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是茶文化發祥地

2022-12-26 09:57:05 字數 4569 閱讀 7392

王克明都江堰市檔案局

填報時間: 2010-04-20 責任單位: 都江堰市檔案局

都江堰市不僅是水文化的發祥地、道教文化的發祥地,還是茶文化的發祥地。

關於茶,唐代陸羽《茶經》釋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郭璞《爾雅注》雲:

「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曰荈,蜀人名之苦荼」。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世界上最先飲用、最早種植茶的國家,這在全世界已形成共識。

茶的最早飲用可以追朔到史前時期的神農時代,陸羽《茶經》(760年著)「六之飲」中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隨後「七之事」中又進一步指出,所謂「神農氏」,就是「炎帝」,說明我國茶的飲用,起源於「三皇」時期(約西元前兩千多年)。成書於東漢時期(公元25~225年)的《神農本草》雲:

「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清·孫壁文《新義錄》飲食·茶條引)。還有許多史料都說明我國自四千多年前就已開始了茶的飲用。到目前,茶已成為世界公認的三大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種茶和製茶技術已遍及世界各國,印度、斯里蘭卡、日本、朝鮮等世界主要產茶國所種茶樹和製茶技術都是從中國引進發展而來。

在四川盆地西緣,巍峨的龍門山由廣元一帶逶迤南下,經青川、平武、北川、都江堰市,直抵天全縣,龍門山以西,則有岷山和夾金山。這些山脈成為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之間的交通障礙,但是發源於岷山的白水江由西向東穿過龍門山北端,形成一條通道;發源於岷山南麓的岷江經汶川縣,在都江堰市切穿龍門山中段,形成一條交通走廊;發源於夾金山南麓的青衣江則穿過龍門山南段,形成一條孔道。這三條通道就是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的主要交通線,而四川盆地邊緣的龍門山正是野生茶樹的自然生長帶。

在我國的史料中,關於茶文化發源地的文獻很多,但在明代以前,包括茶聖陸羽的《茶經》都無人涉及過。在茶史研究中常用於引證的最早的史料是被稱為「漢代三書」的《凡將篇》、《方言》和《僮約》。

漢代著名詞賦大家司馬相如(西漢武帝時,前179~前117年,成都人)在所著啟蒙讀物《凡將篇》載有:「芩草、芍藥、桂、漏蘆,蜚廉、藿菌、□、荈詫」,將「荈詫」列入藥物類,說明茶在當時是以藥用價值為人們所用的,而「荈詫」的讀音並非來自中原的漢語,而是蜀地方言。

楊雄(西漢末年,前56~11年,成都郫縣人)《方言》說:「蜀西南人謂荼曰蔎」,說明茶是流傳於蜀西南人中的名物。

王褒,字子淵,(前87~49年)西漢末年,蜀資中(今資陽)人,漢宣帝時為諫議大夫,在神爵三年(前67)來到當時的「湔」[漢志:綿之①縣玉壘山,湔水所出。都江堰稱湔堰。

漢時,屬郫、綿之、江原三縣地。蜀漢,置都安縣,屬汶山郡]地,也即今天的都江堰市,就在這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僮約》。文中寫到:

蜀郡王子淵,以事到湔,止寡婦楊惠舍。惠有夫時一奴名便了,子淵倩奴行酤酒,便了提大杖上夫冢巔曰:「大夫買便了時,只約守冢,不約為他家男子酤酒也!

」子淵大怒曰:「奴寧欲賣邪?」惠曰:

「奴大杵人,人無慾者。」子淵即決買,券之。奴復曰:

「欲使便了,皆當上券;不上券,便了不能為也!」子淵曰:「諾!

」①注「之」字應為「廠」旁裡加「虎」字,讀音為:zhi。

於是王褒用近千字列出僮工應做工作和對其言行的約束,其中「膾魚炰鱉,烹茶盡具」和「牽犬販鵝,武陽買茶」兩處與茶相關。武陽是現今四川彭山,《僮約》已成為研究漢代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僮約》的記載說明這個時期已經有了茶葉**,這是最早記載茶葉**的史料。

漢代以來,西晉詩人孫楚(約218~293)的《出歌》中有:「姜、桂、荼荈出巴蜀」;東晉(317~420)常璩《華陽國志·巴志》中載:「武王既克殷(前2023年),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三國時魏國(220~265)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公尺膏出之,……用蔥薑芼之」,反映出巴蜀地區特殊的製茶方法和飲茶方式。

