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珍珠衫》之新解

2022-12-07 19:51:02 字數 962 閱讀 7038

《喻世明言?珍珠衫》之新解

摘要:後人對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的解讀都側重在**對因果報應、「巧合」以及對陳商這一角色所持的批判態度上。但關於絕對的因果報應和巧合極對陳商的批判上,存在有不同的解讀。

關鍵詞:因果報應;巧合;道德說教

「因果報應」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但這種思想卻早在先秦時就已經出現,《周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直到東漢初年佛教傳入中國,因果報應才開始作為一種宗教思想在社會上廣泛深入的傳播開來,並在很長時間內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與思維方式。

一、絕對的因果報應觀

中國的第一部話本**《清平山堂話本·娛目醒心編·序》中就將話本**稱為「因果報應之書」,因此明代話本**的創作宗旨皆在於勸懲教化,所謂「言其上世之賢者可為師,排其近世之愚者可為戒」[1]這即使是主張與封建禮教和倫理道德相抗衡的馮夢龍也難出其右,《珍珠衫》自然難以倖免。我認為,**中對人物命運的安排過於絕對化,如:蔣興哥外出經商因病而逾期未歸,其妻王三巧因薛婆使計而慘遭陳商輕薄,最終難敵**而與陳商通姦。

蔣興哥無奈忍痛休了王三巧,出於對王三巧名聲的保護,蔣興哥並未在休書中點名通姦之罪,只是說犯了七出之條,並且在王三巧再嫁吳縣令時將十六隻箱籠全部送於王三巧,因此善行,蔣興哥後來在合浦遭人汙衊而誤傷人命,在此危急時刻被人相救,並娶得一妻一妾,祖傳的珍珠衫也失而復得;王三巧因與陳商通姦,被蔣興哥休棄最終降級以小妾的身份回到蔣興哥身邊,自作孽不可受;陳商因貪慕王三巧美色,**了有夫之婦王三巧,在出行路上遭遇強盜,萬幸無傷性命,卻又因驚恐而患鬱症,最終命喪黃泉;陳商之妻平氏雖遭丈夫背叛,卻仍然義無反顧的賣身葬夫,最終與蔣興哥喜結良緣。

試觀作者對人物命運的安排,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局作為普通讀者我們會覺得酣暢淋漓,大快人心。但在開心之餘,不免心生疑惑。作者的主觀意圖在於向讀者交待說明人物之間關係及其結局來凸顯因果報應帶給人們的心靈震撼 ,從而達到使人向善、懲勸規諫的目的,但這樣的安排恰恰取得了適得其反的效果,這與作者勸懲教化的初衷相違背,但不可否認它確實存在。

《喻世明言》讀後感

我買的這版 喻世明言 封面上寫,穿越四百年感悟人性善惡,的確,我能從書中感受到作者所感受的善與惡,古人的情感表露很真實,很實在,放在當時就像街頭巷尾正在發生的事,可在現在,我總感覺現代人的情感更為複雜,或許是因為我身在其中,或許是真的像我揣測的那樣。古人受儒家思想影響,畢生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