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微詩韻雅心靜菜根香

2022-10-29 17:27:07 字數 2153 閱讀 6101

(序文)

在靜謐的湘湖中,躺著乙個翠綠小島,叫掬星島。站在湖岸邊,還能隱隱約約地看到在綠樹掩映的小島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房子。而當你一踏上這個小島的時候就能清楚地發現在房子的門楣上有一塊匾,匾上寫著「辛廬」兩字,在大門兩邊鑲嵌著一付木刻楹聯,上聯為:

「萬里輪蹄銷壯志」;下聯為:「一龕風月寄閒身」。這座名為「辛廬」的房子就是為了紀念編著《蕭山湘湖志》的作者周易藻而建造的。

「萬里輪蹄」是易藻先生自己半個世紀浪跡飄零的概括,「銷壯志」三字透露出易藻先生是一位胸懷大志,有理想,有抱負的文人,然而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面對著風雨飄搖、氣數將盡的清皇朝,他只能抱恨歸田,壯志銷磨。

那是**十年(1921)八月的時候, 58歲的周易藻先生擇地湘湖之麓的缸窯灣建造了一幢四合院式的小庭院,當時湘湖人稱是:「璐琴先生的別墅」。周易藻把它命名為「辛廬」。

命名為「辛廬」,這裡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因為是辛酉年所建,名以紀年;二是他要使後人知道建造此庭院的萬分艱辛。

「辛廬」建成後,這裡成了當時蕭山一批文人的雅集之地,他們在這裡作詩**、揮毫潑墨。因為當時周易藻的文章和書法在同輩中是獨占鰲頭的。

在湘湖「辛廬」生活期間,周易藻發現,湘湖自北宋政和二年(1112)時任蕭山縣令楊時廢田為湖至今(1925)己有八百餘年歷史了,在這八百餘年中,沿湖居民中的土豪劣紳仗勢大量霸佔、侵奪湘湖湖面,有的普通百姓也在其宅旁地邊時時加填湖土,使其宅地不斷增大,所以湘湖湖面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小。同時,自清初至今(1925)己歷三百餘年,塘閘、霪穴的設定和灌溉功能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的己面目全非。雖然記載湘湖歷史的文獻有一些,但記載都不全面,或缺少,或散失,或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沒有一部稱得上內容翔實系統全面正確記載湘湖歷史的文獻。

他想,如果任其這樣下去,幾十年後,很多人就不了解湘湖的歷史了。

懷著對湘湖的深情厚愛,周易藻不顧自己已經年老體弱,決定做一件事:編纂《蕭山湘湖志》。那年,他62歲了。

沒有財政撥款,沒有民間資助,周易藻寫《蕭山湘湖志》完全是一種自發的行為,也是一種自討苦吃的行動。編志,對年青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何況是對一位老人。

《蕭山湘湖志》編纂是從當年(1925)的農曆六月開始的。當時正值炎夏,在沒有電扇空調的室內,熱得簡直透不過氣來,但是打著赤膊的周易藻先生還是磨好了墨,在一盞昏暗的菜油燈下,鋪開了稿紙。這時嗡嗡叫著的蚊子輪番向他襲來,他讓妻子打乙個「野辣草」煙堆來驅趕它們。

實在熱得難受了,他把溼毛巾放在案頭,不時揩一把汗,還把雙腳浸在水桶裡降溫。賢惠的夫人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總是悄悄地走過來,為他擦汗、打扇、磨墨。在冬天那些寒風刺骨的日子裡,雖然已經是半夜三更了,周易藻先生還在不停地寫作。

因為他有氣管炎,不能受涼,往往是腳下放個火燪,手邊放個手爐,暖一下手寫幾個字。

白天呢,他要採訪,要核實,要訂正。他天天外出,或步行於湘湖四周,或乘一葉扁舟,他「窮幽探隱、撫今弔古、到處尋覓」,訪老農,抄碑帖,經常是晨出晚歸。

期間,還發生過一件險事。那是當年的十一月下旬,這天天氣特別寒冷,太陽遲遲不肯露臉。易藻先生身穿棉袍頭戴皮帽又要準備出門了。

家人說天要下雪了勸他不要出去。他回答,天是要下雪了,但是等大雪鋪地,我就無法出門了。原來湘湖南面只有十多戶人家的糠金山和大灣兩個小村他還沒有去過,易藻先生心裡總不踏實。

他請一位最信任的撐船師傅為他撐船,下午返回的途中,頓時狂風大作,小船快靠岸時突然傾翻了,易藻先生與撐船師傅雙雙落入水中。虧好那個地方的湘湖水不太深,60多歲的易藻先生才艱難地爬上岸回到家。

歷時半年的艱辛勞動,周易藻先生終於編撰成功九卷本的《蕭山湘湖志》,全書達八萬餘言。這部書的卷一至卷四,從記載宋熙寧年間(1068一1078)縣民殷慶等人奏請廢田為湖開始,詳細地記述了宋政和二年(1112)理學名家楊時蒞政蕭山開闢湘湖,以及後來一直進行著的主禁(廢田為湖,永禁開墾)和主墾(廢湖還田,開闢種植)的鬥爭。卷

五、卷六記載了八百年來的湖賢事蹟及描寫湘湖的詩詞文章等。卷七至卷八記載了環湖水利、古蹟墳墓、名山庵寺、村落橋梁等大量歷史資料。外編記載了《韓強士經營湘湖計畫書》等**初期要求開墾湘湖的文獻資料。

易藻先生一生命運不濟、失意坎坷、淡於仕途。在科舉考場上,他五上公車,四遭「額滿見遺」而名落孫山。在仕途職場上,因其品性耿介,不原與人同流,所以也很不順暢。

在家庭生活上,他曾娶三妻育有五子八女,其中五子三女先後夭折。惟有晚年《蕭山湘湖志》的編撰,才彌補了他大半生的失落和遺憾,續寫了他的無悔人生。《蕭山湘湖志》印刷出版,當時縣令郭曾甄高度評價說:

「先生守闕抱殘,旁搜遠討,竭數月之力,成一家之言,足以信今傳後,其有裨於桑梓,豈淺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