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簡介及其代表作

2021-03-18 02:56:56 字數 4989 閱讀 1878

8、陳子昂(661~702),梓州射洪縣(四川射洪)人。被譽為詩骨。提倡「漢魏風骨」,以復古為革新。

所作《感遇詩》和邊塞詩,內容豐富,剛健樸質,現實性很強,實踐了他的理論主張。以鮮明的創造革新精神,掃蕩齊梁余風,開啟了一代新風。代表作:

登幽州台歌。

9、張若虛(約660~約720),揚州(屬江蘇)人。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春江花月夜》沿用陳隋樂府舊題來抒寫真摯感人的離別情緒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婉轉悠揚,完全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膾炙人口,號稱「孤篇壓全唐」的名詩,被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具有非同凡響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盡之深遠影響。

把大唐引進詩歌朝代的,也許正是張若虛與他的《春江花月夜》。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10、張說(667~730),原籍范陽(河北涿縣),世居河東(山西永濟),徙家洛陽。封燕國公,與蘇頲齊名,被稱為燕許大手筆。為文俊麗,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筆,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詞人,鹹諷誦之,當時無人能及,一生著作巨集富。

被譽為開元名相,一代文宗。代表作:蜀道後期。

11、蘇頲(670~727),京兆武功(陝西武功)人。時稱小許公,文筆很好,與張說齊名,被稱為燕許大手筆。代表作:汾上驚秋。

12、賀知章(659~744),越州永興(浙江蕭山)人。人稱四明狂客,賀季真,詩狂。其詩富於感情,不拘一格,清新自然。代表作:詠柳、回鄉偶書。

13、張九齡(673~740),韶州曲江(廣東韶關)人。才華出眾,直言敢諫,有名賢相。代表作:照鏡見白髮、感遇、望月懷遠。

14、王灣(?~750),洛陽人。《次北固山下》一詩寫景如畫,意境開闊,對仗工麗,寓情於景,景中含理,格調壯美,妙絕千古,頗受推重。

預示了盛唐詩歌健康發展的前景,在當時及後世受到普遍重視。代表作:次北固山下(江南意)。

15、王翰(687?~735),晉陽(太原)人。與王之渙、王昌齡被後人譽為邊塞三王。擅長絕句,尤擅描寫邊塞生活。詩多古體,蒼涼奔放。代表作:涼州詞。

16、王之渙(688~742),幷州(太原)人。與高適、王昌齡齊名,與王翰、王昌齡被稱為邊塞三王。以描寫西北邊疆風光著稱,其詩氣勢磅礴,音韻優美。

絕句成就很高,惜流傳的作品很少,但篇篇堪稱佳品。代表作:登鸛雀樓、涼州詞。

17、王昌齡(698~約757),太原人,一說京兆長安(陝西西安)人。世稱王江寧,絕句與李白齊名,被譽為七絕聖手、詩家天子。與高適、王之渙齊名,與王翰、王之渙被稱為邊塞三王。

擅長七言絕句,尤善描寫邊塞風光和婦女心理。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絕句馳名,為唐人絕句的絕頂人物之一。

代表作:芙蓉樓送辛漸、從軍行、出塞、閨怨。

18、孟浩然(689~740),襄陽(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又稱孟山人,與王維並稱王孟。擅長五言詩,描寫山水風景的作品很有名。

山水田園詩為主要題材,詩作清幽閒雅,清新恬淡,平易自然,情景交融,在白描中蘊藏著深厚的情感,頗受世人推崇。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對當時和後世的山水田園詩創作具有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代表作:

春曉、過故人莊、臨洞庭上張丞相、秋登蘭山寄張

五、夏日南亭懷辛大。

19、王維(701~761),原籍祁(山西祁縣),後遷蒲州(山西永濟)。名字合之為維摩詰,世稱王摩詰、王右丞,當代詩匠,逝後詩佛。與孟浩然並稱王孟。

詩歌古、律、絕眾體兼長,古詩從大處著墨,近體詩則不求辭藻華美,淡淡數筆,卻形象生動,意味深長。作品主要是山水詩,體物精細,狀寫傳神,刻畫細緻,變化多彩。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

