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

2022-08-27 08:51:06 字數 5568 閱讀 6741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前情概述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會計的概念

(一)定義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反映和監督乙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會計的基本職能——核算和監督

(一)會計核算,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

會計核算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面提供資訊的功能。

(二)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是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真實性審查,即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確認、計量和報告。

合法性審查,即經濟業務要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合理性審查,即符合企業內部有關規定,如是否超支等。

會計監督也分為事前監督(未來)、事中監督(正在發生)和事後監督(已發生)。

(三)核算和監督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係。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而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

除了上述基本職能外,會計還具有**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功能。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會計的物件——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

會計的物件——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

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的物件,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以工業企業為例,企業的資金運動表現為:資金投入、資金運用和資金退出三個過程。

(一)資金投入:包括企業所有者(投資者)投入和債權人投入。

(二)資金的運用(資金的迴圈和周轉):分為**、生產、銷售三個階段。

1.**過程:它是生產的準備過程。在**過程中,企業要購買原材料,發生材料價款、運輸費、裝卸費等材料採購成本,與**單位發生貨款的結算關係。

2.生產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工人加工產品時,發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費、固定資產磨損的折舊費、生產工人工資等,同時,還將發生企業與工人之間的工資結算關係、與有關單位之間的勞務結算關係等。

3.銷售過程:在銷售過程中,將生產的產品銷售出去,發生有關銷售費用(比如打廣告等)、收回貨款、交納稅金等業務活動,並同購貨單位貨款結算關係、同稅務機關發生稅務結算關係等。

企業獲得的銷售收入,扣除各項費用成本後的利潤,還要提取盈餘公積並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三)資金的退出:包括償還各項債務、上交各項稅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全部內容都是會計核算的物件,只有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才是會計核算的內容。比如,企業新聘請一位銷售經理,這項業務就不是會計核算的物件,因為已經不是奴隸社會了。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會計基礎

二、概念

1.權責發生制基礎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費用。

權責發生制原則主要是從時間上規定會計確認的基礎,其核心是根據權責關係的實際發生期間來確認收入和費用。即在該期間產生了收款的權利,則在該期間確認收入增加;在該期間產生了付款的責任、義務,則在該期間確認費用增加,而不管款項是否收付。

2.收付實現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的依據。

根據權責發生制進行收入和成本費用的核算,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特定會計期間真實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會計要素的確認

會計要素的確認

(一)會計要素的概念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物件進行的基本分類,是對會計核算物件(資金運動)的具體化。

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六大會計要素。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表現資金運動的相對靜止狀態,即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表現資金運動的顯著變動狀態,即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二)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財務狀況是指企業一定日期的資產及權益情況,是資金運動相對靜止狀態的表現。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以下三項:

1.資產

(1)概念: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資產具有三個特徵:

①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即指資產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注:現金指庫存現金及可以隨時支付的存款;現金等價物通常包括3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券投資。(現作為知識面擴充,將來職稱或注會要求掌握)

資產預期能否會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資產的重要特徵。如果某一資產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那麼就不能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前期已經確認為資產的專案,如果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也不能再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例如,3月8日銷售貨物,價款30萬元,對方沒給錢。那我們就確認應收賬款增加30萬元。到年底出報告時需要對這30萬元債權進行檢查。

假如發現最多能收回20萬元,也就是有10萬元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大,此時要計提壞賬準備10萬元作為資產減值損失,即這10萬元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要將其從債權中減掉。

②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擁有是指擁有此項資源的所有權。通常判斷資產屬於誰,所有權是考慮的首要因素。

但對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資產,企業雖對其不擁有所有權,卻能夠實際控制,也應當確認為企業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就是最典型的乙個例子。

③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例如購貨意願或者計畫,不能確認為資產。

(3)分類

按其流動性,資產通常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5種。

(4)確認條件

應該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①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還必須是很可能流入企業;

②並且該資源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2.負債

(1)概念: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切記,非現實義務)

(2)特徵:

①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它是負債的乙個基本特徵。

②負債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這也是負債的乙個本質特徵。

③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未來發生的承諾、簽訂的合同或借款意向書,不形成企業的負債。

