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工程驗收施工管理報告

2022-03-22 18:04:56 字數 4089 閱讀 5576

一、工程概況

1、工程簡介

同心東部綜合供水專案上馬峰調蓄水池土建工程由堤壩土方工程、防滲砌護及壩頂構造、進水建築物、放水建築物等構築物組成。工程位於同心縣下馬關鎮上馬峰村,由四面圍成的堤壩形成調蓄水池,池底尺寸為255×256.01m,內邊坡鋪設混凝土預製板。

設計堤壩頂高程1706.50m,進水管道從東堤進入,其管道設計流量0.6m3/s。

出水有東支幹管和西支幹管,東支幹管設計流量1.5 m3/s,西支幹管的設計流量0.2 m3/s。

本蓄水池設計水位時設計容積為80萬m3。

調蓄水池工程由堤壩、進水、放水建築物等主要建築物組成。堤壩為碾壓式均質土壩。堤壩基礎為ii-ⅳ級自重濕陷性壤土,採用重夯處理,調蓄水池底部防滲部分採用素土翻夯1m和復合土工膜的處理方式。

堤壩頂寬取6.0m,路面採用碎石路面。迎水面和背水面壩坡採用不同邊坡設計,其中迎水面為1:3的邊坡,背水面採用1:2的邊坡。

堤壩坡面設計砌築80mm厚c15砼預製六稜板,其下鋪設0.4m厚砂礫石反濾層,200g/0.6mm/200g型兩布一膜復合土工膜。

池底底坎砼斷面尺寸為0.5×0.8m,壩面橫、豎隔條砼尺寸為0.

15×0.3m,預製板填縫無砂細石砼c20、f150、w4,壩頂鑲嵌路緣石。

進水溢流堰坡面採用c20,抗滲標號w4抗凍標號f150的砼。進水輸水管道規格為800mm的鋼管 ,承受的內水壓力為0.4mpa。

出水管道分為東支幹管取水口和西支幹管取水口兩部分。東支幹管取水口全長65公尺,共設1排直徑1.2公尺pccp管,每節1200×80×5000mm,管道設計流量1.

5m3/s。管床基礎為3:7灰土墊層,寬度為3.

4m,厚度為0.5m;灰土上部為mu20m7.5漿砌石,寬度2.

4m, 厚度為0.3m;管道底部為混凝土管座,共設砼截水環5個。出水管道上設有1個鎮墩,設有閥門井及電磁流量計井各一座。

西支幹管取水口全長65公尺,共設1排直徑0.5公尺pccp管,每節500×50×5000mm,管道設計流量0.2m3/s。

在填方斷面上,管床底部3:7灰土墊層寬2.7公尺,厚度為0.

5m。灰土上部為mu20m7.5漿砌石,寬度1.

7m, 厚度為0.3m,管道底部為混凝土管座,共設砼截水環5個。出水管道上設有1個鎮墩, 設有閥門井及電磁流量計井各一座。

2、工程參建單位

3、主要合同工程量

二、工程招投標

寧夏秦漢水利工程****通過投標資格預審後,參加建設單位組織進行的投標前的現場踏勘,2023年5月13日參加投標開標會,於2023年6月10日簽訂施工合同(合同名稱:同心東部綜合供水工程上馬峰調蓄水池土建工程合同檔案,合同編號txdbzhgs-2009-01/土建)。接到中標通知書後即組建同心東部綜合供水工程上馬峰調蓄水池土建工程專案部,承擔同心東部綜合供水工程上馬峰調蓄水池土建工程任務的施工。

同心東部綜合供水工程上馬峰調蓄水池土建工程的工期為2023年6月15日開工,2023年12月25日具備完工條件,總工期天。

三、施工總體布置

根據招標檔案提供的資料及現場踏勘了解的具體情況得知,本工程施工場地開闊、地形平坦,便於臨時設施的布置。

臨時設施布置原則是:靠近堤壩北側布置施工場地主要生產設施,在離生產設施場地外進場道路的適當位置布置生活區及辦公區,且兩布置點交通要接方便。

臨時設施及加工廠盡量靠近生產區,布置盡可能緊湊、合理、方便使用,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易於管理的原則進行,同時盡量避免工程施工的干擾和影響。

施工場地及生活場地均按照有關規範要求配置足夠的環保設施及消防設施。

水、電、施工臨時道路、施工照明等規劃做到統一化、標準化、規範化,充分體現文明施工與管理要求。

臨時設施盡可能布置於廢棄的荒地,以少占用田地,降低建設臨時設施的費用。

1、「滿足業主工期要求」的原則

必須滿足業主的工程形象進度及總體控制要求。

2、「調蓄水池堤壩土方開挖、基礎下部結構處理、進水建築物」優先施工的原則

根據工程特點盡早安排堤壩清基、基礎處理、進水建築物施工,進行各種資源配置即落實施工隊伍、機械裝置、各種工程材料提前進場,做好一切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保證按期完成施工任務。