當代著名茶史專家朱自振先生在《茶史初探》一書中說:我們以有關史實(,)證明了《茶經》茶之名荼、檟、蔎、茗、荈等字,源於巴蜀上古茶的雙音節方言。其實,實際不只上面幾個名字,可以說我國歷史上所有的茶和茶義的名與字,無不都出自巴蜀方言。

這一點,除巴蜀再沒有別的省可以舉出我國史籍中的茶名茶字,是出自他們的方言了。清代初年,顧炎武(1613~2023年)在《日知錄》中,明確提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

」秦人取蜀,時在秦惠文王九年(西元前316年)。把顧炎武這段話的意思說明確些,就是中原地區的茗飲之事,是始於戰國中期,是由「蜀」地傳到中原的。其結論是,茶名茶字出巴蜀,四川地區是我國和全世界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

都江堰市(原灌縣)是歷史上古蜀地的轄區,地處蜀都成都西北,川西盆地邊沿,岷江出龍門山之水將之分為河東河西兩片,其地有「六山一水三分地」之說,山區面積佔總面積的六成,地處龍門山產茶帶。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曾經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域,主要是以岷江正流為界,河東曾屬彭州,導江縣等,河西曾屬蜀州、青城縣等。都江堰市歷史上與茶文化相關的記載眾多,值得我們去發掘和研究。

上面提到「漢代三書」中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其中的「荈詫」指蜀人作為飲料的茶葉,明代學者楊慎在為灌縣的沙坪茶所寫的《沙坪茶歌》中寫到「相如《凡將》名最的,譜之重現毛文錫。」明確告訴我們這沙坪茶就是《凡將篇》中的「荈詫」。

西晉時(265~316),杜育的《荈賦》是歷史上最早對茶的生長環境、採收、飲用、用具、功效等進行較為完整記載的文章,在茶史研究中有著重要地位,其賦曰:「靈山惟岳,奇產所鍾。厥生荈草,彌谷被崗。

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農功少休,結偶同旅,是採是求。水則岷方之註,挹彼清流。

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若乃淳染真辰,色責青霜,白黃若虛。調神和內,慵解慷除」。

研究《荈賦》我們發現,這首賦裡的「靈山」極有可能就是灌口西北之靈巖山《乾隆灌縣志》有「(縣治)其自西迤北則有靈巖山。」靈巖山為玉壘山的主峰,山上靈竇泉水清冽甘甜,唐初(716)印度高曾阿世多尊者不遠萬里來此山修建寺廟名曰靈巖寺,一千多年來,香火不斷,傳承至今。因靈巖山及其周邊山脈歷來就是茶葉產地,其地理條件也正好具備了茶樹生長所需的「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的良好生態環境。

而:「水則岷方之註」是說煮茶要用岷江水,說明茶葉的飲用與岷江有著緊密的聯絡,我們認為這地方就在岷江邊,其範圍最多也只能是上至都江堰市下至樂山的岷江沿崖山區。靈山與岷江兩個地名都能在都江堰市區域內找到,這決非偶然,說明這首賦與都江堰市是有必然聯絡的。

上面我們已經講到「荈」就是茶,《荈賦》即《茶賦》,詩人詠到:秀美的靈巖山,正是出產奇物特產的地方,這裡的茶樹,滿山遍野。下承肥沃土壤之滋潤,上有甘霖細雨雲天降。

在初秋的農閒時節,大家結伴而行,到靈巖山上去尋找,去採摘。煮茶要用岷江水,專取那江中的清流;茶具選用陶簡,產自東南陶鄉,以瓜匏取水,一切以(注:象古代周族的領袖公劉那樣)簡潔清廉為好。

當沸水衝進盛了茶末(注:當時的茶為末茶)的陶簡後,潔白細膩的泡沫在水面浮起,像亮晶晶的積雪,更似那春天的繁花。你看那純淨的浮沫,或色若青霜,或淡黃清亮。

(飲茶能)調神和內,除煩解乏。可見這採茶和飲茶是怎樣一件讓人舒心的事兒。

從都江堰市檔案館收藏的檔案資料中,我們還找到了關於靈巖山有古老茶樹的記載。在2023年的《灌縣農業區劃資料》裡有這樣的記載:灌縣大茶樹——梨兒茶(這次資源調查中發現,海拔980公尺以上),這類茶樹較為古老。

現已發現五株在同一地內,其中最大的一株離地25厘公尺處直徑56厘公尺,胸徑20厘公尺,樹高6.2公尺,樹冠寬3.3公尺,葉大(形如梨葉,當地人稱梨兒茶),芽頭重(未作定量分析),發芽早(在當場要比其它小葉種提早10天採摘),枝條粗壯(發現前當地社員隔年進行了一次邊茶採割),其它尚未祥查,有待今後組織人力繼續資源調查。

這種「梨兒茶」,其特點正是葉大筍長,(關於筍長與茶品的關係在本文後段敘述)茶品極高。這是否就是《荈賦》中彌谷被崗的「荈草」之後呢?

