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2021-10-30 12:01:09 字數 3908 閱讀 9159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天體:恆星(可以發光)、行星、衛星、星雲、流星、彗星等。

2、天體系統定義:運動中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

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3、層次:總星系

河外星系

4、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是因為它與其他行星有共同特點:同向性(公轉方向自西向東);共面性;近圓性。

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

外部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穩定的太陽光照;

自身條件:適宜的大氣(原因是地球具有適中的體積和質量);

適宜的溫度(原因是日地距離適中,地球自轉公轉週期適當);

液態水;

7、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

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大氣,水、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為人們生產生活提供能量;

8、太陽的能量主要來自於核聚變,主要是4h he+ e

9、太陽大氣分層:自里向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10、太陽活動型別:對應大氣分層太陽黑子、耀斑、太陽風;

11、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誌、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12、太陽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陽活動的標誌;

1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產生「磁暴」現象;

在高偉地區產生極光;

與氣候或自然環境有一定的相關性。

14、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16:太陽直射點的光照圖:

a 春分日 (3月21日前後) 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b 夏至日 (6月22日前後)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極遞減;

c 秋分日(9月23日前後) 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d 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極遞減;

17、太陽直射點的軌跡圖:

18、晝夜產生的原因:地球是乙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

19、晝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自轉

20、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

21、晨昏線的判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的是晨線;

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是昏線;

22、地方時產生的原因:地球自轉;

同一時刻,不同經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時;經度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一小時。

即:同一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23、時區的劃分: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每隔乙個時區相差乙個小時(例如東八區和西五區差13個小時);每個時區**經線的經度是15的整數倍(例如東八區的**經線的經度是東經120度,是15度的整8倍);

24、區時:每個時區**經線的地方時是這個時區的區時(例如:東八區的區時就是東八區**經線東經120度上的地方時);

25、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規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轉;

26、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27、氣候上的四季:3、4、5月為春季; 6、7、8月為夏季;9、10、11月為秋季;12、1、2月為冬季;

28、天文上的四季:夏季為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季節,也是獲得太陽輻射量最多的季節;冬季為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的季節,也是獲得太陽輻射量最少的季節;

29、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 :**波(分為橫波和縱波)、橫波和縱波在地下33千公尺的莫霍介面處都增大,在地下2900千公尺的古登堡介面,橫波消失,縱波減小。

30、內部圈層劃分為:從裡向外依次為地殼、地幔、地核;

31、地殼與地幔之間是莫霍介面; 地幔和地核之間是古登堡介面;

32、 外部圈層有: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1、大氣的受熱過程:

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即:地面是近地面大氣最主要最直接的熱源;

2、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

5、風與等壓線之間的關係:垂直於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

6、大氣環流例項:海陸風(白天海風,夜間陸風);山谷風(白天谷風,夜間山風);城市風即使風從郊區吹向城市。

7、氣壓帶、風帶名稱及分布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8、全球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9、北半球冬夏季海陸氣壓中心分布及名稱:

亞歐大陸太平洋大西洋

七月亞洲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

一月亞洲高壓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

10、常見的天氣系統

11、全球變暖的成因:主要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增多。

危害:海平面上公升;影響農業生產;影響水迴圈;

對策:多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浪費,減少廢棄物排放,盡可能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植樹種草;防止森林火災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水迴圈的型別:海陸間迴圈、陸地內迴圈、海上內迴圈。

2 、海陸間迴圈的環節名稱: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

其中最容易受到人類影響的水環節是:地表徑流。

3、海陸間水迴圈最大的意義在於使陸地淡水不斷得到更新。

4、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

5、盛行風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

6、洋流按性質分為暖流和寒流。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

7、洋流的分布規律: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寒流有降溫減溼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形成漁場,上公升補償流處形成漁場。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紐芬蘭漁場——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和東格陵蘭寒流;秘魯漁場——秘魯寒流上公升補償流))

洋流對海洋航行的影響(順水或逆水)

有利於汙染物擴散,加快淨化速度,但擴大的汙染範圍。

9、人模擬較容易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10、乙個地區或乙個國家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徑流總量來衡量。

11、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夏秋多,冬春少。東多西少,北多南少。

12、水資源與人類社會:水資源的數量影響人類經濟活動規模:

水資源的質量影響人類經濟活動效益

13、合理利用水資源:開源和節流。

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

1、內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內部,只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所產生的熱能。

表現形式:地殼運動、變質作用、岩漿活動。

2、外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

表現形式: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

3、岩石圈的物質迴圈:

4、山地的形成主要是內力作用的結果,

5、褶皺包括背斜和向斜,岩層向上拱起是背斜,岩層向下彎曲是向斜。

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不少褶皺構造的背斜頂部因受到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擠壓,不易被侵蝕,反而成山嶺。

6、板塊內部,地殼活動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常發生**,火山活動。

全球兩大**帶,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帶、環太平洋火山**帶。

7、斷層——岩體相對上公升的為地壘(華山、廬山、泰山) 岩體相對下降的為地塹(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8、山地對交通運輸的影響:對交通方式的影響:山區公路優先

對交通線路的影響:地勢相對和緩的河谷或山間盆地

對交通線路延伸方向的影響:迂迴前進

9、河流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結果:河谷——流水侵蝕作用

洪積沖積平原——發育於山前;河漫灘——發育於河流中下游;三角洲——發育於河流入海口的海濱地區。

第五章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自然地理環境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

2、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3節地球的運動 一 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二 太陽直射點移動23 26 n 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如圖示 0 2.地球公轉過程中兩分兩至點的判斷 23 26 s 依據 看日地球心連線和赤道的位置關係 連線在赤道以北說明太陽直射23 26 n,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上的夏至點 連線在赤道以南說明太陽直射...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宇宙中地球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課本p3圖1.2 太陽系銀河系其他行星系總星系 總星系其他恆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 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課本p4圖1.4 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宇宙中地球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如恆星 行星 衛星 星雲 流星 彗星。2.天體系統 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3.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課本p3圖1.2 太陽系銀河系其他行星系總星系 總星系其他恆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