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監測管理制度

2021-06-08 06:24:53 字數 3353 閱讀 6658

目錄1 總則 2

2 準備工作 2

3 測量複核 3

4 協調施工與監測工作 3

5 資料採集點的保護及監測物件的檢視 3

6 監測資料的採集和整理 3

7 建立監測專業組 4

8 沉降監測的基本要求 5

9 監測的質量控制 5

10 監測資料管理 7

11 獎罰制度 7

監測管理制度

1. 總則

為加強工程測量管理,保證工程質量,提高施工安全係數,加快施工進度,使工程測量規範化,制度化,防止測量事故發生,更好地為工程建設服務,根據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監測工作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環節,是工程技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的重要技術基礎工作,又為施工和運營安全提供必要的資料和技術依據,搞好監測工作,提高監測成果統計分析水平,是防止突發事故發生,確保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單位在保持測量隊伍相對穩定的同時,必須加強測量人員的知識更新,不斷提高測量人員的技術素質。盡可能採用先進的儀器裝置,使工程監測工作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

監測工作是一項需要集體協作完成的工作,是一項可**分析的工作,更是一門學科,乙個領域,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專案測量人員要嚴格執行本制度,為打造精品工程盡職盡責。

2. 準備工作

① 儀器校驗,對進場的監測儀器進行校驗,並形成清晰的記錄,保證儀器工作狀態良好,保持儀器的自檢頻率,形成儀器自檢臺帳。

② 交樁複測高程點,在設計院交樁完成後,由測量組長組織高程控制點的複測,嚴格按照二等水準的測量技術指標進行施測。

③ 加密水準基點,在完成交樁複測後根據施工環境實際情況布設水準基點,水準基點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布設確定其高程資料,並定期複測水準基點高程。

3. 測量複核

① 外業複核,在進行外業資料採集時要求主測人和記錄人相互念一次讀數和記錄資料,進行沉降資料採集時要攜帶上次測量資料對照點位資料完成觀測,觀測方法利用基點附和線路或閉合線路,超出閉合差限值要重新觀測。

② 內業複核,凡有計算資料的過程需要兩人各演算一次,保留演算過程,結果一致後方可進行資料統計上報。

4. 協調施工與監測工作

妥善協調好施工與監測的關係,將觀測裝置的埋設計畫列入工程施工精度控制計畫中。即使提供工作面, 創造條件保證監測埋設工作的正常進行。在施工過程中教育全體施工人員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一切觀測裝置、觀測測點和電纜受到機械或人為的破壞,如有損壞,按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並詳細作出記錄備查。

5. 資料採集點的保護及監測物件的檢視

資料採集前要對觀測物件進行檢視,排**留影像資料,要有固定人員定期對周圍沉降點進行檢視,保證觀測點穩定。一經發現異常或者點位有破壞立刻報告上級領導,確定補救方案。

6. 監測資料的採集和整理

①監測資料主要包括監測方案、監測資料、監測報表、監測報告、監測工作聯絡單、監測會議紀要。

②採用專用的**記錄資料,保留原始資料,並按要求簽字、計算、複核。監測固定觀測人員、路線和觀測方式。首次進行觀測,一般取2~3次平均值作為初始值。

③根據不同原理的儀器和不同的採集方法,採取相應的檢查和簽訂手段,包括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定期檢查維護監測系統,加強上崗人員的培訓工作等內容。

④誤差產生的原因和檢測方法:誤差產生主要有系統、過失、偶然誤差等,對測量產生的誤差採用對比檢測,統計檢測等方法進行檢驗。

⑤檢測結果分析,處理:對檢測資料及時進行處理和反饋,**圍護結構與基坑的穩定性,提出施工引數的調整意見,確保工程的順利施工。監測工程應分段、分工序對量測監控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

a、資料處理:將原有的資料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用頻率分布的形式把資料分布情況顯示出來,進行資料的數值特徵值計算,捨掉離群資料。

b、曲線擬合:根據各監測項的選用對應的反映資料變化規律和趨勢的函式表示式,擬和曲線,對現場量測資料及時繪製對應的位移—時間曲線或圖表,當位移—時間曲線趨平緩時,進行資料處理或回歸分析,以推算最終位移和掌握位移變化規律。

c、通過監測資料分析,掌握土體、圍護結構受力的變化規律,確認和修改有關設計引數。

7. 建立監測專業組

建立專業監測小組,以專案總工程師為直接領導,由具備豐富施工經驗、監測經驗及由結構受力計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除及時收集、整理各項監測資料外,尚需對這些資料進行計算分析對比。

