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換藥名,照樣玩普藥

2022-12-18 17:18:04 字數 1802 閱讀 6708

行內的朋友抱怨說,現在做藥越來越難,因為想搞個獨家品種難上加難。

一種普藥有幾十上百個企業在生產。因此,同質化嚴重的普藥會在很長一段時期成為藥市場主角。

普藥在很多企業原來者是「泥飯碗」,不作為重點,一般都是聽天由命,自然銷售。但現實逼著企業不得不考慮如何把「泥飯碗」煉成「金飯碗」。目前企業的主要問題,一是模式單一,只知放在渠道裡自然流通,能流多少算多少;二是怕打出江山坐不穩,開啟了市場,做了先驅者也成了「先烈」;普藥應該從哪幾點進行突破呢?

破點一:看人做菜玩個性普藥專用,讓一部分人先吃起來。

從產品和醫學臨床角度看,普藥適用人群廣,一般說來沒有特殊禁忌,什麼人都可以吃,是個泛人群概念。但是做營銷那樣做就瞎了。其一是,乙個品種有眾多廠家在生產,憑什麼非得買你的!

其二是,藥品作為特殊商品,專病專治才更符合消費者需求和心理。同樣的病,兒童與大人的藥應該不同,男人的與女人用的藥應該有區別,這是人之常理。其三,在廣告傳播上,寸秒寸金,在有限時間必須將眾多訴求點優化和聚焦,多了就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主。

不聚焦就無效是傳播的鐵律。

普藥就要賣出不普通,因此單點發力非常必要。找到主力消費人群,抓住後再進行系列延展,這樣做往往比面對泛人群出擊更出成效。

江中製藥推出的健胃消食片是典型的普藥,在上市當年回款5000萬,應該說也不錯了。江中製藥沒有滿足,他們將人群細分推出兒童型健胃消食片,同樣的藥方,2023年銷售規模接近8億,這令江中人狂喜不已。現在,在中藥健胃藥市場占有率達到60%,成為品類巨人。

突破點二:對症下藥樹專業

將普藥功能和症狀明晰化,聚集化,然後對症下藥。普藥適用人群廣,批准的功能比較多。隨便乙個小普藥,功能主治一大堆。

消費買藥是治病,治病當然越明確越好,包治很多病總是受人懷疑,越是專屬的越顯專業,越是專業的藥越能針對專屬人群的特點和偏好說話,越能產生共鳴,越容易打動消費者。

葵花胃康寧定位在老胃病上,為其贏得大量市場份額。

突破點三:找個代號巧傳播

將普藥傳播符號化,讓消費者普藥產品的功能功效之外找到乙個標誌性的符號,產生一對一的聯絡。

補鋅市場老大三精葡萄糖酸鋅近期打出「藍瓶」的鈣,好喝的鈣,用藍瓶表現高科技、高純淨度、強功效暗示等利益點。海外製藥推出感冒藥時,就用感嘆號命名,有記憶點也上口,現在在感冒藥市場表現也算是「咣咣」的。突破點四:

牆裡開花牆裡香

市場開發聚集化,立足當地,放眼全國,牆裡開花必須牆裡先香。

溫州海鶴藥業在中國醫藥界可能沒名氣,但是他是浙南唯一一家中藥企業。以普藥為主,沒有大傳播,但是,一年光在溫州地區就銷售2000多萬。其中它的乙個單品——左金丸,**比同類高,照樣在溫州市區年銷焦近500萬。

牆裡開花牆裡香,與其他大廣告、大流通策略相比,做好家門口戰略市場,照樣過的不亦樂乎。突破點五:先入為主搶好位

普藥營銷,「先入為主」很重要。誰搶先發出聲音,佔據消費者的心智,誰就成為該品類的代表,誰就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因為「第一勝過更好」。

如果哪家企業從觀望中走出來,發出第乙個有個性的發出聲音,往往能在消費者心智階梯上佔據有利位置,有可能形成單品代表品類的大好局面。做熱了市場,做大了蛋糕,最受益的還是第乙個發聲者。神威藥業是一家以普藥為主的中藥現代化企業,其在普藥營銷領域做得非常不錯。

在普藥「藿香正氣軟膠囊」推廣中敢為天下先,率先在市場中發生「中暑、腸胃不適、夏季感冒,用神威藿香正氣軟膠囊。」「選藿香,認準神威,認準軟膠囊」等,把功效清晰化了,把消費者吸引了過來,使得神威的藿香市場成倍地增長。宛西製藥在六味地黃丸市場搶先發聲:

「藥材好,藥才好」,在同質化嚴重的六味地黃丸市場讓消費者記住了「仲景」牌。

找準突破點,是普藥營銷的最關鍵的第一步。有了突破點,在傳播策略、渠道策略、網路建設等方面的配合下,就一定會脫穎而出。普藥市場大有作為,就看你有沒有發現機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