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特崗教師面試小學數學《認識周長》說課稿

2021-05-06 16:02:22 字數 3140 閱讀 2246

中公吉林教育資訊網:

【教材分析】

《認識周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西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課時。認識周長是本單元最基礎的知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是在學生掌握了周長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我們本課講的周長不僅僅侷限於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圖形的周長,既有規則圖形的周長,也有不規則圖形的周長。

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長概念。

【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心理特點,認知規律,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周長的含義,建立周長的概念。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實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初步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等圖形的周長。

(3)情感目標:通過演示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從而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

(4)創新目標:在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的基礎上,培養和發展學生多向思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測量與計算圖形的周長。

【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教師創設情景,學生操作實踐,觀察分析,合作**,量中理解,聯絡生活應用周長等措施,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消極的學習變為主動積極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主要採用了**式教學法,反饋教學法,融合成「合作參與——**交流」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創設情境、引導自學、組織交流、點撥釋疑、鞏固運用等程式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在「做數學」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重構認知。

【教學過程】

一、嘗試**,認識周長。在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兩隻螞蟻比賽的動畫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引出周長概念。並讓學生通過「五做」來感知,感悟,最後理解周長概念。

摸一摸,通過摸一些**的一周,來初步感知周長;描一描,把這些圖形的一周描在紙上,抽象出圖形的周長;想一想,讓學生想象圖形的周長,初步形成周長概念;然後再找一找周圍一些物體的某乙個面的周長,讓學生理解周長是相對於平面圖形來說的;最後讓學生說一說,什麼是周長,在老師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周長概念。

二、合作**,量中理解。通過第一環節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了周長是圍圖形一周的長度,那這些圖形的周長究竟是多長呢?這就需要去測量,在測量中加深對周長的理解。

本環節是做書上練習,測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長,然後再測量難度更大的圓的周長,遵循了從易到難的認知規律。

三、聯絡生活、應用周長。數學是與生活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學習了數學知識,應該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本環節讓學生先嘗試著找找生活中周長知識的應用,然後通過多**課件向學生展示老師事先蒐集的一些例子,最後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相互測量一下對方的腰圍,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特點】

一、以「做數學」為核心來指導教學。

所謂「做數學」,就是「做中學數學」。荷蘭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數學教學的具體組織過程,應該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做出來」的數學,而不是給以「現成的」數學。「做數學」強調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和思考,在實驗操作、討論爭辯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增進了對知識的理解;形成了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了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也學會了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了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在本節課中,我們始終堅持「做數學」的原則,讓學生在做中學。為了使學生形成周長的表象,建立好周長的概念,我們讓學生去摸一摸圖形的一周,再把這一周給描在紙上,還在周圍找一找其他物體的某乙個面的周長,最後來量一量具體圖形的周長,量同學的腰圍等。通過這些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去充分的感知周長,理解周長。

讓學生親自去做一做,抽象的數學概念會變得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學得生動,學得深刻。就象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的「兒童的智慧型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但動手操作不應該是脖子以下的活動,應盡量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動手操作應為學生學習知識服務,應為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服務,更應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服務。所以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動手之前進行思考,給學生留出思維的空間。

二、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抓手來組織教學。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其空間觀念的發展主要依賴於觀察、實驗和必要的動手操作,再通過心理活動的內化去獲得表象,形成空間觀念。幾何概念是反映現實世界空間形式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形式,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形」的科學抽象與概括,同時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基本條件。以前我們的教學由於受傳統觀念與「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只重視求周長的計算教學,而忽視了概念教學或者過分強調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直觀和表象的作用,以至於造成學生對形成幾何圖形的表象不深刻,空間觀念淡漠。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多層次、多渠道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結合有關知識的教學設計一些靈活、巧妙,富有吸引力、想象力的問題來激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機。

根據以上理論,我們把本課設計為三個層次:識周長,量周長,用周長,讓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有乙個全面的認識。並充分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形成周長的表象,建立周長的概念。

特別是想象圖形的周長這個環節,是我們獨特的設計,能更好地落實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以「小步子,多反饋」為主線來精心設計。

課堂是有限的,如何能處理好時空的有限性和學生思維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我們考慮的乙個重點。我們在設計本課的時候,以「小步子,多反饋」為主線,精心設計了很多的小環節,並注重學生資訊的反饋。特別是在測量圖形周長的環節裡,如果讓學生測量太多的圖形,操作就只會流於形式,於是我們充分利用了教材的資源,先測量書上練習中的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長,讓學生的學習落實到「知識」上。

然後安排學生測量乙個圓片的周長,這是因為書上練習很典型,而圓片的一周是曲線,它可以體現出很多的測量方法,並能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比膚淺的討論很多圖形的周長測量方法更有意義。最後讓學生聯絡生活,加上乙個比較靈活的環節,測量腰圍和生活中其他物體的某乙個面的周長,並及時進行反饋。

這樣,以資訊反饋,師生互動為原則,利用反饋教學法,盡可能的讓學生從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科學地對學生的反饋資訊加以調控,使教與學產生共鳴,情感產生共振,定會使學生在這個輕鬆、活潑、富有個性的探索過程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其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等多方面也必將得到發展與提高!

2023年吉林省特崗教師面試著裝要求

8.切忌濃妝豔抹,那不是職業女性尤其是人民教師應該有的精神風貌。淡妝既符合自己的身份,也與面試的要求很吻合。9.面試前,女性需要稍微化一些淡妝,顯得更有朝氣。如果素面朝天地去面試,很容易因為 面黃肌瘦 灰頭土臉 的本色而丟分。通常,女性至少應該在眉 唇 頰三個部位上稍下工夫。面色紅潤 朝氣蓬勃才顯得...

2023年吉林省特崗教師面試小學數學「圓的面積」說課稿

中公吉林教育資訊網 教材分析 圓的面積 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級的教材。圓是小學階段最後的乙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

2023年吉林省特崗教師面試小學說課稿《梯形面積》

教學程式 本節課屬於幾何知識中公式推導教學。根據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教學程式可分為五大環節 第一環節 創設情境匯入。聯絡學生熟悉的例子,創設乙個能激起學生認知衝突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計算乙個上底3厘公尺 下底5厘公尺,高4厘公尺的梯形彩紙的面積。這時大多數學生會束手無策,就在學生產生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