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建築觀察調研報告

2022-08-19 22:21:02 字數 1968 閱讀 7858

——三里屯建築群

我們選取的建築是色彩多樣的、給人視覺衝擊的現代化建築—三里屯建築群。

※建築背景

設計單位:oval歐華爾顧問公司

建設單位:太古地產

設計時間:2023年

竣工時間:2023年

建設地點:北京朝陽區三里屯北街

用地面積:北區2.46 萬m2;南區2.81萬m2

總建築面積:北區8.23 萬m2;南區9.06萬m2

※設計團隊

三里屯village為開放式結構,由19棟低密度的建築組成,多位國際名師集體設計而成。包括

the oval partnership﹝香港)

隈研吾﹝日本﹞

sako﹝日本﹞

lot-ek(美國) shop(美國)

※設計用途

三里屯village打造出乙個由19幢低密度建築布局而成的大型開放式購物街區。

顧客既可以在戶外空間隨心漫步,也可以享受室內餐飲和娛樂。格局開闊,花園、庭院和小巷點綴其間。當你漫步其中,總能找到新的去處,讓你親近自然的同時,體會到探遊的樂趣。

北京三里屯是個很出名的地方,這裡駐有數十個國家的使館,其餘的皆是民居。改革開放後,這裡的新元素當屬「酒吧」。從上世紀80 年代始。

短短10 年間,在3km 的範圍內,集中了北京市約70%的酒吧。可見這裡發展成乙個大型的現**物街區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歷史條件。

因為該建築的用途是大型購物廣場,所以建築整體成開放式,有開放的廣場,開放的樓群,相互連線,又各自獨立,可以讓人們在裡面隨心購物,創造了乙個良好的購物環境。

三里屯的的設計包括兩個要素,即「開放城區」和「開放建築」。

開放城區—具體來說,是將十多棟建築(主要是低層)組合起來,建築的高度和風格各異,因而形成不同的空間和視覺感受,但同時維持宜人的空間尺度;而許多通道、巷子、小徑和庭院,縱橫交錯環繞於其間,同時形成城市廣場。這種布局形成了人性化的城市空間。整個區域成為真正的「開放空間」,是公眾可自由穿行的「街區」,以便利人行交通;另一方面,人們通過逗留時可欣賞到區內的環境景觀和各種活動,使行程成為一種美好的體驗和感受。

開放建築—各商鋪的內外裝修可以順應需要而變化調整。這樣,一方面商戶獲得了一定的自由度和控制權,充分展現個性;另一方面,建築的內外觀豐富多變,增強環境形象的吸引力。

「可滲透」意味著街區的內部空間是可達的,街區是可以穿行的。而相比於以往將街區外圍封閉形成內向、單一化的大型建築綜合體的開發模式(如中庭式購物中心),僅留少量的出入口、公眾難於進出和穿越的做法,「可滲透」街區既便利了交通,也增加了與使用者的互動,加強了視覺上的連線感和穿透感,便於城市空間的解讀。

可以明顯的看出整個建築的理念類似於老北京胡同的設計,處處連線貫通、可達。若僅僅是高樓林立就落入俗套,但恰恰三里屯的建築設計,把現代融入傳統,把傳統運用到現代上,使兩者以一種自然、獨特的方式融合,乙個個低密度的建築以錯落的方式修建起來,人們走在這樣的購物街區裡面不感乏味。在廣場上又加以木頭、石頭和竹子這些自然材料的輔助,更增添了老北京的風味,平添了安逸舒適的環境。

處處有景,是對整個建築的最好形容。

對比三里屯四周的民居,這裡可算是「鶴立雞群」,一眼就可以看見三里屯的獨特建築,也許一下看去和周圍的建築格格不入,但是站在三里屯建築中,通過開放的小道處處可以看見周圍的景觀,好像這裡是個中心,把周圍的建築「召集」在一起,形成一體。

建築整體的風格是很時尚,現代,跳躍的。符合購物的場景。每乙個建築是由不同色系的色塊組合而成,豐富的色彩跳躍靈動,讓人眼前一亮,而且顏色的組合又讓每乙個建築相互呼應,成為整體。

而格仔的設計很時尚,不同的排列,巧妙的把建築連線在一起,不顯僵硬。

很多建築由通透明亮的玻璃建成,採光充足,又富含現代感。

走到建築內部會發現,各個建築之間的連線是開放式的,通過空中走廊的連線,把建築串在一起,體現了開放式建築的理念。並且內部也是相互貫通的,提供給購物者不同的選擇,交通流線是多樣的豐富的。但是,我認為不完美的地方恰恰也是交通流線的過多複雜,導致人們在內部不方便找到自己想去的空間,可能會走冤枉路。

三里屯的建築是很有特色,富含創意的。這種創意是前衛,是自然,是和諧。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簡介

拆分詞條 一 學校概況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 1985年至2002年曾更名為北京機械工程學院附屬中學 建於一九六三年。現學校規模為總校 分校兩址辦學,位於北京工人體育場北側,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學校建有實驗樓 科技樓 圖書樓三座附屬樓,有教學班35個,學生1360名。是朝陽區一所辦學裝置及質量均為上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