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2021-03-04 09:56:53 字數 5223 閱讀 7435

(2016下學期)

轉眼間,乙個學期即將結束。回顧一學期的科學教學工作,有得有失。一學期來,科學組本著全面培養學生創新力、努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科學**能力為原則、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並取得了一定進展。

現將工作總結

一、常規教學方面

1、認真備課

按照學校要求,每週科學組都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做到先週備課,而且努力做到備課符合學生實際,這就讓自己做到了上課胸有成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2、積極聽課、參與教研、善於反思

不管什麼層次的聽課,我們都盡量抽時間去聽,這樣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各種鮮活生動的事例、各種教學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細節之處的精彩處理,使我們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單調,脫離實際的成見。定期的教研活動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

二、重視動手和動腦的訓練

「在科學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科學組的教研課題。而科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它不同於數學、語文,科學課教學要求動手教學和情節、內容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而低年級的這一環節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這兩點的訓練,並與學校的課題相結合,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整個學期,我們注重教學生由想到做。給學生營造一種快樂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同學都有「做」的慾望,通過乙個學期的訓練,我發現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有較大的進步,邏輯思維能力也增強了。

三、存在不足與今後打算:

1、自身的業務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不斷更新。世界瞬息變化,二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更新,教師要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提公升自己。

2、學生的自主自覺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培優扶差工作做得還不夠紮實,優差生的差距還很大。

3、積極運用多**電化教學手段,生動形象的表現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改變陳舊觀念,使教學手段和方法與時俱進。

當然,過去的已經過去,有人說過「總結過去是為了讓未來更有經驗可循」。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學期還未開始。在新的學期裡,我將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不斷地提醒自己,讓自己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爭取新的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2012—2013下學期)

回顧乙個學年來的科學工作,科學教研工作有了一定起色,基本完成了學年初預定的目標。小學科學學科本年教研工作的重點是: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深化課程改革;圍繞課

程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展開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主要工作是:

1、以「做中學」為抓手,結合新課程的實驗、實施,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促進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悉心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2、深入了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科學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新課程把握能力。從更深程度把握教育改革的時代脈搏。

3、結合身邊科學、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教研為途徑和方法。注重研究實效,及時推廣研究成果。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欣賞自然。教學中還能將德育滲透到科學教育當中。

4、不斷完善學科評價體系。著眼於充分、全面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關注個別差異,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激發在自審、反思基礎上的自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5、在科學教學中,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注重養成大膽心細、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的情感。

6、為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組織了一系列活動。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活動,舉辦主題科學實踐活動。

7、觀察能力是科學工作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觀察能力的訓練,自然也是科學工作者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創造條件(機會),誘發或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在對問題的不同看法中去質疑、去評議、去推想、去驗證。

8、了解和**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準備和提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盡量及時滿足學生**的需要;同時,還樹立了開放的教學觀念,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的時間、空間以及體驗的機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實際活動,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引領學生親歷科學**的全過程。

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我將不斷學習,更好地開展各項活動,爭取取得更大成績。

讀《簡單語文不簡單》有感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各種新的理念、方法成為教師的追求。在追逐的過程中很多人覺得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甚至有人感嘆「語文教學像霧、像雨、又像風。」面對種種困惑和疑問,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伴隨對新課標的深入解讀。

我覺得上簡單的語文課是正確的選擇。

一、簡單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實施教學任務前必須有目標意識,目標就是要求,目標就是方向。因此,教學目標要簡明。在一堂語文課上我究竟要讓學生獲得什麼知識、提高什麼能力、關注什麼情感體驗,教學目標中要明確體現。

充分發揮目標在教學中的導向、調控、檢測的功能,讓目標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

二、簡潔明瞭的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要有一條線而不是一大片」。誠然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字、詞、句、篇,積累運用千頭萬緒,「工具性」與「人文性」爭論不休。但扎扎實實的語文課堂就如同張慶老師講的「讀讀寫寫,寫寫讀讀」。

落實在教學設計上就是乙個實字,讓語文課上講語文的東西,不要出現關於語文和非語文的東西。

三、簡約明晰的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改革要求評價的方式多樣,形成性評價和終結評價結合,在語文教學中認識到教學評價不是乙個純技術性的問題是對被評價物件的價值或特點做出判斷。應該有乙個教學目標相對應的評價。

語文教學方法多樣,形式各異。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不能脫離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語文應該姓「語」。在簡單中看到複雜,於平淡中體現神奇。

小學科學教育敘事

影響實驗效果的奇怪現象

——實驗器材對實驗效果的影響案例

在《熱脹冷縮》一課教學中發現的奇怪現象。「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塑料管中紅水的位置,再將裝有紅水的塑料管放入熱水中觀察五分鐘,然後將裝有紅水的塑料管放入冷水中觀察五分」十分鐘以後我讓學生匯報觀察結果,一位學生站了起來:「老師,我們組發現將裝有紅水的塑料管放入熱水中,塑料管中的紅水先下降再慢慢上公升,裝有紅水的塑料管放入冷水中,塑料管中的紅水先上公升再慢慢下降。

」我一下愣住了。「你觀察仔細了嗎?其他組觀察到什麼現象?

