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經濟生活》易錯知識點集錦

2022-05-19 10:45:02 字數 3920 閱讀 7168

《經濟生活》易混知識點

1、供求與商品的**是相互影響的!供求影響**,**也影響供求(注意區分供給和需求)。

2、商品的使用價值沒有大小之別,只有優劣之別。

3、見到**只能從價值和供求方面尋求答案,不能從使用價值處想。日常生活中,優質優價、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等說明了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但優質優價(優質產品的**通常比較高)的商品,其**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質量(使用價值)好,而是其包含的價值量大,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比較多。

4、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單位時間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在商品生產中,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越小,而商品的價值總量不變。

5、勞動生產率(個別、社會)、勞動時間(個別、社會)與商品價值量(單位、總量)三者關係。

6、物價**不等於通貨膨脹。一般地說,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但不能說凡是物價**都是通貨膨脹。影響物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紙幣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紙幣發行過多,引起紙幣貶值,物價**。

②商品**與商品價值成正比,商品價值量增加,商品的****。

③**受供求關係影響,供不應求,****。

④政策性調整,國家的保護價、指導價等理順**關係的措施引起****。

⑤商品流通不暢,市場管理不善,亂收費、亂罰款,引起商品**的**。

可見,只有在物價**是因紙幣發行過多而引起的情況下,物價**才是通貨膨脹。

7、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是商品但其本質不是商品。

8、貨幣的二個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區別方法有二:是否需要真實的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需要真實的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不需要真實的貨幣。

關鍵詞不同: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的關鍵詞有買或賣等相關字眼,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的關鍵詞有與**相關的關鍵詞如**、定價、貴、賤、便宜。

9、紙幣只能執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職能,不能執行價值尺度、貯藏手段職能,因為必須要有價值的東西才能執行這兩個職能(現實的貨幣)。

10、國家有權發行紙幣,有權決定紙幣發行的數量、面值、但無權決定紙幣的購買力。(面值的紙幣代表多大價值由紙幣的發行量決定)。

紙幣的購買力是由國家決定的。紙幣的發行量取決於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但是在一定時期內發行多少人民幣、人民幣的面值大小、每種面值的人民幣發行多少由掌握著紙幣發行權的國家做出決定。每種人民幣代表多大的價值(購買力)是國家無法規定的。

購買力的變化與勞動生產率、供求關係、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等因素關係密切。

11、對待貨幣態度:既要反對拜金主義;又要反對鄙視金錢,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12、信用消費和超前消費的區別:是否從客觀實際出發,是否為生活所必須,是否量入為出,是否符合個人、家庭、社會當前的和長遠的利益。

13、正確的消費觀是既要反對超前消費;又要反對抑制消費,做到適度消費

15、我國的根本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公有制。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公有制。

17、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主體、主導與被支配的關係;但它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平等地進入法律、法規沒有禁入的行業與領域;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18、股份制(不是股份合作製)要作為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但不是所有國有企業都要實現股份制。判斷股份制企業性質的關鍵是看其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中,公有資產控股,企業就具有明顯的公有性,但不能說它是公有制經濟。

19、注意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既要有量的優勢,又要注重質的提高)與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的地位區別。

20、比較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依據:是否存在雇傭勞動、勞動生產率的高低。

21、比較股份****和有限責任公司:是否將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是否以發行**籌資。

25、適當的公民儲蓄利國利民,但公民儲蓄太多和太少於國於民都不好,一定的居民儲蓄存款是必要的。

①儲蓄存款增長的積極意義:當經濟增長過熱時,隨著利息率增加,吸收存款、限制貸款,因此,儲蓄增加會抑制通貨膨脹、抑制經濟的過熱、過快增長。

②當通貨緊縮、經濟增長放慢時,儲蓄增長會抑制經濟的增長。儲蓄資金增多,投資和消費資金就會相對減少,不利於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同時,會導致消費市場萎縮,消費品積壓,對企業生產的擴大和積累的實現造成不良影響,最終會影響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26、商業保險是建立在商業原則,不是自願原則基礎之上。

27、比較各種不同的投資方式:儲蓄、**、國債、商業保險(流通性、收益性、安全性)。認清各種投資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的規避風險,使資金保值增值。