(3)分類

按其流動性不同,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4)確認條件

應該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①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3.所有者權益

(1)概念: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即淨資產。

(2)特徵:

①除非發生減資、清算或分派現金股利,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

②只有清償了所有的債務後,才可以把剩餘的資產分給所有者;

③所有者能夠參與利潤分配。

(3)企業資金**:乙個是債權人,乙個是所有者。

(4)分類

按其構成不同,分為股本(或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利得、損失有的計入所有者權益,併入資產負債表;有的計入營業外收支,併入利潤表。

(三)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1.收入

(1)概念: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特徵

①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如工業企業銷售產品(主營業務收入)、材料(其他業務收入)取得的收入;餐飲企業的餐飲收入,均為收入。而企業收取的合同違約金、罰款(營業外收入)等與日常活動無直接關係,不能算收入,即營業外收入不是收入。例如,法人不是人。

②收入是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如股東增資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入,但不能算收入;如前言講的,上貨花費1000元,全賣得2500元,賺1500元,2500元是經濟利益總流入,即收入。

③收入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收入增加會導致利潤增加(不能考慮費用),形成利潤不再分配就是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屬於所有者權益,所以收入增加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

收入表現為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或兩者兼而有之,但一定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

2.費用

(1)概念: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2)特徵

①費用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如日常活動中發生的工資、辦公費、房租、廣告費等,均為費用。但自然災害等事故造成的損失,不能算費用(營業外支出)。

②費用是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費用是算利潤的依據之一,而形成利潤之後才有可能向所有者分配者利潤,即發生費用是在向所有者分配利潤之前的事情。即使二者均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但不是一回事。

③費用會導致所有權益的減少。

費用增加會導致利潤減少(不能考慮收入),即會導致未分配利潤減少,最終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

費用表現為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或兩者兼而有之,但一定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

3.利潤

(1)概念: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通常情況下,如果企業實現了利潤,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將增加,業績得到了提公升;反之,如果企業發生了虧損(即利潤為負數),表明企業的所有者權將減少,業績下滑了。

企業應當嚴格區分收入和利得、費用和損失之間的區別,收入、費用都是日常活動形成的,而利得、損失均是非日常活動形成的。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會計要素的計量

會計計量是為了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財務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和公允價值5種。

(一)歷史成本(過去發生的金額)

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就是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其他等價物。

(二)重置成本(現在重新取得需支付的金額)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三)可變現淨值(將來可以流入的差額)

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銷售所必需的預計稅金、費用後的淨值。

可變現淨值=估計的(正常銷售售價-至完工的成本-銷售費用-相關稅費)

(四)現值(折現後的金額,即若干時期後的某一金額可算作現在的多少)

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後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等的一種計量屬性。(中級或注會中財管的基本知識)

例如,2023年11月1日存入銀行10萬元,1年期利率為3.87%。1年後,即2023年10月31日賬戶本利和為103870元。簡單說,10萬元即為103870元的一年期現值。

(五)公允價值(大家公認的公平金額)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

在各種會計要素計量屬性中,歷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資產或者負債過去的價值,而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以及公允價值通常反映的是資產或者負債的現時成本或者現時價值,是歷史成本相對應的計量屬性。

企業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和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

1.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2.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3.向投資者分配利潤。二 設定的賬戶 1.利潤分配 賬戶 利潤分配 賬戶,是用來核算企業利潤的分配 或虧損的彌補 和歷年分配 或彌補 後的積存餘額。該賬戶的借方登記按規定實際分配的利潤數,或年終時從 本年利潤 賬戶的貸方轉來的當年虧損總額 貸方登記年終時從...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6P

內部真題資料,考試必過,答案附後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 會計的概念 一 定義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乙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 會計的基本職能 核算和監督 一 會計核算,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會計核算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 計量 記錄和報告等...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

第一章總論 1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乙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2 會計按報告物件不同,分為財 國家 務會計 側重於外部 過去資訊 與管理會計 側重於內部 未來資訊 3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核算 基礎 和監督 質保 會計還有反映經濟狀況 監督經濟活動 控制經濟過程 分析經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