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裡的牆》中那些經典的句子

2021-09-26 10:23:41 字數 4973 閱讀 4813

拆掉思維裡的牆

第一章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隸

如果我們沒有內在安全感,但是內心有迫切被需要,我們只好慢慢地轉向外界,尋求外部的寄託。這讓我們的自信完全被摧毀,恐懼開始滋生,因為我們的潛意識深深知道:外物是無法完全掌控的,而我們又無比依賴這些東西。

這種想法讓我們活在雙重的煎熬當中:不相信自己,又隨時害怕失去。我們終將被奴役,成為安全感的奴隸。

要記住安全感不是拿回來的,而是給回來的

那些關在自己的心房裡,整天盤算別人的人;那些躲在自己小窩裡,整天等待搭救的人;那些躺在優厚物質條件之上,惶恐地擔心失去的人;那些內心沒有安全感的人,你們能做些什麼?

如果你真的是乙個沒有安全感的人,你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懼的地方,無條件的去支援乙個人、一些人、一群人。支援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遠不會失敗。

第二章讓有趣的生命撲面而來

有趣之人,生命也開始對你感興趣,當乙個人對自己的生命開始用「不感興趣」來搪塞時,生命也就開始對他不感興趣了。生命就好像鏡子一樣,「有趣之人」對生活保持著極高的的投入度,全力擁抱,生活也全力擁抱他。「無趣之人」用「沒興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絕,所以生命也躲開他。

帶著關愛而不是期待地投入生活,你會發現能力與樂趣接踵而來。努力尋找那些不能夠被滿足的深層興趣,比如愛、成長、超越自己、快樂、助人、寧靜……它們會讓你幸福一輩子。

第三章心智模式決定我們的命運

人們寧願自我欺騙,也不願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騙的。因為他活在自己的「思維之牆」當中。

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我們給自己搭建了乙個幻想世界,然後在現實中讓這個幻想慢慢實現。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與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心智模式。人們總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其實優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其實努力付出不一定就有回報,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錯誤的努力比不努力還要可怕。

第四章成功學不能學

成功永遠是小概率事件,堅持不等於成功,堅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而放棄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如果我們要成功,我們既需要勇於堅持,也需要勇於放棄。堅持或放棄都是達成目標背後價值的手段,看清楚你成功背後的東西才是最關鍵的。

我們堅持的是結果,而放棄的是方式。

當我們真正開始實踐,準備向成功邁進時,我們才會發現很多東西是無法模仿的,這就是生活的邏輯。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只依靠從眾而成功,真正的成功學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講任何話都是對的。

人生真正的目標其實就是那些你不會隨著外界環境改變而改變的的目標。

第五章如何找到熱衷一生的事業

如果你只是確定能夠中獎才去買彩票,上帝也幫不到你。同樣道理,如果你只有確定了乙個所謂的終身事業才開始投入,你永遠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嘗試總是冒險的,而不嘗試是最大的冒險。

職業選擇最好的方式就是你需要一見鐘情很多人,兩情相悅一些人,然後才能白頭偕老乙個人。為了讓我們不會總是陷入「後來」模式,就是在進入未知領域的時候,給自己乙個不做選擇、觀察的空間和底線,在這之前,不要做選擇的決定,一旦過了這個底線,就大膽的開始選擇。這就是最好的「選擇」模式。

其實你的天賦和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就是你的職業之所在。天賦在慢慢增長,社會需求在不斷變化,你的最佳職業也在不斷地變化。

你的時間需要規劃,但永遠不要百分之百的規劃它。如果那樣的話,你會扼殺自己創造力性的衝動。

如果說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是探照燈。你永遠只能看到你所在之處的一百公尺處,而一百公尺開外的地方到底怎麼樣你並不清楚。你能聽到很多傳奇和故事,但是無法做確定的計畫。

在你的視野範圍之內,你需要精細的規劃;而在你聽說範圍之內,你需要大方向的規劃,而在那些你連聽到都沒有聽到過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

在我們進入社會的時候,我們通過能力來競爭,知識多沒用,關鍵是能用出來。人到了30歲以後,主要是資源的競爭,力量再大,能力再強,也需要看到自己的極限。

一件事情的價值,不取決於現在判斷的價值,而取決於在未來情況中的價值,這就是未來價值。決定我們十年後成就的完全不是工作的起點,而是工作的平台、發展機會或者眼界。

要記住早失敗比晚失敗好,晚成功比早成功強。

第六章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每乙個人都希望擁有快樂、幸福的生活,也希望遠離不開心、令人沮喪的事情。但是這一切是誰在把握呢?是生活,還是自己?是誰在讓你不快樂?

