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難 名言警句 辭典

2021-04-26 03:49:48 字數 5181 閱讀 5342

6 國家

(1)治國

6.021 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

○《三國志·魏書·杜畿傳》

6.023 構大廈者先擇匠而後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後定民

構:架屋。簡:通「柬」,選擇。佐:輔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論》

6.024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

○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6.025 正其本者萬事理,勞於永者逸於使

勞於永:為長遠利益而操勞。逸:安心。使:經常忙碌。○唐·張九齡《對嗣魯王道堅所舉道侔伊呂科·第一道》

6.027 治身莫先於孝,治國莫先於公

○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6.171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居安:處於安全的境況。備:事先有準備。○《左傳·襄公十一年6.178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為wéi:做,防止。未有:沒有發生之時。未亂:尚未發生動亂。

○《老子》六十四章

6.182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於亂

○《管子·正世》

6.211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浚:開浚,疏通。○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6.244 召遠在修近,閉禍在除怨

召遠:招徠遠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國內。閉:堵塞。○《管子·版法》

7 人民

(1)民本

7.001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惟:惟獨,只有。邦:國。本:根本。○《尚書·五子之歌》

7.006 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

夫:發語詞,無實義。別而聽之:分別聽信個人之辭。合而聽之:全面聽取。聖:無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7.010 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

為wéi:治理。正:使正當。○漢·王符《潛夫論·務本》

7.016 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

○《三國志·吳書·駱統傳》

7.029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於正

興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2)民心

7.041 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易以順行,難以逆動

安土重zhòng遷:安居於本土,不願輕易遷動。卒cù:同「猝」,突然。順:順其意。逆:背其意。○《三國志·魏書·袁渙傳》

7.042 可懷以德,難屈以力

懷:懷柔,感化;《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7.046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

寬:為政寬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蘇轍《新論下》

(3)愛民

7.071 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

達人:通達事理的人。○唐·王維《贈房盧氏琯》

7.088 慮於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

意謂關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對各項設計措施考慮得十分周密。○宋·歐陽修《偃虹堤記》:「~,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

7.092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

任:承擔。患:患難。○宋·蘇軾《賜新除中大夫守尚書右丞王存辭免恩不允詔》

7.105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釋:解除。○明·黃宗羲《原君》

(4)群眾

7.112 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

積力:全成之力。舉:舉動,行動。即:就。○《文子·下德》

7.114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數人。意謂沒有多數人的意見就會迷惑。○《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引古語

8 政治

(1)為政

8.001 政貴有恆

恆:長久不變。○《尚書·畢命》:「~,辭尚體要,不惟好異。」

8.033 有理而無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無益於事者,君子弗為

弗:不。為wéi:做。○《尹文子》卷上

8.067 居之以強力,發之以果敢,而成之以無私

居:平時。發:發動。果敢:堅決勇敢。意謂國家平時要有實力,發動一件事要堅決勇敢,取得成功必須無私。○宋·蘇轍《新論中》

8.070 政綱雖舉,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澤雖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擴大。未至:沒有達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沒有覆蓋的地方。○《宋史·薛極傳》

8.071 上安下順,弊絕風清

弊:弊端。絕:絕跡。風:風氣。○宋·周敦頤《拙賦》

(2)納諫

8.258 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先民:古代賢人。詢:詢問,請教。芻蕘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詩經·大雅·板》

8.280 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夫:一般人。諾諾:連聲答應,表示順從不違。士:有識見的人。諤è諤:直言爭論。○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

8.289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

宇:屋簷。失:失誤。草野:指民間。經:儒家經典。諸子:諸子百家。○漢·王充《論衡·書解篇》

(3)審時適變

8.419 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舊

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淮南子·泛論訓》

8.439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時

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時:時機,時勢。○宋·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時者國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12 意志

(1)奮進、專一

12.16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天體執行,自然界運動變化。○《周易·幹》

12.176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騏驥:駿馬。駑nú馬:劣馬。十駕:十天的行程。一天所行為一駕。功在不捨:功效就在於行動不停。○《荀子·功學》

12.182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

○隋·王通《文中子·周公篇》

12.189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反聽:猶言「自察」。內視:猶言「反省」。自勝:謙虛克己。○《史記·商君列傳》

