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幹警文化綜合 經濟常識知識點盤點 二

2022-09-13 10:30:04 字數 2502 閱讀 8407

14、國家的巨集觀調控

(1)必要性:①市場調節的作用不是萬能的,市場有其固有的弱點和缺陷,即由市場調節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決定的。②加強國家巨集觀調控,才能克服市場的種種缺陷,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2)主要內容:經濟調節---統籌規劃,總體部署(即制定和實施經濟計畫),合理運用稅收、利率、信貸、匯率、物價等經濟槓桿,引導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市場監管----加強對市場的監督、管理,加大對違規經濟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社會管理----制定並完善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公共服務----資訊引導,政策支援,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如健全社保制度,建立並完善預警機制)

(3)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4)主要手段:①經濟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經濟計畫,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

經濟手段是巨集觀調控最主要的手段,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手段。 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稅收、信貸、土地等政策。②法律手段:

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③行政手段: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行政命令、指標、指示、通知、規定、行政處罰等行政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

15.市場調節和巨集觀調控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兩種形式,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並在此基礎上搞好巨集觀調控,促進市場經濟健康、持續、協調發展。

16.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怎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①依靠科技進步,採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向科技要效益②採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場要效益③鼓勵兼併聯合,規範破產——向規模要效益、向市場要效益④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參與公平競爭,發揮比較優勢。

17.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和形象,開展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一種無形資產,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關係到企業經營的成敗。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

18.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要發展高產、優質、生態、安全農業。

(1)地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力的基礎。

(2)作用: 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保障。

(3)現狀: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仍然比較脆弱,農業發展速度相對滯後,農業仍然是制約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具體問題表現在:

我國農業生產的技術裝備水平與農業勞動生產率都比較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自然災害能力低;農產品供給尤其是糧食供給始終處於基本平衡但偏緊的狀態。農業生產面臨著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體國情,農業人均資源低是我國農業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

(4)增強農業基礎地位的意義:農業的基礎地位是否牢固,關係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安定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是關係到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能否保持獨立自主的大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在經濟發展的任何階段農業的基礎地位都不能動搖、削弱,而只能加強。

(5)發展農業的措施:增強農業的基礎地位的根本出路在於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之路。①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②靠科學技術 。積極推廣和應用農業科學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這是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關鍵。

為此,一要提高農民素質,二要提高產品質量③增加對農業的物資和資金投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④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面向市場組織生產,促進農民持續增收。⑤全面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調整優化農業、產品結構,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的區域布局,解決農產品銷售不暢,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急需解決的問題。 ⑥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加快城鎮化步伐。發揮其在農村經濟中的重要支柱作用,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實現農民小康。

⑦促進糧食穩定增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解決我國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立足國內,這是維護獨立自主地位的大問題;工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糧食生產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人增地減的現狀。

糧食生產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道路。/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完善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發展農業科技,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國家要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引導農民面向市場調整糧食產品結構。

/引導農民對糧食進行深加工,實行產業化經營。

19.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降低能耗,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

20.第三產業的地位、意義。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可以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可以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1.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構建綠色gdp核算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

經濟常識常用知識點

5 經營者 1 地位 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處於中心地位和指揮作用。2 提高企業經營者的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 職業道德 業務素質 3 開展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提高企業的信譽和形象。4 正確處理好企業與國家,企業與職工的關係,協調好整體與區域性利益,長遠與眼前利益。6 勞動者 1 確保勞動者的主人翁...

政法幹警考試文化綜合地理知識 地球在宇宙中

3 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 18點,依據每隔15o,時間相差1小時,每1o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 同側相減,異側相加 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

2019河北政法幹警文化綜合備考指導 歷史主觀題

在政法幹警文綜歷史主觀題作答中,好多考生在這裡丟掉了分,不是不會,只是不知道主觀題答題思路是什麼,最終導致丟掉分數,中公政法幹警考試網針對歷史主觀題的解答進行詳細講解,希望大家認真掌握,盡量做到不丟分。對於歷史主觀題目的解答 一是要讀問題,大致了解所需回答的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因為設問的實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