有些人認為改變外界環境就能改變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金錢,從一地方換到另乙個地方,從乙個人換到另乙個人,卻從沒有更加幸福過。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拆除自己內心的痛苦按鈕,成為乙個自我掌控的人。還有一些人的心智模式是:

不管外界怎麼樣,我都有能力對自己的狀況負責。

一種是受害者模式,一種是掌控者模式,受害者生活在讓自己舒服的自憐狀態,卻失去了掌控生活的機會和可能性。掌控者則需要面臨一些壓力和面子問題,卻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而這兩種心智模式無法相容,你只能選擇乙個:當我們安裝乙個受害者模式時,我們就只能看到那些讓我們覺得無力掌控的受害者故事,我們也傾向於活得更加受害。如果你安裝了乙個掌控者模式,你就能看到掌控者應該看到的東西,但也必須面對掌控者所需要的壓力。

你願意堅強地掌控,還是願意自憐地受害呢?

受害者總是深深堅信,自己快樂與否、成功與否掌握在他人手中,其實對生活屈服的有很多種,最可怕的就是那種喜歡被奴役的。因此我們要拒絕受害,掌控你的生命。

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就越會意識到,世界的本質其實就是不公平。而我們追求公平恰恰說明世界是不公平的。如果這個世界到處都是不公平,你可以找到乙個自己能夠忍受的不公平方式或者能夠忍受的程度,然後快樂地等待下去。

學會如何面對不公平,遠遠比學會如何評價不公平重要。其實不公平是我們生命中的契機,是生命提供給我們,讓自己和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領導機會。

小人物也能有大掌控。面對不公平,無聊的人抱怨、懦弱的人受害、聰明的人跟隨、清高的人躲避,而勇敢而智慧型的人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變,掌控我們這個世界。我尊重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不公平的人,乙個人面對不公平的態度,最能反映他的品德。

雖然掌控很難,但是很值得。

第七章幸福是一種轉換力

你活在父母的劇本裡嗎?父母為孩子苦心寫好一場生命的劇本,仔細打磨,多方求證,打理好所有演出成功所需的明暗規則,只等待孩子戴著面具,上場表演他們寫好的劇本,等待他們在看台下的掌聲。孩子們帶著怨氣表演,最後無法掩飾內心的難過,摔面具罷演。

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為你的堅持,卻讓別人進來布置。但你不要忘了,在裡面住一輩子的還是你啊。因為你的懦弱、你的無主見,你會讓整個家庭陷入我很不爽——父母不爽的狀態,其實我們有更好的選擇。

讓你父母停止質疑的最佳方式,就是盡快開始你的行動,然後用事實證明給他們看。而等到那一天,這個模式就變成了我很爽——父母也爽的狀態。而最有諷刺意味的是,你會發現唯一能讓他們爽的的方式往往是:

先讓他們不爽。

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套系統,社會系統(男人)負責滿足外界要求,而自我系統(女人)負責滿足內心需求。社會的你其實不喜歡成功,你喜歡的其實是比別人成功。而自我的你其實也不喜歡成功,你喜歡的是成功的過程與希望。

如果你覺得你的生活出了問題,也許並不是你賺得不夠多,名聲不夠大,而恰恰是因為你缺乏一種把物質轉化為幸福的能力。對幸福來說,成功就是越來越近。你可以按照社會設定的方式去工作、設定好的方式去競爭、設定好的方式去交換,但是一定不能按照社會設定好的方式去幸福,否則,你就徹底廢了。

我們需要做自己,而不是演自己。

第八章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嘗試

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to 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來等待的,而是用來穿越的,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選擇就是行動起來,穿越過去。與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動中綻放。死是一件始終會到來的事情,是一件無論你做什麼也不會錯過的事情,那又何必那麼著急呢?