12.190 明莫大乎自見,聰莫大乎自聞,睿莫大乎自慮

莫:沒有。大乎:比……更大。睿ruì:明智,智慧型。○漢·徐幹《中論·修木》

12.231 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

發:射箭。蹞kuǐ步:同「跬步」,半步。蹞步不至:還差半步沒有到達。御:趕車。○《荀子·勸學》

12.232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意謂走了九十里,還只相當於百里路的一半。○《戰國策·秦策五》引古語

14 智力

(1)智慧型、見識

14.016 慎在於畏小,智在於治大

畏小:指要防微杜漸。治大:處理大事。○《慰繚子·十二陵》

14.027 暴至之榮,智者不居

暴:智慧型。居:當。○《意林》引《唐子》

(2)體察

14.068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術:方法。瀾:壯闊的波瀾。○《孟子·盡心上》

14.078 不觀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

崖:高峻的山邊。顛墜:從高處落下。沒溺nì:淹沒在水中。○《孔子家語·困誓》

14.088 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

心暗:心懷私意。照有不通:看事就不會透徹。至察:過分地審察。物:事物。○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唐太宗語

15 人才

(1)育才

15.085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暴pù:曬。寒:凍之。○《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15.088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樹:種植;培養。○《管子·權修》

(2)用才

15.222 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

求備:要求全美。己長:自己的長處。格物:要求事物。○唐·吳兢《貞觀政要·任賢》:「~,隨能收敘,無隔疏賤。論者稱為良相焉。」

15.284 各專其能,各致其力

○宋·蘇軾《策略第二》

16 品德

(1)公私

16.100 公家之事,知無不為

○唐·楊炯《鹽亭縣令南陽鄒思恭字克勤贊》

16.101 利居眾後,責在人先

唐·韓愈《送窮文》

16.108 為一身謀則愚,而為天下謀則智

○宋·蘇洵《審敵》

16.112 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

至:極。恕:體諒。明:明察。○宋·蘇軾《謝宣諭札子》

(2)信誠

16.130 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

○《春秋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16.161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驅民:管轄百姓。宋·王安石《商鞅》:「~。今天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3)守政

16.217 不誘於譽,不恐於誹

誘:受引誘。譽:讚揚。恐:害怕。誹:毀謗。○《荀子·非十二子》

16.244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

身:自己。人:別人。○宋·蘇軾《私試策問七首之七》

(4)謙謹、驕傲

16.384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與:對於。人:別人。求備:求全責備。檢:檢查,檢點。身:自己。不及:不夠。○《尚書·伊訓》

16.389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自見:表現自己。自是:自以為是。彰:清楚。○《老子》二十二章

16.396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履lǚ:踩踏。○《詩經·小雅·小旻》

16.422 虛己而樂聞

虛己:自己謙虛。樂聞:高興聽到人家的意見。○唐·劉禹錫《魏生兵要述》

(5)勤儉

16.466 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日:每天。孜zī孜:努力不怠。逸豫:安閒逸樂。○《尚書·君陳》

16.470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匱kuì:貧乏。○《左傳·宣公十二年》引古箴言

16.477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

饒:富裕。○《荀子·修身》

16.495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恆念:經常想到。維:是。○明·朱柏廬《治家格言》

16.531 君子恥食其食而無其功,恥服其服而不知其事

食其食:吃東西。功:功績。服其服:穿衣服。○宋·蘇洵《彭州圓覺禪院記》

(6)廉潔

16.543 苟利國家,不求寶貴

苟:如果。○《禮記·儒行》

16.556 朗如日月,清如水鏡

○唐·楊炯《郪縣令扶風竇兢字思謹贊》

名言警句 辭典

6 國家 1 治國 6.021 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 三國志 魏書 杜畿傳 6.023 構大廈者先擇匠而後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後定民 構 架屋。簡 通 柬 選擇。佐 輔助的人。意林 引 物理論 6.024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 唐 吳兢 貞觀政要 公平 房玄齡語 6.025...

名言警句 辭典

6 國家 1 治國 6.021 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 三國志 魏書 杜畿傳 6.023 構大廈者先擇匠而後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後定民 構 架屋。簡 通 柬 選擇。佐 輔助的人。意林 引 物理論 6.024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 唐 吳兢 貞觀政要 公平 房玄齡語 6.025...

廉政警句名言

一 修身自律警句 1 嚴是愛,松是害 2 正直坦蕩,表裡如一。3 身有正氣,不言自威。4 貪欲無度,牢獄自築。5 取不義財,當心 6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7 廉不言貧,勤不言苦。8 賢能興家,廉可避禍。9 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10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11 水不流則腐,官不廉則敗。12 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