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性通風培訓教案

2022-09-29 21:24:09 字數 3765 閱讀 3531

通風區7月份區域性通風培訓教案

一、區域性通風方法及其方式

在礦井生產過程中,為了準備新水平、新採區和回採工作面,都必須掘進大量的巷道。在掘進巷道時,為了供給人員呼吸新鮮空氣,稀釋掘進工作面的有害氣體和粉塵,並創造良好的氣候條件,必須對掘進工作面進行通風。這種通風稱為區域性通風或掘進通風。

區域性通風區域是煤礦的事故多發地點,據統計,礦井瓦斯**中的80%的事故與區域性通風有關。區域性通風的方法主要有3種:利用礦井總風壓的通風,水力、引射器通風和區域性通風機通風。

1、總風壓通風。礦井總風壓通風是利用礦井主要通風機及自然風壓借導風裝置對掘進工作面通風的一種方法,它有3種布置方式,即:①利用縱向風障導風;②利用風筒通風;③利用平行巷道通風。

2、引射器通風。引射器通風的原理是利用噴嘴噴出的高壓流體(高壓水或壓氣)在噴嘴射流的周圍造成負壓而吸入空氣,並在混合管口內混合,將能量傳遞給被吸入的空氣,使之具有通風壓力,達到通風的目的。引射器通風一般都採用壓入式,採用引射器通風的主要優點是:

無電氣裝置,無雜訊,比較安全。若採用水力引射器通風,還能起到降溫、降塵的作用。其缺點是:

供風量小,需要水源或壓氣。故引射器通風適用於需要風量不大的短距離掘進通風,一般用於有煤與瓦斯突出的煤巷掘進中。

3、區域性通風機通風布置方式。部通風機通風布置方式可分為壓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3種方法。

⑴壓入式通風。壓入式通風是利用區域性通風機將新鮮空氣經風筒壓入工作面,而汙風則由巷道排出。

壓入式通風的風流從風筒末端以自由射流狀態射向工作面,其風流的有效射程一般可達7~8m,易於排出工作面的汙風和礦塵,通風效果好;區域性通風機安裝在新鮮風流中,汙風不經過它,安全性較好;可使用柔性風筒,使用方便;風筒內空氣壓力高於風筒外巷道中空氣壓力,漏出的新風對排除汙風有一定作用。其缺點:汙風沿巷道排出,勞動環境的衛生條件差。

⑵抽出式通風。抽出式通風與壓入式相反,新鮮空氣由巷道進入工作面,汙風經風筒由區域性通風機抽出。

抽出式通風,由於汙風經風筒排出,保持了巷道中為新鮮空氣,故勞動衛生條件較好;但風流的有效吸程較短,一般為3~4m,如風筒末端距工作面較長,有效吸程以外的風流,將形成渦流停滯區,通風效果不良;汙風通過風機,安全性較差;不能使用柔性風筒。

⑶混合式通風。混合式通風就是把上述兩種通風方法同時使用。新風是利用壓入式區域性通風機和風筒壓入工作面,而汙風則由抽出式區域性通風機和風筒排出。

混合式通風兼有壓入式通風和抽出式通風的優點,但其缺點也很多,如裝置多、能耗大、管理複雜,有引起瓦斯、煤塵**的危險。

壓入式通風是我國煤礦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區域性通風機通風方式。

《規程》規定:「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湧出的巖巷的掘進通風方式應採用壓入式,不得採用抽出式(壓氣、水力引射器不受此限制);如果採用混合式,必須制訂安全措施。瓦斯噴出區域或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層的掘進通風方式必須採用壓入式」

二、掘進通風裝置及要求

區域性通風裝置是由區域性通風機及附屬裝置、風筒組成。

1、區域性通風機

井下區域性地點所用的通風機稱為區域性通風機。掘進工作面要求區域性通風機體積小,風壓高、效率高、雜訊小,效能可靠,堅固防爆。

2、風筒

(1)風筒種類。煤礦使用的風筒主要是膠布風筒,它是一種柔性風筒,其最大優點是輕便、可伸縮、拆裝搬運方便。此外還有鐵風筒、玻璃鋼筒,它的質量大,搬運困難,煤礦使用較少。

隨著大斷面巷道機械化掘進增多,混合式通風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滿足其中抽出式通風的要求,採用金屬整體螺旋彈簧鋼圈為骨架的可伸縮風筒。

(2)風筒的接頭。柔性風筒的接頭方式有插接、單反邊接頭、雙反邊接頭、活三環多反邊接頭、螺圈接頭等多種形式。插接方式最簡單,但漏風大;反邊接頭漏風小,不易脹開,但區域性風阻較大;後兩種接頭風阻小、漏風小、但拆裝比較麻煩。

(3)風筒的風阻。風筒的風阻是由摩擦、區域性風阻組成的,其大小取決於風筒的直徑、接頭方式、長度、風壓、風筒的布設等問題。

(4)風筒的漏風。漏風使區域性通風機風量與風筒出口風量不等,它與風筒的種類,接頭的數目、方法和質量以及風筒直徑、風壓等有關,但更主要是與風筒的維護和管理密切相關。

