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丙躍的「人生抉擇」

2022-10-03 21:06:03 字數 851 閱讀 3916

作者:李巨集濤姚石傑

**:《時代報告》2023年第04期

2023年年底,在三門峽跑鋼鐵生意的張丙躍已經有了自己的鐵廠,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然而,就在他準備在鋼鐵市場上大幹一番的時候,一位老鄉找上了門,說是受老支書的委託,想請他回去接替夾河村支部書記一職。外出多年,43歲的張丙躍沒有想過自己會再與故鄉伊川縣白元鎮夾河村有多麼深的交集。

「那時候咱不想幹,農村的事兒多,咱不想往裡面『攪和』……」張丙躍坦陳。他說,從一開始,他是不願意回鄉的,除了手頭的生意一時丟不下,打小在農村長大的他深知農村工作的「複雜性」。不過,最終他還是沒有抵擋得了老支書幾次三番託人勸說,在內心深處糾結多時之後,他做出了回鄉的「抉擇」。

「這也是人家能看起咱。」在外打拼多年,張丙躍身上仍然保留著農村人質樸、憨實的個性特徵。

上任之後,張丙躍抓的第一件事是恢復村里的「主題學校」。2023年年底,在他的述職報告中,取得成績的第一條寫著:「改善學校基礎設施,村自籌資金15萬餘元,加高整修、粉刷圍牆、綠化校園、美化環境、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做到生不擇校。

」「接下來是整村推進工程,改變村容村貌。」張丙躍說。

期間,張丙躍也曾通過走訪村民的形式去了解老百姓呼聲最高的問題。尤其是110餘名黨員,張丙躍說他幾乎「家家戶戶」都去聊天,「有時咱看不到的問題他們看到了,咱想不到的他們想到前頭了」。

深入各家各戶之後,張丙躍發現村民們呼聲最高的問題是「澆地」和「修路」。

據張丙躍說,村里澆地的水渠沒有修通之前,夾河村村民澆一畝地的成本得「一百多塊」。而在他的多方奔走下,村里所有耕地都引了水渠,2000多畝地都能得到有效灌溉,並且「七八天時間就能澆一遍」。

「『打通』主水渠之後,又用旋耕耙把100多畝荒地給平整了,讓老百姓種花生。」張丙躍說,作為貧困村,這也是讓村民增收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