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壟植對馬鈴薯產量和效益的影響

2022-10-02 13:21:05 字數 1123 閱讀 3199

摘要研究機械壟植技術對馬鈴薯產量和效益的影響,結果表明:機械壟植耕作法種植馬鈴薯效益明顯,可節本增效1 670元/hm2,在平羅縣具有十分廣闊的推廣前景,但要注意加大馬鈴薯中耕機的研發力度。

關鍵詞馬鈴薯;壟植;經濟效益;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8-0063-01

平羅縣位於銀川平原北部,屬引黃灌區。當地光熱資源和土地資源豐富,種植制度以1年1熟為主,年均種植馬鈴薯1.5萬hm2左右。

長期以來,由於受生產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及相關機械化技術條件的制約,該區域馬鈴薯的種植生產方式落後。研究適合平羅縣氣候特點的機械化種植方式配之以相應的栽培技術[1-4],以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對促進全縣馬鈴薯增產增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於平羅縣陶樂鎮陶樂村。該區域平均海拔1 644 m,光能資源豐富,年平均輻射量534.24 kj/cm2,年日照時數2 518.

1 h,年均氣溫≥7.7 ℃,≥5 ℃平均積溫2 732 ℃,無霜期140 d,年平均降雨量380 mm。試驗地為旱地,且具有代表性,土質疏鬆,透氣性好,土壤耕層有機質含量8.

3%,富含鉀素(含量在2.1%左右),速效鉀含量300 mg/kg,非常適宜馬鈴薯的生長。試驗地集中連片2 hm2,適合機械化作業。

1.2 供試材料

試驗器械:1l-430懸掛鏵式犁、1gqn-230b旋耕機、1220a型馬鈴薯播種機、4kjw-1800h馬鈴薯收穫機、鏵式犁改制的中耕機、3wx-650型植保機、尿素、普磷、硫酸鋅、電子稱重儀、tfc-1by野外流動測土儀、各種量具等。供試馬鈴薯品種:

克新1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處理,分別為機械壟植:1l-430懸掛鏵式犁耕地,1gqn-230b旋耕機整地,2cmf-2型馬鈴薯播種機播種,4kjw-1800h馬鈴薯收穫機收穫,1304型中耕機(改制)中耕除草追肥培土,3wx-650型植保機植保;ck:1l-430懸掛鏵式犁耕地人工撒肥點種,人工除草追肥培土,3wx-650型植保機植保,人工收穫。

每個處理占地面積1 hm2,土壤肥力、施肥量、用種量均一致。施肥量為農家肥45 t/hm2、尿素150 kg/hm2、普磷450 kg/hm2、複合肥150 kg/hm2,用種量為1 238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