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不足,照樣可以有效的培訓

2022-08-04 08:09:02 字數 1981 閱讀 2910

--明陽天下拓展培訓

在ibm公司,曾經有名新員工在一次業務的操作中,由於經驗不足給企業造成了200萬美元的損失。出於自責,該員工主動請辭,但是ibm不但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反而鼓勵他留下,「損失就當成培訓費一筆勾銷吧」。從此,那名員工便拼命工作去回報企業的寬容。

在8月18日舉辦的中國首屆「人力資源日暨高峰論壇」上,網訊中國人力資源副總裁講述了這樣的乙個例子,但是他的目的不是為了讚揚ibm的大度,而是想強調培訓的必要性。

「如果ibm有對這名員工去進行事先培訓的話,那200萬美元的損失或許就能夠倖免。這種事後交學費的做法固然能博得人心,但並不是值得去效仿。企業應該防患於未然,做好培訓的工作。」

那麼對企業來說,怎樣才是最合適的培訓方式呢?他認為,只要方式得當,「不管有錢沒錢都能夠做好培訓的工作,這才是人力部門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培訓是長期投資的行為

「成熟的企業普遍都重視培訓,將其視為一種長期投資的行為。因此,培訓也要講究策略———初期聲勢要浩大,中期動作要紮實,後期收官要規範。」他還指出,公司的培訓制度要和績效制度形成緊密的聯絡,讓優秀的員工去獲得更優的培訓機會,可以產生更有效的激勵。

按功能來分,企業培訓可以分為基本性培訓、福利性培訓和獎勵性培訓這三大模組。他對三個模組作了詳細的介紹:基本培訓的目的在於讓員工去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包括管理制度的培訓、崗位操作技能的培訓、崗位必備知識的培訓等等;福利性培訓是讓員工掌握基本生產技能和基本管理的技能;獎勵性培訓則是對員工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培訓、崗位輪換培訓、管理能力與技巧培訓、高階培訓等。

他認為,企業需要對內部的培訓資源作出全方位的規劃,對培訓的預算、管理層的具體支援,如何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等問題要做到心中有數,更重要的是,「培訓資金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精英發動高管支援

「締造學習型組織」的口號流行已久,但是真正做到身體力行、主動為員工去提供培訓的企業並不多。究其原因,主要還在於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援培訓的專案;另外則是怕員工「過河拆橋」,培訓結束後會以辭職相威脅,要求加薪,或者乾脆「另覓高枝」。

在荷蘭銀行人力資源部看來,錢多有錢多的培訓方法,錢少自然也有錢少的辦法。在論壇上,他與聽眾分享了他們的省錢且實用的培訓方式:聚合志同道合的「精英」,利用業餘的時間定期為員工去進行培訓;公司的高管也利用自己的人脈,去支援這項活動;員工們更樂意去參加這種免費而實且用的培訓。

他認為,這種做法在培訓資金匱乏的企業非常具有可行性,而且效果良好。

針對培訓後存在的員工跳槽的風險,他認為,企業人力部門對員工培訓應該去保持良好的心態,切忌去急功近利。「辛辛苦苦培訓的員工被人挖了牆腳,這確實是一件令人難受的事兒。但是我們應該更多地去想到,如果能夠將培訓的工作做得更到位,通過輪崗等具體的培訓,即使出現員工跳槽的現象,企業仍然可以照常去運轉,這才是培訓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

」可以選擇的8種培訓形式

一、低成本培訓

1.崗位培訓:這類培訓的週期有著明確的規定,目標較明確,內容更全面,培訓的物件能從中得到較多的實踐經驗。

2.讀書會:這類培訓適用於人數較少的群體,培訓者可以去及時準確地把握培訓物件對培訓內容的理解程度,對提高培訓物件的責任感、改變其工作態度特別的有效,適合由企業高層領導組織。

3.模擬培訓:適用於錯誤發生後成本較高而又缺乏明確反饋的工作,如公文處理等等。培訓的物件可以從模擬的工作環境中去獲得啟發。

4.自我培訓:集體培訓與自學相結合。既可以要求員工去通過區域網自學,也可以指定或者提供學習的資料,提倡員工去利用業餘的時間自學。

二、高效率培訓

1.特定培訓的形式:可以定期去引進實習生,發掘其潛力並加以去培養,儲備新鮮的血液。

2.電子培訓:網際網路與多**的廣泛應用使企業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利用文字、影音資料等多種載體去進行培訓,更好地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

3.高階培訓:請專業諮詢公司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定製個性化的培訓課程,鼓勵員工去參加職業資格培訓來提高職業的素養;實行崗位的輪換制,讓員工在換崗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

4.脫產培訓:讓員工去參加脫產/半脫產學位的教育;或者把員工送到海外去受訓,當其學成歸來時就能帶回先進的知識、制度、經驗與其他員工共享;再或者與當地的大學合作,對員工去進行短期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