3、主要專案的施工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施工準備階段。

施工準備階段開工日期為2023年6月15日~2023年6月19日,歷時5天。完成部分人員、裝置進場、場內施工道路及測量放線等工作。

第二階段:主體工程施工階段2023年6月20日~2023年12月18日

調蓄水池基礎土方開挖與處理:2023年6月20日~2023年11月6日。

池堤土方回填: 2023年8月5日~2023年9月30日。

蓄水池防滲: 2023年8月15日~2023年11月6日

迎水坡面工程: 2023年8月10日~2023年11月10日

混凝土板預製: 2023年7月1日~2023年8月25日。

進出水建築物: 2023年8月29日~2023年12月18日

池堤頂部工程: 2023年11月1日~2023年11月15日。

第三階段:現場清理、竣工驗收

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8日。

四、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測量的工作內容

1、根據施工總平面圖有關測繪資料,布設施工控制網。

2、堤壩開挖區,堤壩填築區原始地形圖,縱橫斷面圖測量,開挖輪廓及填築輪廓位置放樣。

3、中間計量測量,經現場監理複核、確認,報建設單位認可。

(二)、土方開挖的工作內容

採用從上至下全斷面整體水平分層開挖,逐步達到基礎面高程。按設計圖紙標準結構斷面,自原始地面高程1704m以下開挖3m,挖掘機開挖,自卸車拉運,人工配合修坡。控制引數:

坡面平整度±30mm,高程±20mm。

邊坡開挖按設計的坡度1:3進行,預留20cm土方人工進行修整。

(三)、基礎強夯

1、施工準備

(1)裝置準備

①.夯錘:夯錘底面為圓形。錘底面積宜按土的性質確定,錘底靜接地壓力值可取25~40kpa,對於細顆粒土錘底靜接地壓力宜取較小值。

夯錘的底面對稱設定若干個與其頂面貫通的排氣孔,孔徑可取250~300mm。

②.起重機械:選用起重能力20t 以上的履帶式起重機,滿足夯錘起吊重量和提公升高度的要求,設安全裝置,防止夯擊時臂杆後仰。

③.自動脫鉤裝置:要求有足夠強度,起吊時不產生滑鉤;脫鉤靈活,能保持夯錘平穩下落,掛鉤方便、迅速。

④.鏟車: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錨。

⑤.檢測裝置:有標準貫入度、靜力觸探或輕便觸探等裝置以及土工常規試驗儀器。

⑥.測量儀器見下表:

測量儀器配備清單

(2)勞動力準備

強夯施工過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機械作業為主,配備輔助人員。因此對勞動人員數量需求不是很大,單機單班勞動力如下:

每台機械配備起重司機1 名、起重工2 名;輔助工4 名。依次類推。

(3)技術準備

①.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設計圖紙對強夯的要求等技術資料。

②.結合場區內的具體情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③.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專業工種應進行短期專業技術培訓。

④.進行測量基準交底、複測及驗收工作。

2、操作流程

(1)作業條件

①.場地已整平,機械裝置進出場道路已修好。表面鬆散土層已經預壓。雨期施工周邊已挖好排水溝,防止場地表面積水。

②.現場積水已排除,滿足機械行走作業。

(2)工藝流程

強夯施工的目的和原則是合理利用場地的地質條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應用新技術、新裝置、新材料、新工藝,做到技術先進,確保質量、安全可靠,施工快速、經濟合理。通過強夯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壓縮變形量,滿足設計要求。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強夯施工工藝流程

3、施工引數的確定

強夯施工引數的確定依據是本工程場地的地質條件和具體工程要求確定。主要引數有:單點夯擊能、夯擊次數、夯擊間隔時間、夯點布置及夯距。

強夯施工前,在現場有代表性的場地上選取二個試驗區,進行試驗性強夯施工,以確定相應的施工引數。

單點夯擊能:3000kn·m。

夯擊次數:根據以往類似工程的實際施工經驗,本工程施工點夯2遍,滿夯1遍。

夯擊間隔時間:對砂性土,由於其透水性能好,夯擊時孔隙壓力消散快,可連續夯擊。對粘性土,間隔2周左右才能連續夯擊。

夯點布置及夯距:夯擊點按梅花形布置,夯點間距是5m。

單位工程驗收申請

新建武漢至黃石城際鐵路 嚴家湖特大橋單位工程驗收申請 dk29 681.260 dk37 052.375 中建股份武黃城際鐵路二標專案經理部 二 一二年七月十五日 嚴家湖特大橋單位工程驗收申請報告 由我單位承建的武黃城際鐵路嚴家湖特大橋主體工程已施工完畢,並通過自檢及蘭州交大武黃城際鐵路監理站的驗收...

單位工程驗收管理流程

2.7單位工程驗收資料管理流程 同一單位 子單位 工程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並驗收通過 第1個 同一單位 子單位 工程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並驗收通過 第2個 同一單位 子單位 工程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並驗收通過 第3個 同一單位 子單位 工程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並驗收通過 第n個 單位 子單位 工程完工 單位...

單位工程驗收意見表

竣工驗收整改完成報告 華美風景園二期a區一標段1 樓 提出問題 1 室內地坪個別處有起皮現象。整改情況 已將地坪個別起皮處修補完成。提出問題 2 窗戶密封膠有開口情況。整改情況 已將窗戶密封膠開口的全部清除重新打膠。提出問題 3 窗戶膠條個別節點處斷接。整改情況 已將窗戶膠條節點斷接處清除,更換新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