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你如何消化12019個法條

2022-09-30 18:33:03 字數 1595 閱讀 2523

(一)「煮海為鹽」——該放就放

根據以往的慣例,司法考試入圍的法律、法規共有110個,司法解釋約50多個,其中包含法條12000多條。但每年考試真正涉及的法條只3500條左右,佔全部法條總數的37%左右,其中重點法條2000個,約佔總數的17%,次重點法條約1500個,佔總數的13%左右,在這3500個法條中還包括同一內容涉及的不同法條。真正核心的法條也就2000條左右。

將這2000個法條弄通,也就掌握了考試85%的分數。在2023年、2023年考題中,可以直接查到的法條不超過700多個,但所佔分值卻超過300分。從10000—2000—700,這是乙個放棄和濃縮的過程。

因此,有人說「司考是門放棄的藝術」。

(二)人人說放——哪條該放

對放棄最根本的判斷標準是-司考的實務性特徵。凡是具有實務性、操作性的則可望「煮」其為「鹽」,反之則可忽略不計。具體有以下三個標準可參照取捨:

1.實用的。由於司法考試是職業資格考試,凡能夠被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等在法律實務中具體操作並且常用的,多是司考關注的熱點。

而在實務中並不常用或者根本就沒有可操作性的法條一般可以忽略。

2.常考的。經過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司考已較為成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相對固定的考試風格。

稍微了解司(律)考的人都會發現,歷年命題有驚人的相似或相同,有不少甚至是原題照搬。有規律地重複正是司考的又一大特徵。

3.新出的。國家每年都會頒布一些新的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新」成為司考命題的熱點。

如合同法新出當年的分數高達64.5分。**法、土地法和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等均是如此。

(三)放的放了——餘者如何

考生經過以上一番篩選,還只解決了量的問題。「煮」成的「鹽」又當如何對付呢?我們說:放不為棄,退始為進。

1.到法條後面去-掌握法條背後的法理。法律是抽象的生活規則,也是法學理論積澱的結晶。

因此,每乙個法律條文的背後都隱藏著生活的哲理和法理的支撐。面上的法條只可謂其「然」,背後的法理方為「所以然」,故考生應當結合教材來熟讀並把握法條,萬不可認為教材只是對法條的簡單析義。

2.到法條內部去-把握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法律規則是法律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每乙個法律規則都有其固定的邏輯結構,都是由假定、行為模式、法律後果三要素組成。

法律規則在法條中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乙個法律規則的構成要素可以在乙個條文中完整表現,也可以在不同的條文之中表述,甚至可以在不同的規範性檔案中表述。同時,乙個條文也可以表述不同法律規則的不同要素。因此,應當在法條中歸納出法律規則,以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為線索,來破解法條。

3.把法條串起來-圍繞知識點編綱織網。我國的部門立法多半表現為:

法律+細則(辦法、規定)+司法解釋的模式。乙個法律規則或者乙個知識點,往往分別規定在幾個不同的法律檔案或條文之中,再加上法條天然就各自為「條」,故整個法條就像一把散落的珍珠。因此,考生在學習法條時,必須要將相關的法條組織起來,並以知識點為核心形成乙個個完整、系統且簡潔的知識網路。

4.讓法條活起來-在運用中訓練提高。捲麵的每一道題都是乙個案例,甚至乙個選項就是乙個小案例,司考是名副其實的「實考」。

而訓練這一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法條融入生活、融入案例。通過法條與案例的結合,以法條破解案例,以案例詮釋法條,讓生硬的法條鮮活起來,把抽象的法律條文翻版為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如此考生也就可以學得快、悟得深、記得牢,在考試中如魚得水。

十招教會你如何微笑

四 觀摩欣賞法 這是幾個人湊在一起,互相觀摩 議論,互相交流,互相鼓勵,互相分享開心微笑的一種方法。也可以平時留心觀察他人的微笑,把精彩的 鏡頭 封存記憶中,時時模仿。五 含箸法 這是日式訓練法。道具是選用一根潔淨 光滑的圓柱形筷子 不宜用一次性的簡易木筷,以防拉破嘴唇 橫放在嘴中,用牙輕輕咬住 含...

教會你如何做程式

如果你的電腦出現了頻繁宕機或者是速度奇慢,沒辦法,那就說明你的電腦差不多已經病入膏荒了.唯一的選擇就是重灌系統.下面是重灌系統的要點.1.首先,開啟電腦電源,光碟機中放入xp安裝光碟,然後按住del進入bios先設定cd rom為第1啟動 如果出現提示 boot from cd 的時候請按一下回車就...

你是如何教會學生提問的

愛因斯坦說過 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 可見,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 幾點體會。一 營造和諧氛圍,使學生 敢問 在課堂教學中,小學生不向老師提問的乙個重要原因是對教師有一種畏懼心理而不敢問。因此,教師應盡力解除學生的思想顧慮,為學生的提問創設乙個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