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團總結 改

2022-09-01 01:30:04 字數 3368 閱讀 3702

接下來就是很關鍵的一步——設計研究流程,這和我們的課堂設計的流程很像,只有設計好了,才有可能會做成功。這一部分是最麻煩,也是需要反覆推敲和商榷的地方,尤其是要搞清楚主題中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係,才能進行實驗設計,如果實驗方案錯了,那麼接下來的實際操作和資料收集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所以這時就得點對點地對學生進行輔導,盡量讓學生自己能想出合適的研究方法,而且思路還要清晰,符合「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聯絡,評委在評價的時候也很注重論據的充分必要性以及之間邏輯關係。有時在設計研究方案時,需要進行問卷調查,那麼設計問卷還要多下一些功夫。

以往我們做問卷調查時,只注意到問題之間的關聯以及與研究主題的關聯,但實際上經過今年的鍛鍊,我覺得即使是學生的問卷也應該嚴謹和規範,應該圍繞著乙個主題設定多個維度的問題,而且也要像科學家那樣先小範圍地做個「預調查」,**後進行修改完善,再大面積調查。在統計問卷時,盡量注意到信度和效度,減小誤差,以保證調查的準確有效。

完成研究方案的設計後,還要經常督促學生按階段完成任務,最後還要讓他們整理和修改自己的**,新增上必要的摘要和關鍵詞。如此經歷過一次,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會得到很大的鍛鍊,很多學生在最終完成**後,都會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沒想到自己能寫那麼多字,能做出那麼多**甚至資料圖來說明問題,以往數學課中學過的統計知識全都用上了,而原本用得非常出色的形容詞卻幾乎都被刪掉,他們會感慨雖然都是寫作,差別卻是那麼大。更明白了,如果想要做好一項研究是多麼的不容易,對那些做了多年研究卻依然沒有成績的科學家也更加敬佩。

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也會增加,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解決一類問題一套研究方法,這樣也讓學生覺得自己比在課堂學習中更加專業。

接下來再說一說建築模型。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模型是以場景模型為主,我們平時組織學生競賽時也發現,這樣的模型拼接難度不是很大,但很考驗孩子的設計、整體規劃能力,**也相對便宜,所以學生參加的比較多。

從建築學的角度來說,模型是建築師進行建築創作過程中的乙個重要手段,也是交流的工具。因為它直觀、易懂、一目了然。容易發現建築方案在設計、布局及高度等方面與周圍環境關係是否恰當、協調,是評判設計的乙個重要形象載體。

建築場景模型製作過程以我們教師的角度來看,應該是乙個再創造過程,它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很多,一般在輔導過程中,我們會按照這樣幾個步驟進行:

一、整體策劃:這要根據模型製作的目的和用途,確定模型比例及,預想製成後的效果,由於學生們購買的套材中已經備好了原材料,所以對於製作單體結構來說是比較容易的。

二、充分利用套材:「綠野春天花園別墅」及 「城市夢想區域規劃」是學生參與比較多的兩種模型,分別都是以1:120和1:

600的比例出現的。前者是花園別墅包含乙個莊園的設計,後者是區域規化也就是乙個小區的設計。要求競賽時根據設計和策劃要求,充分利用模型套材中所有能利用的——包括包裝盒、廢棄的零件邊框、紙片等材料,大膽利用和改變空間,合理處理區域性特點,最終完成整件場景。

三、精心製作:首先根據比例要求,確定整體的比例,按照環境配置的範圍大小,製成模型底板;接著要對模型的整體結構進行設計。由於是套材模型,小場景用套材內的kt板做結構底板。

接著要製作預先設計好的底盤,這時就要充分考慮到建築物的面積、交通、綠地、廣場、水域面積等。一般輔導學生時,我們都會讓他們先在底板上畫出水域位置,然後再做道路、硬地,包括行人路、廣場,最後是綠地,這主要指草地。在做山地或者崎嶇不平的坡地時,有時還需要初高中的地理等高線的知識,乙個優秀的建模都要嚴格按照比例製作,所以以後我們也會慢慢訓練孩子會看地形圖,然後按照與等高線相同厚度的材料,層層疊加,然後再加以修飾就會另模型更出色。

另外,在六年級學生中,我還利用課上所學的建築學常識,讓學生們用廢舊物品,如a4紙、紙箱上的紙板、紙筒等自己設計和製作乙個建築模型,但是這部分我並沒有要求學生按照比例做,只要模型自身的比例合適就可以,這樣也便於學生們發揮和創造,結果做出來的成品很令我驚訝。我想如果再配合合適的比例和相應的配景,應該會更加完美。