反正不會有更大的損失了,說不定活下去還會有額外的收穫呢!不活白不活!這是史鐵生在雙腿癱瘓領悟到的。

穿越也許會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永久損失。尼爾菲奧曾經寫道:我們真正的痛苦,來自於因為耽誤而產生的持續的焦慮,來自於因為最後時刻所完成專案質量之低劣而產生的負罪感,還來自於因為失去人生中許多機會而產生的深深的悔恨。

只有那種不可抑制想開始的開始,才是有結果的開始,而那種能夠等待幾次就沒有了的開始,基本上屬於衝動。你在激動情況下做出來的決定,根本不足以讓你堅持下去。在每個開始中都有過去,在每個過去中,都有開始。

如果你沒有乙個好的開始,不妨試試看乙個壞的開始吧。因為你個壞的開始,總比沒有開始強。而完美的開始,則永遠不會來到。

如果說乙個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那麼壞的開始至少等於成功的三分之一。

第九章成長為自己的樣子——給殘酷世界的溫暖規劃

**是來自統一規定的,每乙個小體系都有自己的規定,而價值是來自內心的感受,每乙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系統,價值讓人感到生活的意義,讓人活得幸福。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讓「**」幫我們做了「價值」的判斷。偶爾停下來走入屬於自己的小道,享受與眾不同的生活。

偶爾停下來想一想:這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我要的到底是什麼?

你所追求的真的是你需要的嗎?

錢會讓你幸福,錢也會讓你失落,但是記得:工作不是用錢來算得。我們不能用錢來代表成就,用**來代表愛情,用秤來稱感情,生活的幸福被你毀滅,理所當然。

幸福感不是用來講的,是用心來感受的,「想知道乙個人缺什麼,就看他努力秀什麼」。

我們無從測出來自己到底是什麼性格的,我們往往願意通過專業測評來了解自己,卻很少有人知道,對自己最專業的人,其實是自己的內心——它擁有最強大的行為資料,而且如果你認真聽,它了解自己的每乙個想法。

我們要不斷地向自己的生命發問,到底希望自己成長為什麼樣子,或者說這個世界會因為我們有什麼改變?

別用生命點燃別人眼中的光環。我們需要真正享受作為乙個獨特的自我的快樂,我們應該受到自我實現的快樂,享受到對方存在的快樂而不是競爭。

給殘酷的世界乙個溫暖的規劃。第

一、使自我、家庭與團體和職業相平衡,作為家庭成員的你,可以不上班,但你不可以不工作,更不能沒有朋友圈。第

二、莫當漏斗人,愛不是給出去的,而是溢位來的。只有充滿自己的心靈,然後還溢位來的才是愛,如果你是漏斗人,想讓身邊的人快樂,那就快讓自己快樂起來吧。第

三、在三個時間減少工作,結婚前兩年,需要先建立好你的二人系統,而不是急著生孩子;孩子0——3歲、14——18歲,在這兩個三年內好好陪你的孩子,讓他有乙個良好的性格養成期和世界觀養成期;父母親70歲以後,每年專門空出幾天去陪陪你們的父母,不要等到接到病危通知時帶著負罪感去看他們,這樣你會換來一輩子的寧靜。

經典語錄 拆掉思維裡的牆

拆掉思維裡的牆 讀書筆記 職業發展的五項核心能力 化繁為簡 系統化 與人溝通的能力 創造力和好的心態。職業規劃中的 法 是乙個人做事的態度和方法,這個會隨外界的變化和事件的發展慢慢變化。職業規劃中的 術 是具體的操作實踐的方法。這個隨著職位的變動是不斷變化的。waiting for life is ...

讀《拆掉思維裡的牆》有感

拿到古典的 拆掉思維裡的牆 的時候,非常感動的,這是第一本憑著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書,這也是領導對我工作的肯定。畢業四年多了,現在也算基本穩定了,之所以這麼說,倒不是因為自己沒有進取心,只是覺得現在的工作跟生活讓人很舒心,大家可以一起快樂的工作。每天忙忙碌碌的跑來跑去,有的時候雖然的覺得很累,偶爾病了,...

讀《拆掉思維裡的牆》有感

我們每個人的思維裡都有一堵牆,我們就是因為活在這堵牆裡,走不出那個自己。這本書是由古典老師寫的,他曾經在新東方擔任老師,但是最後他選擇離開新東方,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當一名人生導師,指引更多的人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這是新東方的格言。我覺得我們無論處於何種境況下,都要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