(5)風筒的布置要求。風筒出風口到工作面的距離要符合作業規程的有關規定。一般在壓入式通風的工作面,其作業規程中規定為5m。風筒要求吊掛平直,貼壁貼幫,逢環必掛,環環吃力。

三、掘進通風安全管理

煤礦井下發生的瓦斯**其中的80%與掘進工作面有關,預防瓦斯**的重點應是掘進工作面。因此,必須做到:

1)保證掘進工作面通風裝置連續穩定的運轉,不得任意停、任意開,應有計畫的停電停風。任意停風機會造成工作面無風,導致瓦斯積聚;任意開風機會將已積聚的瓦斯吹出獨頭巷,井下高濃度的瓦斯流動,會給礦井帶來危險。

2)區域性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時,必須撤出工作面的人員至新鮮風流中,並切斷工作面的電源,做到停風必停電,送電先送風。為達到這一要求,《規程》規定:高瓦斯礦井必須安裝「三專兩閉鎖」,即專用電源、專用開關、專用變壓器和風電閉鎖與瓦斯電閉鎖。

例如三交河煤礦是低瓦斯礦井,井下由於超負荷用電,造成井下掘進工作面的風機跳閘停電。礦井未採用風電閉鎖,上班的放炮員到工作面試煤電鑽有無電時,煤電鑽失爆,產生火花,引起瓦斯煤塵**,造成井下147人死亡。

3)恢復通風時,必須首先檢查瓦斯,當風機附近10m範圍內、瓦斯濃度不超過0.5%、停風區域內的瓦斯不超過1%時,方可送電,否則,必須排放。

4)減少導風設施的漏風。壓入式通風中,適量的漏風有利於稀釋炮煙及其他有害氣體,但必須保證工作面要有足夠的風量,因此對風筒的吊掛、維修和使用要注意,防止礦車刮壞風筒。

5)風筒出風口到工作面的距離要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四、安裝和使用區域性通風機和風筒應遵守下列規定:

1)區域性通風機必須由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

2)壓入式區域性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掘進巷道回風口不得小於10m;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必須大於區域性通風機的吸入風量,區域性通風機安裝地點到回風口間的巷道中的最低風速必須符合本規程第一百零一條的有關規定。

3)高瓦斯礦井、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低瓦斯礦井中高瓦斯區的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湧出的巖巷掘進工作面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必須配備安裝同等能力的備用區域性通風機,並能自動切換。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必須採用三專(專用開關、專用電纜、專用變壓器)供電,專用變壓器最多可向4套不同掘進工作面的區域性通風機供電;備用區域性通風機電源必須取自同時帶電的另一電源,當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故障時,備用區域性通風機能自動啟動,保持掘進工作面正常通風。

4)其他掘進工作面和通風地點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可不配備安裝備用區域性通風機,但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必須採用三專供電;或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配備安裝一台同等能力的備用區域性通風機,並能自動切換。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和備用區域性通風機的電源必須取自同時帶電的不同母線段的相互獨立的電源,保證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故障時,備用區域性通風機正常工作。

5)必須採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口到掘進工作面的距離、混合式通風的區域性通風機和風筒的安設、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和備用區域性通風機自動切換的交叉風筒接頭的規格和安設標準,應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6)正常工作和備用區域性通風機均失電停止運轉後,當電源恢復時,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和備用區域性通風機均不得自行啟動,必須人工開啟區域性通風機。

7)使用區域性通風機供風的地點必須實行風電閉鎖,保證當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停止運轉或停風後能切斷停風區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裝置的電源。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故障,切換到備用區域性通風機工作時,該區域性通風機通風範圍內應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待故障被排除,恢復到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後方可恢復工作。使用2臺區域性通風機同時供風的,2臺區域性通風機都必須同時實現風電閉鎖。

8)每10天至少進行一次甲烷風電閉鎖試驗,每天應進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區域性通風機與備用區域性通風機自動切換試驗,試驗期間不得影響區域性通風,試驗記錄要存檔備查。

9)嚴禁使用3臺以上(含3臺)區域性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面供風。不得使用1臺區域性通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通風區2023年7月

礦井通風系統培訓教案

1 礦井必須有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其內容包括 地面安裝有主要通風機 有進 回風井筒 保證井下有足夠的風量 進迴風巷道有足夠風流暢通的斷面 有控制風流流向的通風設施。2 串聯通風與併聯通風 規程 規定礦井的生產水平和採區,必須實行分割槽通風,採掘工作面都應實行獨立通風。採掘工作面採用串聯通風的次數不得...

12019運巷區域性通風設計

設計 董登學 審核 通防科 通風副總 總工程師 2010.5.4 基本情況 12033運巷位於12採區井筒東翼,設計1565公尺,布置在3 煤層內,從123石門開口,沿3 煤層頂板掘進,自燃傾向性屬三類。一 需要風量計算 1 風量計算 根據水礦集團公司通風部下發風量計算規定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風量計算...

區域性通風機斷電範圍

1 井下區域性通風機斷電範圍為該掘進面及其回風流巷道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裝置。2 11011上付巷區域性通風機斷電範圍為11011上付巷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裝置。11011上付巷回風直接經西部總回風巷回入礦井總回風巷。3 11011下付巷區域性通風機斷電範圍為11011下付巷 11011下付巷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