就在同一時代,西晉詩人張載(字景陽)寫了一首非常著名的《登成都白菟樓》詩:「重城結曲阿,飛宇起層樓。累棟出雲表,蟯檗臨太墟。

高軒啟朱扉,回望暢八隅。西瞻岷山嶺,嵯峨似荊巫。蹲鴟蔽地生,原隰殖嘉蔬。

雖遇堯湯世,民食恆有餘。鬱鬱少城中,岌岌百族居。街術紛綺錯,高甍夾長衢。

借問楊子宅,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鉤。

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採秋橘,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果饌逾蟹蝑。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在歷史上,四川與中原地區相比,戰亂較少,又得都江堰水利的灌溉,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在漢代有「揚(楊州)一,益(益州即成都)二」之說。這首詩為我們展現了當時成都的繁華景象,飲茶之風首先在益州盛行。

明代狀元楊慎(字公升庵,成都市新都人,1488~1559)對這裡所說的「芳茶」,情有獨鍾,非常珍愛,倍加讚美和推崇。當時的四川左布政使(四川最高行政長官)陸子淵對楊慎說:「沙坪茶真稱得上絕品了,為何在古文獻中沒有見到呢?

」於是他作《沙坪茶歌》並跋,其歌曰:「玉壘之關寶唐山,丹危翠獻②不可攀。上有沙坪寸金地,瑞草之魁生其間。

芳茶春茁金鴉嘴,紫笋時抽錦豹斑。相如《凡將》名最的,譜之重現毛文錫。洛下盧仝未得嘗,吳中陸羽何曾見。

逸味盛誇張景陽,白菟樓前錦里傍。貯之玉盞薔薇水,擬似帝臺甘露漿。餅聚雲龍分麝月,蘇蘭薪桂清芬發,參隅迢遞渺天涯,玉食何由獻金闕。

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獨品茶兼品士,西南側陋阻明楊,官府神仙多蔽美。君不見,夜光明月投人按劍嗔,又不聞,擁腫蟠木先容為上珍!②「獻」字應為左「山」右「獻」,讀:

xian。

跋雲:往年在館閣,陸子淵謂餘曰:沙坪茶信絕品矣,何以無稱於古?

餘曰:毛文錫《茶譜》雲,玉壘關寶唐山有茶樹懸崖而生,筍長三寸五寸,始得一葉兩葉。晉張景陽《成都白菟樓》詩,芳茶冠六清,逸味播九區。

此非沙坪茶之始乎!」(自《公升庵文集》)

都江堰市蒲陽中學班級勵志口號

七年級一班青春如火,超越自我,看我精英,明日之星。七年級二班振作精神,勇於挑戰,實現價值,創造奇蹟七年級三班明禮守紀,勤奮進取,跨越群山 七年級四班樂觀自信,團結協助,樂於奉獻,敢於擔當七年級五班七五七五,學習刻苦,勵志成才,風雨無阻七年級六班團結協作,勇於拼搏,陽光向上,展翅飛翔七年級七班敢拼敢闖...

都江堰市石羊中學教研組長職責

1 組織本科教師學習黨的教育方針 政策和指示,不斷端正教育思想,在學校工作計畫的指導下,擬訂教研組工作計畫,經教導處審查後,認真貫徹執行。2 組織本組的教學改革和研究活動,推動搞好各備課組的工作,負責本組的 跟人聽課 和研究課,及時總結推廣好的教學經驗,積累資料,為逐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有自身特點和風...

都江堰市安龍鎮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

填報時間 2011 11 22責任單位 安龍鎮 各村 社群 機關各辦 所 中心 企事業單位 為保護安龍鎮區域飲用水源地環境和鎮內飲用水供水設施的安全執行,及時 有序 高效 妥善地處置突然發生有可能影響或已影響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的突發環境事件,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飲用水安全事件造成的損害,保障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