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澆帶不同規範的對比 膨脹加強帶

2022-06-18 09:18:05 字數 2578 閱讀 6311

jgj3-2002《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2.1.10條規定,當採用剛性防水方案時,同一建築的基礎應避免設定變形縫。

可沿基礎長度每隔30~40m留一道貫通頂板、底板及牆板的施工後澆縫,縫寬不宜小於800mm,且宜設定在柱距3等分的中間範圍內。後澆縫處底板及外牆宜採用附加防水層;後澆縫混凝土宜在其兩側混凝土澆灌完畢2個月後再進行澆灌,其強度等級應提高一級,且宜採用早強、補償收縮的混凝土。

jgj3-2010《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2.2.3條做了一些修改:

「高層建築地下室不宜設定變形縫。當地下室長度超過伸縮縫最大間距時,可考慮利用混凝土後期強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設定貫通頂板、底板及牆板的施工後澆帶。後澆帶可設定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間範圍內以及剪力牆附近,其方向宜與梁正交,沿豎向應在結構同跨內;底板及外牆的後澆帶宜增設附加防水層;後澆帶封閉時間宜之後45d以上,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宜提高一級,並宜採用無收縮混凝土,低溫入模。

」對比,可發現其要求不同。但主要精神類似。

jgj6-99《高層建築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範》6.6.2條規定,基礎長度超過40m時,宜設定施工縫,縫寬不宜小於80cm.

在施工縫處,鋼筋必須貫通。6.6.

3條規定,當主樓與裙房採用整體基礎,且主樓基礎與裙房基礎之間採用後澆帶時,後澆帶的處理方法應與施工縫相同。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8.1.3條規定,如有充分依據和可靠措施,本規範表中的伸縮縫最大間距可適當增大,混凝土澆築採用後澆帶分段施工。

gb50007-201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8.4.20條規定,對高層建築筏形基礎與裙房基礎之間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

當高層建築與相連的裙房之間不設定沉降縫時,宜在裙房一側設定後澆帶,當沉降實測值和計算確定的後期沉降差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進行後澆帶混凝土澆築。當高層建築基礎面積地基滿足地基承載力和變形要求時,後澆帶宜設在與高層建築相鄰裙房的第一跨內。當需要滿足高層建築地基承載力、降低高層建築沉降量、減小高層建築與裙房間的沉降差而增大高層建築基礎面積時,後澆帶可設在距主樓邊柱的第二跨內,此時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地基土質較均勻;

2、裙房結構剛度較好且基礎以上的地下室和裙房結構層數不小於兩層;

3、後澆帶一側與主樓連線的裙房基礎底板厚度與高層建築基礎底板厚度相同。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5.2.1條規定,後澆帶應設在受力和變形較小的部位,間距宜為30~60m,寬度宜為700~1000mm.

5.2.2條規定,後澆帶可做成平直縫,結構主筋不宜在縫中斷開,如必須斷開,則主筋搭接長度應大於45倍主筋直徑,並應按設計要求加設附加鋼筋。

5.2.4條對後澆帶的施工規定如下:

後澆帶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d後再施工,但高層建築的後澆帶應在結構頂板澆築混凝土14d後進行;後澆帶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得少於28d.

分割線綜上所述

1、後澆帶的設定應遵循「抗放兼備,以放為主」的設計原則。因為普通混凝土存在開裂問題,設定後澆縫的目的就是將大部分的約束應力釋放,然後用膨脹混凝土填縫以抗衡殘餘應力。

2、結構設計中由於考慮沉降原因而設計的後澆帶,在施工中應嚴格按設計圖紙留設;由於施工原因而需要設定後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留設的位置應經設計單位認可。

3、後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構築物後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後澆帶的寬度應考慮便於施工操作,並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一般寬度以700~1000mm為宜。

4、澆帶處的梁板受力鋼筋必須貫通,不許斷開。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鋼筋;如果跨度較大,可按規定斷開,在補齊混凝土前焊接好。

5、後澆帶在未澆注混凝土前不能將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則會導致梁板形成懸臂造成變形;施工後澆帶的位置宜選在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彎點附近,此位置彎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選在梁、板的中部,該位置雖彎矩大,但剪力很小。

6、後澆帶的斷面形式應考慮澆注混凝土後連線牢固,一般應避免留直縫。對於板,可留斜縫;對於梁及基礎,可留企口縫,可根據結構斷面情況確定。

7、混凝土澆築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築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模板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流失嚴重,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為保證混凝土密實,垂直施工縫處應採用鋼釺搗實。

8、澆築結構混凝土後垂直施工縫的處理對採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當混凝土達到初凝時,用壓力水沖洗,清除浮漿、碎片並使沖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時將鋼絲網片沖洗乾淨。混凝土終凝後將鋼絲網拆除,立即用高壓水再次沖洗施工縫表面;在後澆帶混凝土澆築前應清理表面。

9、後澆帶混凝土澆築不同型別後澆帶混凝土的澆築時間不同:伸縮後澆帶視先澆部分混凝土的收縮完成情況而定,一般為施工後60d;沉降後澆帶宜在建築物基本完成沉降後進行。在一些工程中,設計單位對後澆帶的保留時間有特殊要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澆築後澆帶混凝土;後澆帶混凝土必須採用無收縮混凝土可採用膨脹水泥配製,也可採用新增具有膨脹作用的外加劑和普通水泥配製,混凝土的強度應提高乙個等級,其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

10、板支撐對地下室較厚底板、大樑等屬大體積混凝土的後澆帶,兩側必須設定專用模板和支撐以防止混凝土漏漿而使後澆帶斷不開,對地下室有防水抗滲要求的還應留設止水帶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後澆帶處滲水。後澆帶保留的支撐,應保留至後澆帶混凝土澆築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後,方可逐層拆除。

關於膨脹加強帶,詳《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5.2.4條文說明以及《jgj_t178-2009_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實施指南。

後澆帶改膨脹加強帶施工方案

x住宅工程膨脹 加強帶施 工方案編制人職務 崗位 負責人職務 崗位 x x年xx月 x住宅工程位於道源路西側,縣前西街以北,目前剩餘4個樓號未施工,其中b 4 樓為22層,b 6 樓為25層,b b 商鋪為3層,b c 商鋪為3層。整個場地設人防工程和地下車庫。總建築面積為57959平方公尺 含地下...

膨脹加強帶與後澆帶有什麼區別加強帶

加強帶 當混凝土結構超長過多,單靠設定後澆帶不足發解決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問題時,可以考慮採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在適當位置設定膨脹加強帶。採用 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大伸縮縫最大間距,而且可以用膨脹加強帶取代部分施工後澆帶,從而實現混凝土的連續澆築即無縫施工。但應注意,採用膨脹加強帶取代部分施工...

後澆帶與加強帶的區別

一 後澆帶 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 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板 包括基礎底板 牆 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後澆帶是既可解決沉降差又可減少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