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課件ch01 4陶瓷材料的結構與效能

2022-09-10 16:24:02 字數 3593 閱讀 1744

1.4 陶瓷材料的結構與效能

1.4.1 陶瓷材料的結構

一、陶瓷材料的製備過程

原料破碎、混合—成型—燒結

普通陶瓷的原料通常是由粘土、石英和長石組成。在加熱燒成或燒結和冷卻過程中,由這三部分組成的坯料相繼發生四個階段的變化:

(1)低溫階段(室溫~300℃):殘餘水分的排除。

(2) 分解及氧化階段(300~950℃):結構水的排除;有機物、碳素和無機物等的氧化;碳酸鹽、硫化物等的分解;石英晶型轉變。

(3)高溫階段(950℃~燒成溫度):氧化、分解反應繼續進行;相繼出現共熔體等液相,各組成物逐漸溶解;一次莫來石(3al2o3·2sio2)晶體生成; 二次莫來石晶體長大; 石英塊溶解成殘留小塊; 發生燒結成瓷。

(4) 冷卻階段(燒成溫度~室溫):二次莫來石晶體析出或長大; 液相轉變; 殘留石英晶型轉變。

二、陶瓷材料的組織結構

陶瓷材料組織結構比較複雜。按照組織形態陶瓷材料分為三類:

●無機玻璃:

即矽酸鹽玻璃,是室溫下具有確定形狀,但其粒子在空間成不規則排列的非晶結構類陶瓷材料;

●微晶玻璃:

即玻璃陶瓷,是單個晶體分布在非晶態的玻璃基體上的一類陶瓷材料;

●陶瓷(晶體陶瓷):

如具有單相晶體結構的氧化鋁特種陶瓷,但更典型的是具有複雜結構的普通陶瓷等。這類陶瓷材料是最常用的結構材料和工具材料。

陶瓷的典型組織結構包括三種相:晶體相(莫來石和石英)、玻璃相和氣相

陶瓷在室溫下的組織

1. 晶體相

晶體相是陶瓷的主要組成相,主要有矽酸鹽、氧化物和非氧化合物等。它們的結構、數量、形態和分布,決定陶瓷的主要效能和應用。

(1) 矽酸鹽

矽酸鹽是普通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陶瓷組織中重要的晶體相,結合鍵為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混合鍵。

矽酸鹽結構的規律是:

① 構成矽酸鹽的基本單元是矽氧四面體;

矽氧四面體結構

② 矽氧四面體只能通過共用頂角而相互鏈結;

③ si4+離子通過o2-結合, si-o-si的結合鍵在氧上的鍵角接近於145°;

④ 穩定的矽酸鹽結構中, 矽氧四面體採取最高空間維數互相結合;

⑤ 矽氧四面體採取比較緊密的結構鏈結;

⑥ 同一結構中的矽氧四面體最多隻相差1個氧原子。

(2) 氧化物

氧化物晶體相

多數陶瓷特別是特種陶瓷的主要組成和晶體相;離子鍵結合,也有共價鍵。

氧化物的結構及特點:

氧離子作緊密立方或緊密六方排列;

金屬離子規則地分布在四面體和八面體的間隙之中。

(3) 非氧化合物

非氧化合物

不含氧的金屬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矽化物,是特種陶瓷特別是金屬陶瓷的主要組成和晶體相。

●金屬碳化物:共價鍵和金屬鍵之間的過渡鍵, 以共價鍵為主。

間隙相:如tic、zrc、vc等;

複雜碳化物:斜方結構的fe3c、mn3c、cr3c2, 立方結構的cr23c6、mn23c6, 六方結構的wc、cr7c3,複雜結構的fe3w3c等。

●氮化物:與碳化物相似, 金屬性弱些, 有一定的離子鍵。如六方晶格bn,六方晶系的si3n4、aln。

●硼化物和矽化物:較強的共價健,連成鏈、網和骨架,構成獨立結構單元。

2. 玻璃相

(1) 玻璃相作用

① 粘連晶體相,填充晶體相間空隙,提高材料致密度;

② 降低燒成溫度,加快燒結;

③ 阻止晶體轉變,抑制其長大;

④ 獲得透光性等玻璃特性;

⑤ 不能成為陶瓷的主導相:對陶瓷的機械強度、介電效能、耐熱耐火性等不利。

(2) 玻璃相產生過程

熔融液相冷卻時在玻璃轉變溫度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 熔體硬化,轉變為玻璃。玻璃物質的粘度隨溫度而變化。

玻璃物質的粘度隨溫度的變化

(3) 玻璃相結構特點

玻璃相主要由氧化矽和其它氧化物組成。矽氧四面體組成不規則的空間網, 形成玻璃的骨架。

石英玻璃和石英晶體結構

鈉矽酸鹽玻璃的結構示意圖

3. 氣相

氣相是陶瓷組織內部殘留下來的孔洞。

形成原因比較複雜,與原料和生產工藝有密切的聯絡,影響因素也比較多。

根據氣孔情況,陶瓷分緻密陶瓷、無開孔陶瓷和多孔陶瓷。

除了多孔陶瓷外,氣孔的存在對陶瓷的效能不利,降低陶瓷的強度,造成裂紋的根源。盡量使其含量降低。

●普通陶瓷的氣孔率為5%~10%;

