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計畫

2022-01-08 13:17:48 字數 581 閱讀 4570

一基本概況

三年級同學對品德的培養與教育有一定的認識,對生活的感知與認識也有一定的提高,為今後《品德與社會》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由於三年級同學年齡偏小對許多事物還不是太了解,仍要老師進一步引導。

二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的《品德與社會》仍是以形象生動的圖形為主,配以簡單的文字加以解說明,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容易理解。

本篇教材一共分為三個部分《說說我自己》、《我與家庭》、《我們的學校生活》都與學生的生活與實際密不可分,對學生初步認識社會、感知社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在本學期的主要目標有: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好品質。

3、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5、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問題,使之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使知識意義化價值化

五、方法與措施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主要讓學生以觀察**為主,在陳述**的過程中認識目的,同時還以遊戲和表演等多種方式的教學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計畫

為使本學期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更有成效,特制定計畫如下 一 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我將以本學期的品德與社會教學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理論和夢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

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計畫計畫

3 知道學校的組織機構,了解學校的發展變化,增強對學校的親切感,尊敬老師,尊重學校工作人員的勞動。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及周邊區域的平面圖和路線圖。4 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及其人們生活的關係,感受家鄉的變化與發展,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地圖上查詢本地 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

三年級上學期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品德與社會課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家庭 學校 家鄉 祖國 社會是他們生活的不同領域 社會環境 社會活動 社會關係等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