與此同時,作為全國建築模型的輔助賽——紙結構承重也是我們社團建設中的為鍛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乙個重要環節。

紙承重結構要求學生利用a4(70g)影印紙2張、粘接劑、鉛筆、直尺在製作時間1小時完成乙個模型的結構形式不限,長、寬、高尺寸須在150mm至250mm之間的連線體結構。完成後的模型在晾乾後進行承重,承重的要求是學生本人先將承重托盤放置在模型上面,然後自行選擇重物並放置在托盤上的容器內。當學生暫停新增承重物並舉手示意時,開始3秒計時。

模型在3 秒時間內未發生嚴重形變、聲光報警裝置未報警的該次承重量計入成績;反之,視為承重失敗該次承重量不計入成績。每名學生的模型靜壓承重測試時間為3分鐘,在3分鐘內運動員的承重次數不限。最終成績評定標準是根據最終承重量評定成績,承重量以重物基數為單位。

托盤、容器的自重計入成績。這項挑戰有較大的難度,能夠極好的訓練學生的思維,既結合科學課中涉及的建築的抗彎曲能力,又需要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便符合規定的尺寸要求。

當然乙個建築師不僅要具有理科知識,更應該具有較高的美學修養和藝術情趣,對工具和色彩等都要有敏銳的感受力和控制力,我們作為教師,要想輔導出優秀的作品也要朝著這方面發展努力,如:地面的環境設定應該怎樣才能更好地突出主體建築,深淺不同的建築物應該怎樣和地面進行搭配,這些顏色應該通過怎樣的設施更好進行顏色過渡等等,乙個小小的模型其實蘊含著很多專業的知識,作為教師我們也希望在普及簡單的原理和知識的情況下,對部分學生進行更加專業的培訓和鍛鍊,幫助他們得到展示自己的機會,樹立更強的學習信心。

本學期我們還嘗試這開展了科技周活動,主題就圍繞著製作建築模型,目的也是想讓更多的學生有興趣參與其中,讓學生們單純的喜歡製作,到具備一定的製作知識,甚至參加競賽獲得優異的成績。我想我們社團活動的目的也就希望學生能具備一些專業知識,到了更高的學段後能夠有能力繼續深入自己喜歡的領域,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依託建築模型比賽,我們舉辦了「小小設計師」科技周活動,科技周活動面全校3——6年級參加建築模型比賽的學生,旨在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建築學常識,知道一些簡單的建築歷史。

引導學生能夠發現身邊隨處可見的建築特點,發現生活中的美。能夠通過自己細心的觀察激發對建築模型設計的獨特想法,以此培養學生的設計規劃能力。通過對建築模型的製作指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豐富的創造性思維。

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設計的熱愛,對動手製作的喜愛。科技周活動於2023年11月18日——11月22日舉行,每天都安排了不同的內容,分別是:「小小設計師」科技周啟動儀式暨建築模型賽前培訓;著名建築師介紹;世界經典建築欣賞;3——4年級建築模型比賽;周五:

5年級建築模型比賽。經過前期培訓和指導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在自己報名的專案上創新設計、精細製作,我們科學教研組針對所有上交的作品進行分別從創意、建造、印象三方面(全國賽的評分標準)打分排出名次,根據海淀區的獲獎比例篩選出

一、二、三等獎並上報海淀區。

在今後,我想我們還應該繼續多開展一些活動,逐漸多發展一些社團,如:航空模型社團,航海模型社團,電子技術社團等等,如果下學期條件允許,我想航空模型社團可以進行初步的探索和嘗試,也希望學校能提供給我們一些支援和幫助,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自己先學會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盡快走出迷惑,這樣才能盡快帶領學生社團活動步入正軌。

最後希望我們的科技社團讓學校科技活動豐富多彩的同時,也讓學生在某一領域中學到一些更加專業的知識。

科技社團活動總結

錦界一小2014 6 27 為豐富少年兒童課餘文化生活,更好地發展他們的個性,真正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為此成立了科技社團,本學期,共有44人參加社團,利用每週四大課間的時間進行活動,以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為主要目標,現將本學期興趣小組工作總結如下 一 激發興趣,籌建小組 在全校...

科技社團活動總結

2013 2014學年上學期科技社團活動總結 王霞 2014 1 14 科技活動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最佳手段,社團展示活動已經結束,在這次展示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了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參與到科技作品的製作中去,通過活動增強了學生...

科技社團活動總結

科技社團自成立以來,目前已開展了六次活動,回顧這六次的活動,還是相當豐富的,成員也收穫頗豐。每一次社團活動,我們都精心準備,認真開展活動,社團成員更是積極參與,大家互相配合,表現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想法,我們有一些主題研究,就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