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2021-10-16 19:31:10 字數 4074 閱讀 7618

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天體:天體是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星光閃爍——恆星;恆星衛士——行星;行星衛士——衛星;輪廓模糊——星雲;一閃即逝——流星;拖著長尾——彗星;氣體和塵埃

● 天體系統:運動著的天體與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的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 天體系統的層次:

● 最高一級天體系統:總星系;最低一級天體系統:地月系。

● 宇宙包括總星系和人類未探測區域。

● 光年:計算天體間距離的單位。

二、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 運動特徵:方向同向性、軌道面共面性、軌道形狀近圓性

● 結構特徵:質量、體積、距離

● 局太陽由近到遠: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記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燒,用小行星帶隔開);金星距地球最近

● 分類(物理特徵):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自身條件:

● 有適宜的溫度——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因而有適宜的溫度

● 有液態水;——內部物質運動、距離適中

● 有適量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因而有適量的大氣

外部條件:1.安全的執行軌道2、穩定的太陽光照

第二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一、為地球提供能量:

● 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 太陽輻射是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內部的核聚變。

● 緯度差異熱量差異:緯度低,太陽輻射強,生物量多;反之。

●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1、生物的生成(光、熱資源)2、促進水、大氣的運動3、生產生活:太陽能、煤、石油

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

● 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分為:日冕(最外層)、色球、光球(太陽表面、最亮)。

● 太陽活動的主要標誌:太陽黑子(週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標誌,它是太陽活動最強烈的顯示。

● 太陽風在日冕層;太陽風暴發生於太陽表面。

● 太陽活動的三大影響:

(1)太陽電磁波擾動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2)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電磁場產生磁暴

(3)帶電粒子流進入大氣層產生極光。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 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p15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 地球自**

● 繞轉中心:地軸(它的北端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 地球真正的自轉週期:恆星日(23時56分4秒),360°

另一週期是:太陽日(24小時),360°59』

● 自轉方向:從北極上看地球自轉是逆時針,南極上看是順時針。p13

● 角速度:除南北兩極點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為15°/h。p14

● 線速度:赤道最大(1670㎞∕h),向兩極逐漸減小,兩極線速度為0

● 地球公**

● 繞轉中心:太陽

● 週期: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真正週期)

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太陽週期)

● 公轉軌道:橢圓形

近日點(1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大),遠日點(7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點在遠日點附近,冬至日點在近日點附近。

● 黃赤交角(23°26』):黃道面+赤道面

● 地球運動的意義:

● 自**產生晝夜更替、地方時、地轉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

● 公**季節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晝夜長短變化)、五帶的形成

地球公轉和自轉產生:黃赤交角(23°26』)

● 地球運動的計算:

● 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其太陽高度為0。

晨線:由夜變為晝。 昏線:由晝變為夜

● 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相鄰兩個時區相差1小時

● 解題的三個方法:

● 求時區:時區序號=已知經度/15°,餘數<7.5則整數為時區序號;餘數》7.5則整數+1為時區序號

● 兩個時區之差:同區相減,異區相加

● 「東加西減」:所求點在已知點以東用「+」,以西用「—」(東早西晚)

● 光照圖的判讀

● 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檢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 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26』

● 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每1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 判斷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 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

● 太陽直射點所在經度的地方時為:12:00

● 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 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 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 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 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 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係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範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 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 日界線:原則以180°經線作為日界線,不過有些曲折。

從東十二區進入西十二區減一天;從西十二區進入東十二區加一天。(西增東退)

● 太陽直射點南北移**:p16

● 解晝夜長短的三個方法:

● 求某地晝夜長短:過該點作緯線或緯線圈,白天佔的部分多的就是晝長夜短,反之

● 某地晝長2 x,則日出為12:00—x,日落為:12:+x

● 春秋分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全球各地晝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題突破點,赤道終年晝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 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比較

● 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 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

● 晝夜長短的分布:

● 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

哪個半球晝長夜短

● 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

移動,這個半球的晝

就漸長。

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 地球的內部圈層

● **波:當**發生時,地下岩層受到強烈的衝擊會產生彈性震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即**波。

特性:縱波:速度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

橫波:能量大,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 **波在地下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而某些地區一定深度處,**波有明顯的突變,這種波速發生突變處的層面叫不連續面。

莫霍介面

古登堡介面

● 地殼:地面以下,莫霍介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組成。大陸部分的平均厚度為 33km

● 地幔:莫霍介面以下,古登堡介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乙個物質呈融熔狀態的軟流層,一般認為軟流層是岩漿和**的發源地。

● 岩石圈:軟流層以上部分,物質由岩石組成。包含地殼。

●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態(因為橫波不能通過),核心為固態。

● 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練習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知識點檢測 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層次 2.八大行星的公轉特徵 繞日公轉的方向具有 均為公轉的軌道面具有公轉的軌道形狀具有 3.八大行星中,屬於類地行星的是屬於巨行星的是 天王星和海王星屬於小行星帶位於軌道和軌道之間。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太陽處於壯年期,八大行...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識點

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 要點梳理 1 天體是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是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統稱。天體分為自然天體和人造天體,正在太空執行的人造衛星 宇宙飛船 太空梭和天空實驗室等稱人造天體。天體的型別 衛星 質量小,不發光 彗星 呈雲霧狀獨特的外貌 流星體 數量眾多,大小不一 星際物質 極其稀薄。2 天體...

初一地理第一章知識點歸納

初一地理 第一章知識點歸納 9.15 一 地球的形狀 1 地球的形狀 2 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天圓地方 3 地球的平均半徑最大周長約表面積 4 在海邊看到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再看到 5 仿照地球的形狀,並按一定把它製作出 二 緯線和經線 1 緯線和緯度 1 緯線特點 形狀長度指示方向。4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