)。

而在元代《至順鎮江志》裡,作者則有意將東、西夾城包括在子城範圍之內。如「夢溪園,在朱方門外子城下」;「察推廳在高橋北子城內(初在獅子門裡,後遷於此)」,而上述所指的子城,已距鐵甕城南、西各1公里餘,而與東西夾城的範圍相重合。筆者為了使之與鐵甕城的子城相區別,另稱唐代所包含東西夾城的「子城」為「大子城」。

古代揚州、鎮江的子城,早期雖然同是建於崗地之上,但地理環境各有差異。揚州子城所在蜀岡,地域較廣,可以較大範圍地在崗上規劃、建設城池;加之城主又為西漢主要的分封國之王,所以城的規模亦較大,周長達十四裡,且形制多模仿都城制度。此後,漢、唐之際的歷代古城城址依舊,範圍基本不變,揚州子城可謂屬於「一次成形」。

而鎮江子城建於北固山上,山體崗地窄長,早期京城應是包括南峰的鐵甕城和北固山中、後峰的「石頭城」,周長也僅是六里左右,加之孫權在此建都的時間短促,僅三四年,未曾見有大的改造。東晉晚期及南朝時期,京口城有了較大改創,其範圍向鐵甕城南、東方向擴充套件。及至唐代,在子城(即鐵甕城)兩翼加築東、西夾城,周長一共為十二里七十步,它們可以統稱之為大子城。

因此,至唐代潤州城垣的子城實際上擁有兩重,即子城(鐵甕城)和大子城(含子城和東、西夾城)。鎮江子城格局的變化,應是與東晉、南朝時期鎮江成為南徐州和北府的雙重治所,唐代鎮江又成為統轄江南運河六州(潤、常、蘇、湖、睦、杭)的浙江西道中心有關,因為這兩個時期鎮江政治地位的提高,衙署設定的龐大而需要擴大子城的安全保護範圍,京口城和後來包括東西夾城的大子城,便應需而築、應運而生了。

乙、羅城

古代揚州、鎮江都曾增設羅城,而且建築的年代大致都在中、晚唐時期,但它們的形制特徵有著較大的區別。

1.唐代揚州羅城,建在蜀岡下的平坦地帶,志載,「淮南節度使陳少遊曾於唐建中四年(783年)『修塹壘,繕甲兵」』;唐開成三年(838年),日僧圓仁在《人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道:「揚府,南北十一裡,東西七里,周四十里」@。經考古勘測,揚州羅城形狀規整,呈長方形,南北4200公尺、東西3120公尺。

已探測出七座城門,從城池規模及地貌分析,羅城應有十二座城門,即北門一座、東西門各四座和南門一座。考古發掘出的西門、南門。門外均有甕城設定。

城牆外環繞護城河。城內有南北路六條、東西路十四條。羅城東西可分五坊,南北可分十三坊,每坊長450~600公尺,寬約300公尺。

城的中心部位設南(大市)北(小市)二市,西北角為九曲池範圍。城的北面有兩條東西向河道,城中心縱貫兩條南北向河道,分別通向五座水門(圖1)。

宋代揚州城只是在唐代羅城舊址範圍內分別建成三座城,即宋大城、寶佑城以及兩者之間的夾城。宋大城長方形,夾城長條形,寶佑城擷取唐子城西半部,總面積要比唐代羅城小了許多。明代揚州城更小,僅是割據宋大城南半部,為東西毗連的新舊二城,分別是元末至正十七年和明嘉靖三十五年先後築成。

2.唐代潤州羅城,《通鑑》載為晚唐周寶所築,乾符中(874~879年)「鎮海節度周寶築羅城二十餘里」。《嘉定鎮江志》對唐代羅城有具體描述:「羅城,周回二十六裡十七步,高九尺五寸,今頹圮。

舊有一十門:東二門,北日新開,南日青陽;南三門,東日德化,正南日仁和,西日鶴林;西二門,南日奉天,北日朝京;北三門,西日來遠,東日利涉,次東日定波。新開、來遠久廢。

今僅存八門,東日青陽,西日登雲、還京,南日鶴林、仁和、通吳,北日利涉、定波。」

在南宋與金人對峙的形勢下,鎮江太守史彌堅主持了羅城的全面修繕和改造。宋代羅城基本上是因襲唐羅城的舊址,重點是調整和改造城門,重新加築i臨江的北城垣,並將城的東北垣築上北固山中、後峰。其時因城週分屯七軍∞,「十有七寨,其倚郭者各為門,以使出人;而居民參錯,亦闌出自如,千徑萬隧,散無有紀」。

史彌堅採取的措施是「凡舊城之圮者,牆而塞之,因軍民之便,視地勢之宜,新作之門七」∞;「諸軍穿垣而出因之以為城門者十有一」;加上唐代羅城舊門八座,「凡門有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