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思想匯報大全 987

2021-09-06 09:20:50 字數 1562 閱讀 1132

「八榮八恥」首先涉及的就是人生觀問題。哲學就是關於人生觀的學問。因此,******提出的「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的道德觀,就是從人生觀的高度提出的。

換言之,為祖國、為人民而活著,屬於高尚道德,是正確的人生觀。反之,為自己活著,屬於低劣的道德、錯誤的人生觀。前者是光明的,應該大樹特樹,後者是可恥的,理應受到社會的譴責和良心的責備。

這道理比較簡單,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做起來是非常難的,即使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學者,也未必全都做好,功勳蓋世的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前功盡棄,也不勝列舉。所以,古今中外的哲學家、文學家,對人生觀的討論,是一直沒有休止的。

人為什麼活著、為什麼**人生觀的問題,首先是人的自然性決定的。19世紀英國偉大的哲學家說過: 如果乙個人只知道吃飯、穿衣……,那和遊在水中的魚對它周圍的水一無所知又有什麼兩樣呢。

這話的含義很明白,人是具有高階思維的,能夠創造勞動工具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高階動物,如果人一旦失去了這一屬性,將無異於其它動物。

人為誰活著才有意義,是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乙個人生下來要由父母供養,吃、穿、住、行都需要物質。而物質的生產是有各行各業的人組成的,這就不可避免地要與周圍的人發生聯絡,這種聯絡就是政治經濟學中的生產關係。

任何乙個人都不可能超越這種關係,不可能乙個人孤零零地活著,否則,他一天都活不下去。人活著不光有物質需求,還有精神需求。寂寞了到街上、公園逛逛是精神需求;苦悶了找朋友談談心,找情人說說愛,是尋找感情慰籍,是感情需求;如果遇到災荒、戰亂要由軍隊保家衛國,呵護自己與親人的安寧,是一種安全需求。

就連出門坐車或與他人發生口角、經濟糾紛等,都要求助公安、派出所和法院。可見,每個人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時代繁衍生息的祖國,每時每刻都需要相互依存的人民。每個人都有回報祖國、回報人民的社會義務。

所以,******主席提出的"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要求人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觀,是國民的基本道德準則,否則就是不道德的。

「八榮八恥」的基本道德準則是積中華民族美德而大成的。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儒家的奠基人孔子就提出「克己復禮」,即克制自己的私慾,恢復周朝的大禮。如果我們先不去考慮他時代的侷限性和階級的侷限性,其所包含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的精神應該被提倡。

同理,春秋末

期,儒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孟子提出「於民憂者民亦樂其憂,樂民樂者民亦樂其樂」,多次在文章中闡述了他一貫主張「與民同樂」的思想。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也就要求執政者服務人民。孔子主張「仁」,孟子主張「義」,仁義二字,就是我國封建道德的基礎。

孟子還認為人皆有廉恥之心,也就是榮辱觀。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報仁少卿書》中說「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為了繼承父志,在遭受酷刑的大恥之後,仍然忍辱負重,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

這種為國為民的行為,被傳為歷史佳話。宋朝偉大的散文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都是在倡導愛國愛民的思想。

直到現在民間還流傳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大義滅親」等俗語。這些文化積澱成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經過我國歷史上許多愛國英雄和勞動人民實踐了的。人們一提起愛國二字,就會自然地聯想起岳飛、文天祥等人的名字,更會聯想起花木蘭從軍、穆桂英掛帥的戲劇故事,這就是明證。

入黨思想匯報大全318

敬愛的黨組織 為人民服務,這是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歷史上出現過無數為民請命 為民謀福利的人,辛棄疾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始終心繫國家命運 曹植 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魯迅先生 俯首甘為孺子牛 到了當代,人民的好幹部牛玉儒 人民的好公安局長任長霞等英雄模範 人民公僕數不勝數。他們在這個人們...

入黨思想匯報大全321

敬愛的黨組織 今天是 三八 國際勞動婦女節100周年。面對我國民主的巨大進步,我深深感到的祖國的凝聚力,我國的女性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社會角色,身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想寫一點我的看法。在我國和世界文明發展史上,婦女都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推動歷史進步的一支偉大力量。我國婦女歷來具有自強自立 勤勞勇...

入黨思想匯報大全446

敬愛的黨組織 我們黨成立80多年的歷史證明,堅持黨的宗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標誌和基本要求。忘記黨的宗旨,就會背離黨的性質。人心向背是革命勝敗的決定因素。黨為人民服務得越好,人民群眾就會擁護她。黨的吸引力,凝聚力,號召力就越大。反之,就會失去人民群眾的擁護。不同的年代,我們的黨內都湧現出了一大批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