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志願填報

2022-09-28 04:51:04 字數 3524 閱讀 6409

一旦決定考研,第一步決策就是確定報考志願。與高考志願類似,考研的第二志願作用不大,絕大多數考生面對的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局面。可以說,選擇志願是個風險很大的博弈過程。

報考志願的決策可以分解為3個基本步驟:形成專業選擇意向;確定報考單位;最後兩者結合,綜合考慮,確定第一志願,並考慮第二志願。專業和招生單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報考的4種基本模式:

本專業本校報考;本專業跨校報考;跨專業本校報考;跨專業跨校報考。不同報考模式複習備考的工作量和難易程度是不同的。

一、本專業本校報考。這是考研志願選擇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來說,只要專業不錯,學校也還可以,多數考生都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報考本校本專業。

二、本專業跨校報考。本專業跨校報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雖然專業不錯,但原單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乙個更好的招生單位去;二是原單位太熱門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選擇其他競爭相對緩和的報考單位。

本專業跨校報考備考的難度要大一些,因為雖然專業相同,但不同招生單位的專業課程設定和學術科研重點可能差別很大;而且招生單位變了,有關的政策、資訊也就比較難以及時獲得。

三、跨專業本校報考。學校牌子不錯,但想換個更好或更喜歡的專業的考生可以選擇跨專業本校報考。由於隔行如隔山,跨專業報考有較大的難度,且這種難度和專業之間關聯度成反比:

原專業和報考專業之間的關聯度越小,複習和考試的難度就越大。

四、跨專業跨校報考。對原先的專業和學校都很不滿意,決心要開闢全新天地的考生會選擇跨專業跨校報考。這種模式備考的工作量和難度最大,不僅面臨著大量陌生的專業課程的學習,而且在複習資源、資訊渠道等方面均處於不利地位。

那麼,考生到底如何確定報考專業和招生單位呢?我們認為,貫穿整個決策過程始終的兩個關鍵的要素:考生自身的意願和條件;完全而充分的資訊。這實際上也就是報考的主觀和客觀條件。

考生自身的意願和條件裡面又有3個主要因素:

1.考生的專業意願。一般來說,確定是否換專業主要看考生自己的意願。

許多考生高考時的專業選擇並非自己做主,而是家長和老師的一廂情願;或者經過本科階段的學習,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學這個專業,這樣考研就成了乙個改換門庭、實現自己興趣和抱負的絕好機會。還有許多考生選擇專業時主要考慮將來獲得乙份更好的工作,這些考生在判斷專業前途時,就要目光長遠一些,根據社會發展趨勢來理性地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專業的前途,不要盲目跟風。

2.考生的考研目的。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對選擇專業和報考單位影響很大。

就應屆考生而言,一些考生就讀於名校熱門專業,皇帝女兒不愁嫁,考研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更好的機會,成則更好,不成亦可;而許多本科專業和學校不理想的考生,則將考研作為人生轉折的惟一機會,志在必得。在職考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一部分考生工作很好,考研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則是要通過考研跳出原來的小天地,創造新的人生。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論是應屆考生還是在職考生,都可以分為兩部分:

一是以考乙個好專業好學校為主要目的,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前者選擇專業和報考單位時當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來的發展需要,而後者則要更加注意權衡選擇,盡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3.考生的競爭實力。競爭實力很強的考生,自然可以往高處考,往好處報;而競爭實力一般的考生則應注意避開白熱化的競爭點,報考穩妥一些的志願。

確定報考志願的第二個關鍵因素是獲取全面真實的資訊,權衡利弊,幫助自己作出正確的抉擇。尤其是那些競爭實力一般而又志在必得的考生,更要借助於資訊的收集,選擇錄取可能性最大的專業和招生單位。考生在基本確定報考專業後,應該進一步選出設定了這些專業的學校,並根據其他一些主客觀條件,圈定目標單位,進而對這些目標單位進行資訊的收集和比較,最終選取適合的志願。

1.目標單位的競爭態勢。第一是看目標單位的錄取分數線。

有一些好學校的總分和單科錄取分數線有可能會高於全國統一最低分數線。第二是看所要報考的專業院系的錄取的平均分和最低數。第三是看報考人數和招生人數,兩者之比即為考錄比,數值越大,說明競爭越激烈。