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巨集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乙個整體。語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節奏富於變化,音韻響亮、和諧,具有**美。

五言或七言絕句,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飾,具有淳樸深厚之美,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

為盛唐山水隱逸詩派代表。通音律、工書畫,亦官亦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和獨特的風格。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中國古典詩歌有突出貢獻。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許多詩篇千百年來廣為傳誦。代表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鹿柴、鳥鳴澗、山居秋暝、漢江臨眺、終南別業。

20、李白(701~762),祖籍隴西成紀(甘肅秦安),生於碎葉(今吉爾吉斯共和國,唐屬安西都護府),五歲移居綿州昌隆(四川江油)青蓮鄉。號青蓮居士,人稱李太白、謫仙人,被譽為詩仙、詩俠,與杜甫並稱李杜。

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然,韻律和諧多變,追求理想,嚮往光明,抨擊時弊,揭露奸佞,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內容十分廣闊。各種題材和主題的抒寫,各種形式和語言的運用都能隨心速所欲,揮灑自如。形象鮮明,富有感染力,於豪邁奔放的熱烈抒情中,蘊含著一種雄偉俊逸之氣,於瑰麗絢爛的色彩裡,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浪漫色彩濃厚,為歷代詩人所少有,是屈原之後浪漫主義詩歌的新的高峰。對詩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代表作:古朗月行、靜夜思、獨坐敬亭山、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登金陵鳳凰台、渡荊門送別、關山月、行路難、將進酒、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夢遊天姥吟留別。

21、杜甫(712~770),祖籍襄陽,生於鞏(河南鞏縣)。人稱詩聖,世稱杜工部,自稱少陵野老、杜陵野客,別號少陵,與李白並稱李杜。

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頓挫為主,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以藝術上以豐富多彩著稱,有時雄渾奔放,有時沉鬱悲涼,有時辭藻富麗,有時平易質樸。他的五七言古詩在敘事中夾雜議論,把重大政治事件和抒情寫景交織在一起,為後來白居易等人提倡的新樂府運動開了先河,他的五七言律詩注重聲律對仗,著力錘煉,更臻成熟,視為典範。

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多反映民間疾苦,憂國憂民,飽含愛國激情,具有高度的人民性,被稱為「詩史」,對詩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代表作:

望嶽、春望、絕句、佳人、前出塞、兵車行、詠懷古蹟、旅夜書懷、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江南逢李龜年、天寶末懷李白、詠懷古蹟。

22、崔顥(704~754),汴州(河南開封)人。善詩,與王維齊名。早期多寫閨情,流於纖豔,後歷邊塞,詩風變為雄渾奔放,格調高雅。

《黃鶴樓》一詩天造地設,一氣貫注,文華空闊,瀟灑清麗,詩句高響入雲,文氣一貫到底,被人們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李白讚不絕口。代表作:黃鶴樓。

23、高適(702~765),河北滄州人。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氣勢雄渾,筆力雄健,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感情真摯,富有浪漫主義特色。

尤擅七言歌行。是邊塞詩的代表作家、領軍人物。代表作:

別董大。

24、岑參(715~770),祖籍南陽,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世稱岑嘉州,與高適並稱高岑。長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想象豐富,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色彩濃烈,變化多姿,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

邊塞詩人中最傑出的代表者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5、張繼(約715~約779),襄州(湖北襄陽)人。其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丰姿清迥,有道者風。」不但「有道者風」,也頗有「禪味」,並無一般仕宦者的官僚習氣,不逢迎權貴。

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遊覽勝地。代表作:楓橋夜泊。

26、常建(708~765),長安(西安)人。其詩多寫山水田園,間有邊塞之作。為山水田園詩人。代表作:題破山寺後禪院。

27、劉長卿(709~790?),河間(河北河間)人。擅長寫五言詩,被稱為「五言長城」。以山水詩見稱,含蓄溫和,清雅洗練,自成一家。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

