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度從容得平衡

2022-12-01 22:45:05 字數 1011 閱讀 7466

什麼是平衡的生活?

是大儒名家的持平中庸?是遁世隱者的明哲保身?還是市井滑頭的世故圓滑?都不是。

南懷瑾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這不正是平衡的生活嗎?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彌勒菩薩的大肚,就是大度。其實,就是乙個人在遇到心理不平衡時,自己勸自己,自己安慰自己,來點阿q的「精神勝利法」,使自己心理平衡起來。

說白了,就是像佛家那樣想得開,像道家那樣看得淡。司馬懿被孔明罵為婦人,他想得開,心平氣和,依舊過著他的平衡生活,最終逼退了蜀軍。而周瑜為何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嘆?

其實就是想不開,心理不平衡,最終被活活氣死。一同輔佐勾踐的范蠡和文種,其人生結局迥然不同。范蠡把名利看得淡,功成身退,泛舟江湖,平衡生活;文種放不下功名利祿,繼續為官做相,其平衡的生活很快被打破,被勾踐賜劍自裁。

姜育恆唱道:「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淡了,靜了,從容了,你的生活才會聽你的安排,平衡的生活才會隨之而來。

諸葛亮坐守空城,內心肯定翻江倒海不平衡,但他從容撫琴,鎮定自若,正如孔明所願,虎狼之師最終引兵而去。從容應對的底氣,一定是「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孔明退敵,那是有「技」有「能」有「思」的。

謝安戰苻堅,他不上戰場與人廝殺,卻在棋盤上與人對弈。為何能如此從容安然?是因為成竹在胸。

「敵軍圍困萬千重」,***憑什麼「巋然不動」?也是因為勝券在握。

南懷瑾所指出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這並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的,也就是說,這種平衡的生活並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紅塵中人,哪能說看淡就能看得淡?哪能說想開就想得開?

《紅樓夢》不是說「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嗎?尤其是身處市場經濟時代,「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凡俗肉身,哪能說鎮定就能鎮定的?哪能說從容就能從容?

所以,僅僅大度看世界,平衡的生活還不一定會來。要充實底氣,修煉從容,這樣才有可能過上平衡生活。

然而,是不是這個最高境界就高不可攀、遙不可及呢?也不是!有思想做**,有偉人為榜樣,有行動打基礎,路途雖遙遠,但平衡的生活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