28、銀行儲戶的利息收入**於銀行利潤

銀行利潤=貸款利息-存款利息-銀行費用。一般來說,銀行必須盈利,因此,銀行的貸款利息始終大於存款利息,也就是說,儲戶的存款利息只能最終**於銀行的貸款利息。對銀行而言,銀行利潤是不能包括儲戶的存款利息的,恰恰相反,要把存款利息減去才是銀行的利潤29、按勞分配屬於社會主義個人消費品的分配原則,其適用範圍是公有制經濟;公有制經濟以外的個人消費品分配形式不屬於按勞分配。

在公有制經濟中對勞動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從社會保障中取得的各種收入,也屬於非按勞分配。

。30、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和非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

社會主義性質分配:按勞分配。

非社會主義性質分配: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

31、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

合法的勞動收入:按勞分配、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

合法的非勞動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按技術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資訊要素分配。

32、把勞動收入等同於按勞分配收入:

勞動收入:合法的勞動收入:按勞分配、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

按勞分配:國家機關、公有制事業單位、公有制企業、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中的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收入)。

33、按生產要素分配只適用於非公有制經濟

按生產要素分配主要存在於非公有制經濟中,是非公有制經濟中的重要的分配方式。但隨著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公有制經濟中的分配方式也多樣化,如按資本、技術、資訊和按管理等生產要素分配都已出現在公有制經濟中,

34、公平不在於差距的大小,而在於差距是否合理。所謂「合理」就是差距既不能影響社會穩定,又能給人以鼓勵,促進效率。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一是公有制佔主體,一是共同富裕,二者缺一不可。

35、財政收入代表著一部分社會總供給,財政支出代表著一部分社會總需求,二者內容不可顛倒。

36、財政節餘並非越多越好,節餘過多,意味著財政資金的閒置和浪費。財政赤字也並非一定不好,只要適時適度,反而有利於經濟發展(通縮時期增加財政支出),但若赤字過大,就可能導致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引發通脹。

37、注意比較財政支出和財政直接的作用。關鍵在於能夠判斷具體事實體現了財政的哪一作用。

38、納稅人不一定是負稅人,但每個人都或間接地與納稅發生聯絡。

39、偷稅和騙稅手段相似,都採用欺騙手段,但偷稅指向應納稅款,騙稅指向稅收優惠。欠稅和抗稅手段不同,前者拖欠,後者以暴力或威脅,結果一樣,拒不繳稅。

40、依法納稅既包括自己要依法納稅,也包括要監督別人依法納稅。

41、不能認為擴大內需就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內需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不包括出口)兩個方面。擴大內需包括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和擴大國內投資需求。

42、引進外國的資金不是越多越好,引進外國的技術不是越先進越好,應注意「適用性」。

43、引進技術要從實際出發,以能夠消化、吸收、提高、創新為好。

44、我們現在的小康,不是全面的發達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45、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是抵禦經濟全球化衝擊的最有效方法。而不是閉關鎖國、盲目排外。

46、傾銷是國際**中一種不公平競爭手段。從表面上看,外國產品**低,進口國的消費者得到了實惠。但它直接打擊了進口國生產相似產品的產業,容易造成外國產品壟斷市場,實行壟斷**,獲得高額利潤,進口國的消費者仍是受害者。

專題複習經濟生活易錯知識點集錦

1 商品的基本屬性的易錯觀點 1 使用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是購買者的目的所在。注意 使用價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屬性 2 商品的質量越好,越高。注意 的基礎是價值,使用價值與價值量沒有直接關係 3 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一定有價值,有價值的東西必然有使用價值。注意 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 4 使用價值不...

《經濟生活》易錯知識點

高考專題複習 經濟生活 易錯知識點集錦 1 商品的基本屬性的易錯觀點 1 使用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是購買者的目的所在。注意 使用價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屬性 2 商品的質量越好,越高。注意 的基礎是價值,使用價值與價值量沒有直接關係 3 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一定有價值,有價值的東西必然有使用價值。注意 有使...

經濟生活易錯知識點

1 商品的基本屬性 的易錯觀點 1 使用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是購買者的目的所在。注意 使用價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屬性 2 商品的質量越好,越高。注意 的基礎是價值,使用價值與價值量沒有直接關係 3 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一定有價值,有價值的東西必然有使用價值。注意 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 4 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