這些資料應該盡量往前多收集幾年,可以看出乙個趨勢,比如說錄取門檻逐步降低還是逐步抬高,是基本穩定還是劇烈波動。逐步抬高的難度比較大,而波動劇烈的風險比較大。

2.目標單位的錄取情況。由於研究生招生是由各招生單位自主負責,各專業院系的權力很大,因此必須詳細摸清錄取情況,例如實際錄取名額到底是多少,錄取是否公平公正等。

有些招生單位和專業院系內部保送名額很多,表面上看起來招生名額不少,但扣除保送名額後就所剩無幾;有些單位和院系一貫奉行自家人優先的原則,優先錄取本單位和本院系的考生,外來考生難以享受公平待遇。凡此種種,都是考生朋友一定要事先搞清楚的。

3.目標單位的複習資源。考生應該盡力收集目標單位的複習資源,例如歷年考試專業試題,考試命題所依託的教材,考試複習的參考書目,複習的重點範圍,命題教師的命題風格等等。

這些資訊對於複習和考試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4種報考模式當中,本校報考的兩種模式在收集資訊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而跨校報考的兩種模式都缺乏這方面的優勢,因此凡跨校報考的,必須將資訊的收集和比較作為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樣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斷,選擇乙個合適的專業和報考單位。

凱程教育張老師整理了幾個節約時間的準則:一是要早做決定,趁早備考;二是要有計畫,按計畫前進;三是要跟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總之,考研是一場「時間戰」,誰懂得抓緊時間,利用好時間,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1.制定詳細周密的學習計畫。

這裡所說的計畫,不僅僅包括總的複習計畫,還應該包括月計畫、周計畫,甚至是日計畫。努力做到這一點是十分困難的,但卻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要把學習計畫精確到每一天,這樣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時間。

當然,總複習計畫是從備考的第一天就應該指定的;月計畫可以在每一輪複習開始之前,制定未來三個月的學習計畫。以此類推,具體到周計畫就是要在每個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學習程序。那麼,具體到每一天,可以在每週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學習內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學習計畫。

並且,要在每一天睡覺之前檢查一下是否完成當日的學習任務,時時刻刻督促自己按時完成計畫。

方法一:規劃進度。分別制定總計畫、月計畫、周計畫、日計畫學習時間表,並把它們貼在最顯眼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按計畫進行。

方法二:互相監督。和身邊的同學一起安排計畫複習,互相監督,共同進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對自己複習情況進行考察,靈活運用筆試、背誦等多種形式。

2.分配好各門課程的複習時間。

一天的時間是有限的,同學們應該按照一定的規律安排每天的學習,使時間得到最佳利用。一般來說上午的頭腦清醒、狀態良好,有利於背誦記憶。除去午休時間,下午的時間相對會少一些,並且下午人的精神狀態會相對低落。

晚上相對安靜的外部環境和較好的大腦記憶狀態,將更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據科學證明,晚上特別是九點左右是乙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刻,演員們往往利用這段時間來記憶台詞。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當中每個時段的自然規律,再結合個人的生活學習習慣分配好時間,就能讓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習慣分配。根據個人生活學習習慣,把專業課和公共課分別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時段。

比如:把英語複習安排在上午,練習聽力、培養語感,做英語試題;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對來說利用的時間較少;把專業課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時間來理解和記憶。

方法二:按學習進度分配。考生可以根據個人成績安排學習,把複習時間向比較欠缺的科目上傾斜,有計畫地重點複習某一課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在各門課程學習之間可以相互穿插別的科目的學習,因為長時間接受一種知識資訊,容易使大腦產生疲勞。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時段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

考研志願填報

一旦決定考研,第一步決策就是確定報考志願。與高考志願類似,考研的第二志願作用不大,絕大多數考生面對的是 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的局面。可以說,選擇志願是個風險很大的博弈過程。報考志願的決策可以分解為3個基本步驟 形成專業選擇意向 確定報考單位 最後兩者結合,綜合考慮,確定第一志願,並考慮第二志願。專業...

高考志願填報優志願高考志願填報系統

結合2015招生計畫 距離高考不到十幾天的時間,學生或者學生家長也開始研究如何填報高考志願了,在面對眾多先購卡或付費的志願填報類產品,高考志願填報 優志願高考志願填報系統推出了免費註冊,免費模擬服務。高考志願填報 優志願高考志願填報系統不僅永久免費,並且第一時間獲取 2015招生計畫 結合到志願填報...

考研填報志願 暑假裡就要早打算

暑期過後,離研考網上報名就不遠了。對於考生來說,暑期不僅是斟酌報考哪所學校哪個專業的最好階段,也是最後階段。之前沒有想好報哪個志願,以公共課複習為主的考生,最晚要在開學後做出抉擇,並開始複習目標院校的專業課。那麼在這個暑期,考生要怎樣為9月底10月初的網報 熱身 呢?記者採訪了相關輔導老師。從自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