監測小組職責分工見下表:

8. 沉降監測的基本要求

①觀測前對所用的水準儀和水準尺按有關規定進行校驗,並作好記錄,在使用過程中不隨意更換。

②首次進行觀測,即初始值採集必須在施工前一周前取得,應適當增加測回數,一般取2~3次的資料作為初始值。

③固定觀測人員、觀測線路和觀測方式。

④定期進行水準點校核、測點檢查和儀器的校驗,確保量測資料的準確性和連續性。

⑤記錄每次測量時的氣象情況、施工進度和現場工況,以供監測資料分析時參考。

9. 監測的質量控制

①初期控制

在施工前,根據總的施工設計方案,通過現場勘察,確定測試儀器、布置位置、數量及深度。根據總的施工順序和進度計畫,初步確定測點布置順序。

②施工控制

在儀器安裝埋設的全過程中,必須對儀器、感測器和裝置等進行連續的檢驗,以確保他們的質量的穩定性,並作好如下記錄:

儀器的種類、型號、編號和說明;

測試元件布置的位置及編號;

測試點布置日期;

測試時的氣候狀況;

安裝和測試時周圍施工狀況;

安裝期間的除錯及多次測試取初始資料。

③監測控制

監測階段,作好資料採集記錄和資訊反饋,儀器的維護和標定。根據規定的採集頻率,滿足系統在時間上的連續性要求,以儀器的精度和準確度為標準檢驗或判斷資料的偏差是否正常。所有監測工作均應考慮和施工穿插進行。

觀測時間應盡量避開白天客流量、車流量大的時間(必須和施工同時進行的除外)。

④監測控制標準和預警值

10. 監測資料管理

① 原始測量資料管理

外業測量必須填寫《測量日誌》。《測量日誌》必須記註清晰,無塗改。各種草圖,示意圖清楚準確,專案齊全,簽署完善。

一切原始測量記錄和記事專案,必須在現場用2h~4h鉛筆記註,根據測量規範的要求進行測量和記錄,不得事後憑回憶補記。測量資料記錄前,記錄員應將觀測員讀出的資料「回讀」,以資核實。

測量記錄宜使用固定頁碼的專用手薄或國家測繪出版社出版的各種測量手薄記錄,並要填列頁碼,註明觀測者、記錄者、天氣、使用的儀器名稱、編號、觀測日期、觀測時間等。因超限劃去的觀測記錄應註明原因,不得塗改和撕毀。

測量工作完成後,原始測量資料應收集齊全,並按測量專案分類,由完成測量工作的單位指定專人負責保管。

② 內業資料管理

測量的內業資料,必須收集齊全,及時整理,並按用途、工程專案分類登記,由完成測量工作的單位指定專人保管。

11. 獎罰制度

安全監測管理制度

一 安全監測裝置的安裝 1 監控主機的安裝 監控主機和傳輸介面與地面機房的關聯裝置,由通風區安裝。2 甲烷斷電儀的安裝 1 採煤工作面的安裝有通風區負責,並寫出監控裝置安裝措施,使用單位提出申請單,負責供電源和接控制線。在挪配電點時,由使用單位自己負責,需要加線時,到通風區領取,但是必須通知通風區。...

監測崗位管理制度

瀋陽地鐵十號線土建施工第十六合同段監測 崗位管理 制度編制審核 批准中鐵二十一局集團 瀋陽地鐵第二專案經理部 二 一四年八月 目錄1.總則 1 2.準備工作 2 3.測量複核 2 4.協調施工與監測工作 3 5.資料採集點的保護及監測物件的檢視 3 6.監測資料的採集和整理 3 7.建立監測專業組 ...

感染監測管理制度 大全

一 監測的具體目的 1.掌握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如醫院感染發病率 感染高發科室 感染部位分布 醫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藥譜 消毒滅菌效果等。2.開展前瞻性調查,可早期發現暴發流行苗頭,防患於未然。3.評價醫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包括滅菌 消毒 隔離措施效果評價,一次性醫療用品滅菌 消毒質量評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