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 六 張旭醉書赤血酒「囍」字的由來

2022-08-12 19:03:05 字數 982 閱讀 5136

張旭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唐文宗曾向全國發出一道罕見的詔書,將他的草書與李白的詩歌和斐旻的劍舞封為「天下三絕」。

張旭曾做過蘇州府常熟縣令,當地的飽學之士、世族大家、商賈財主紛紛向他求字。張旭這人有個怪脾氣,凡是窮哥兒們找他寫點東西,棗胡拉板——一鋸(句)兒,從不收費。凡是有錢有勢的人求他,就是出**千兩,他也很少答應。

這天,張旭剛上堂,就有人擊鼓鳴冤。乙個清瘦的老頭上堂告狀,說鄰居家的小孩子偷吃了他家的杏,要求賠償一錢銀子。張旭心說,小孩子偷吃個杏能算啥大事?

也值得來告個狀?於是,就提起毛筆在宣紙上寫了一張簡單的判書——「以和為貴」。老頭手捧張旭的判書,如獲至寶,急匆匆地走了。

原來這老頭是東村的大財主李老滑裝扮的,他是個書畫收藏家,特別想收藏張旭的書法,可找了張旭幾次,張旭就是不見他,更別指望給他寫字了。李老滑躺在床上想了三天三夜,結果想出了這麼乙個絕招,沒想到真的求來了張旭的墨寶。他興沖沖地回到家把「以和為貴」4個字往堂屋上一掛,傻眼了!

為啥?字太小了,掛上去像張地契一樣。

第二天,李老滑又上堂擊鼓鳴冤了。張旭一看,又是昨天那個老頭,這回要告東鄰家的小孩偷吃他家地里的玉公尺。張旭把臉一沉說:

「昨天我給你寫的字你看到了嗎?」李老滑磕著頭說:「大人,小人是個近視眼,您寫的字太小了,小人看不見。

」張旭說那我再寫大點。李老滑難掩興奮,忙把早已準備好的宣紙呈上。這一下,引起了張旭的警覺:

這老頭會不會是騙取自己的墨寶呀?他思索了片刻,對李老滑說:「字是外表,關鍵在於心。

你心中只要常念鄰里之間以和為貴就好了。這字嘛,本官就不寫了。」李老滑一看張旭識破了他的詭計,不好再說什麼,就唯唯諾諾地退了下去。

其他想求字的人一看連詭計多端的李老滑都碰了一鼻子灰,就打了退堂鼓,張旭也落了個清閒。這天,雪后初晴,張旭帶著僕人趙六,到城外霧煙山上賞雪景。不知不覺天色已近晌午,張旭肚中開始咕咕地叫。

正飢餓間,忽然聞得前面一座小茅屋裡傳來陣陣酒香。茅屋前面挑著一面酒旗,旗上畫著個酒壺,卻沒有字,竟是個酒肆。張旭本來就嗜酒如命,人稱「酒仙」,聞到酒香後就再也邁不動腳步了。

民間傳說《珠海漁女》童話作文

相傳古代有位仙女被香爐灣美麗的風光迷住了,不願返回天上,決意下到凡間,盡享這人間美景。她扮成漁女,織網打魚,撈蚌採珠,心靈手巧,而且心地善良。她常常採靈芝草配上珍珠粉為漁民治病,深受漁民的愛戴。在勞動中,她結識了一位憨厚老實的漁民青年海鵬,兩情繾綣,朝夕相依。不幸的是,耿直的海鵬聽信了矮子的讒言,要...

民間傳說 七 九寨溝古爾邦節的由來

古時候,高高的雪山頂上,住著萬神之主 阿里強巴神王。神王沒有兒子,只有三個美麗聰明的女兒。神王的大女兒娥洛珠,長得很美,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走起路來,像在水上飄盪,唱起歌來,隔幾座大山都能聽到。她的武藝好得簡直沒法說,一箭能射穿天河,一箭能射落月亮。二女兒央金拉瑪,長得比鮮花還美。粉紅的鵝蛋臉上...

民間傳說三西湖的由來中秋月夜尋桂子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還是一大片乾涸的海灘。周圍幾十里內見不著一條小河,也找不到一條小溪。住在這裡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擔著水桶到老遠老遠的地方去挑水。他們光為這點點水就日愁夜愁,從來沒過上一天開心的日腳。老一輩人,有的就知道靈隱後山里有股清泉,因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擋住了流不出來。多少年來,曾經有好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