●特種陶瓷的在5%以下;

●金屬陶瓷則要求低於0.5%。

演示1.4.2 陶瓷材料的效能

一、陶瓷的機械效能

1. 剛度

陶瓷剛度(由彈性模量衡量)各類材料中最高,因為陶瓷具有很強的結合鍵。

各種常見材料的彈性模量和硬度

彈性模量對組織不敏感;氣孔降低彈性模量;溫度公升高彈性模量也降低。

2. 硬度

陶瓷硬度是各類材料中最高的,因其結合鍵強度高。

陶瓷硬度

硼化物的硬度碳化物的硬度氧化物的硬度

●陶瓷硬度為1000 hv~5000 hv;

●淬火鋼為500 hv~800 hv;

●高聚物最硬不超過20 hv。

陶瓷的硬度隨溫度的公升高而降低, 但在高溫下仍有較高的數值。

3. 強度

晶界使陶瓷實際強度比理論值低得多(1/1000~1/100)。晶界上有晶粒間的區域性分離或空隙;晶界上原子間鍵被拉長, 鍵強度被削弱;相同電荷離子的靠近產生斥力, 會造成裂縫。

陶瓷的晶界結構

致密度、雜質和各種缺陷影響陶瓷的實際強度。

●剛玉(al2o3)陶瓷塊抗拉強度為280 mpa 。

●剛玉陶瓷纖維(缺陷少),抗拉強度為2100 mpa ,提高1~2個數量級。

陶瓷強度對應力狀態特別敏感,抗拉強度很低,抗彎強度較高,抗壓強度很高。

4. 塑性

陶瓷在室溫下幾乎沒有塑性。

陶瓷晶體滑移系很少,位錯運動所需切應力很大;共價鍵有明顯的方向性和飽和性,離子鍵的同號離子接近時斥力很大;在高溫慢速載入,特別是組織中存在玻璃相時,陶瓷也表現出一定的塑性。

5. 韌性

(1) 陶瓷是非常典型的脆性材料衝擊韌性10 kj/m2以下, 斷裂韌性值很低。

(2) 對表面狀態特別敏感由於表面劃傷、化學侵蝕、冷熱脹縮不均等,很易產生細微裂紋;受載時,裂紋很快擴充套件,表現出很高的脆性。

(3) 改善陶瓷韌性的方法預防陶瓷中特別是表面上產生缺陷;在陶瓷表面形成壓應力;消除陶瓷表面的微裂紋。

二、陶瓷的物理效能和化學效能

1. 熱膨脹效能

陶瓷的線膨脹係數很低,比高聚物低,比金屬更低。

2. 導熱性

由於陶瓷無自由電子傳熱,導熱性很低,較好絕熱材料。

3. 熱穩定性

熱穩定性很低(比金屬低得多):線膨脹係數大和導熱性低。

4. 化學穩定性

結構非常穩定,很好的耐火材料和坩堝材料。對酸、鹼、鹽等腐蝕性很強的介質均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與許多金屬的熔體也不發生作用。

5. 導電性

變化範圍很廣:由於缺乏電子導電機制, 多數陶瓷是良好的絕緣體;不少陶瓷既是離子導體, 又有一定的電子導電性;許多氧化物(zno、nio、fe3o4)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老師提示:陶瓷材料具有不可燃燒性、高耐熱性、高化學穩定性、不老化性、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壓能力,但脆性很高,溫度急變抗力很低,抗拉、抗彎效能差。

陶瓷材料製備

複合材料的製備 1 複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效能 現代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溫 耐磨損 耐腐蝕及重量輕等許多優良的效能。但是,陶瓷材料同時也具有致命的缺點,即脆性,這一弱點正是目前陶瓷材料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原因。因此,陶瓷材料的韌性化問題便成了近年來陶瓷工作者們研究的乙個重點問題。現在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

奈米陶瓷材料及應用

奈米陶瓷是20實際80年代中期發展的先進材料,奈米陶瓷是指在陶瓷材料的顯微結構中,晶粒尺寸 晶界寬度 第二相分布 氣孔尺寸 缺陷尺寸等都是奈米水平的一類陶瓷材料。由於小尺寸效應 表面和介面效應 量子尺寸效應和巨集觀量子隧道效應,奈米陶瓷呈現出與微公尺陶瓷不同的獨特效能。廣義地講,奈米陶瓷材料包括奈米...

氮化矽新型功能陶瓷材料

1.1氮化矽陶瓷材料以及其應用背景 自工業革命以來,所有的高溫結構材料為金屬和合金所壟斷。然而,高溫合金的使用溫度 目前達到1100 無法滿足當前新技術的需要,於是,具有更高使用溫度潛力的高溫陶瓷材料 可達1400 應運而生。當前熱機陶瓷材料正在以空前的規模進行研究和開發,si3n4工程陶瓷是其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