28、韋應物(737~792),長安(西安)人。人稱韋蘇州或韋左司。山水田園詩派詩人,歌詠隱逸,有淵明風度,並稱陶韋,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

其山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壯闊,則顯示韋詩雄豪的一面。長於描寫自然風景,善用白描手法。

「真而不樸,華而不綺;高雅閒淡,自成一家。」白居易: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

蘇東坡: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代表作:

滁州西澗、西塞山、寄李儋元錫、送汾城王主簿。

29、張志和(730?~810?),婺州金華(浙江金華)人。

號煙波釣徒、玄真子,浪跡先生。工詩詞,《漁歌子》(一稱《漁父》)五首為早期文人詞名作,「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尤傳誦人口。代表作:

漁歌子。

30、盧綸(748~800),河中蒲(山西永濟)人。大歷十才子之首。詩風雄壯,以軍旅詩雄放豪邁著稱。代表作:塞下曲。

31、耿湋(734?~787後),河東(山西永濟)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其詩以清淡質樸見長,樸素無華而風格自然,對人民深表同情,是那一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頗有名氣。代表作:

太原送許侍御出幕歸東都。

32、孟郊(751~814),湖州武康(浙江德清)人。人稱寒酸孟夫子、詩囚,與韓愈並稱,與賈島齊名。郊寒島瘦。代表作:遊子吟。

33、賈島(779~819),范陽(河北涿縣)人。人稱苦吟詩人、詩奴,與孟郊齊名。郊寒島瘦,注重雕琢,刻意求工。代表作:尋隱者不遇。

34、韓愈(768~824),河陽(河南孟縣)人。世稱韓文公、韓昌黎,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柳宗元齊名、與孟郊並稱。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道合一,在文章內容上提倡言之有物,在形式上提倡散文,反對駢文。

代表作:早春呈水部員外郎。

35、柳宗元(773~819),河東解(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東、柳柳州。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齊名。

山水詩意境深沉,情致委婉。幽峭明淨,風骨凜然。代表作:

江雪。36、王建(767~830),潁川(河南許昌)人。樂府詩與張籍齊名,被稱為張王樂府,和元稹、白居易等相呼應。擅長樂府、歌行宮詞。代表作:新嫁娘、早發汾南。

37、張籍(768~830?),原籍吳郡(蘇州),少時僑居和州烏江(安徽和縣烏江鎮)。世稱「張水郎」或「張司業」。

樂府詩與王建齊名,被稱為張王樂府。其詩現實性強,語言通俗生動。代表作:

野老歌。

38、李紳(772~846),潤州無錫(江蘇無錫)人。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其詩反映當時農民的辛勞和痛苦生活,對農民遭受的苦難生活表示同情、哀憐。

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代表作:憫農。

唐代詩人簡介

初唐詩人 王勃 字子安,絳州龍門 今山西萬榮 人。王勃與於龍以詩文齊名,並稱 王於 亦稱 初唐二傑 王勃也與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齊名,齊稱 初唐四傑 其中王勃是 初唐四傑 之冠。楊炯 弘農華陰 今屬陝西 人。盧照鄰 字公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 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人。駱賓王 字觀光,婺州義烏人 今...

歷朝歷代畫家人物及其代表作

歷朝歷代山水畫人物及其代表作編輯 校對 姜玉祥20100416 2218 姓名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曹仲達宋炳王微謝赫展子虔閻立本吳道子王維張萱 朝代晉南朝北朝南齊隋初唐盛唐盛唐 領域張家樣曹家樣吳家樣宗教山水宮廷貴婦仕女畫周家樣仕女畫花鳥鞍馬 畫學史論 貴族生活江南秀麗崇巒峻嶺 代表作 女史箴圖 洛神...

代表作同行專家鑑定意見表

編號 從事專業 現任專業 技術職務 申報任職資格 安徽省教育廳制 填表說明及要求 一 各位專家 每年一度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又開始了,希望今年的代表作鑑定能得到您的大力支援和幫助,為確保代表作鑑定的質量,以下幾個問題提請專家注意 1 代表作鑑定是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中的一項嚴肅的基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