」另一位學生站了起來:老師,我們組也發現將裝有紅水的塑料管放入熱水中,塑料管中的紅水先下降再慢慢上公升,裝有紅水的塑料管放入冷水中,塑料管中的紅水先上公升再慢慢下降。」「我們組發現的也與他們一樣。

」「我們組也這樣的。」我想:怎麼會這樣呢?

現在我已經無法讓學生從實驗中得出「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我們現在一起來觀察一下。」我把裝有紅水的長頸燒瓶放入熱水中,紅水沒有下降而是慢慢上公升。

雖然學生對水能熱脹冷縮有一定認識,但對「紅水的塑料管放入熱水中,先下降再慢慢上公升,放入冷水中,先上公升再慢慢下降。」又如何解釋呢?

看來,實驗器材對實驗效果的影響太大啦!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在課前要對所有的實驗材料進行認真檢驗,才能使學生的科學**成功。

各位科學老師和專家,你們有沒有發現這種現象。你們能幫我解釋這一現象嗎?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教學反思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是本學期科學四年級第一單元《電》的第一課,也是這個單元的起始課,主要是讓學生對電的本質有乙個初步的認識,感受到電並不神秘,它就存在於我們身邊,為學生後面學習電的其他知識打下基礎。

靜電現象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平時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也經常會發生這種現象發生,學生們都經歷過,但是對靜電現象從未做過深入的**。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活動一開始,我就引用了幾個中常見的靜電現象,引導學生對靜電的關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物體間的摩擦起電等一系列的**或的,使學生認識到有些物體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時會產生靜電,進一步認識靜電產生的原因和電流的形成。

我在教學中採取用梳子梳乾燥的頭髮,頭髮飄起來了的演示實驗。學生在教師的演示實驗下,小心翼翼地進行實驗以及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紙屑)。

學生小組經過研討知道:兩個摩擦後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互相排斥,跟我們前面所學的磁鐵的現象類似,相同電荷會互相排斥,不同電荷互相吸引。懂得塑料棒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把紙屑吸起來了的道理。

但是,我對學生實驗能力過高地估計,沒有了解他們的實際能力,影響了教學的進度。因此,備課時要多考慮學生實際情況。

《一天的食物》教學反思

《一天的食物》是小學科學四下《食物》單元的起始課,主要由「記錄一天的食物」與「給食物分類」兩個主要活動構成。本課旨在讓學生通過記錄統計一天的食物,體會食物的多樣性,發現一天的食物的簡單規律,並學會用多種科學的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作為起始課,本課更希望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激發對後續**的興趣,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讓學生嘗試比較嚴肅的**,磨滅學生的興趣。

執教本節課後,我自問:這節科學課,到底要讓學生在哪些方面獲得發展?我認真回想整個教學過程,仔細分析每乙個教學細節,經過反思,我終於明白這節科學課的失敗之處在於:

沒有在教學目標上落實課堂的實效性。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的支配者,教師只是乙個促進者、參與者。教師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放之任之。

課堂的實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師的教學只流於形式,而不關注教學的實際效果,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科學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認識科學。學生不僅要學會科學的知識與技能,掌握科學的方法,而且要學懂科學,形成科學價值觀,懂得和欣賞科學的本質,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社會、生活的有關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教學**

促進學生進行科學**,促進學生的發展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及**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在使用兩年的時間裡,我的感觸很深,我覺得這一教材真正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社會的需要出發,充分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追求科學性、實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統一,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下面,我想談一下自己在使用這一教材中的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科學》教材所安排的活動有利於促進學生進行科學**,促進學生的發展。

小學《科學》真正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兒童的童心、童趣,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親身經歷的機會,促使他們去自主地參與、主動地探索,在參與和探索中有所收穫。同時有機地把**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同時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尊重事實、勇於探索和質疑的科學精神。

二、小學《科學》教材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在使用這一教材中,我感覺這一教材在編排中充分考慮了學生在生活環境、經驗背景、個性特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學習內容、教學活動、設計製作、綜合評價等多方面都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創新空間。它並不象小學自然教材那樣內容非常的固定,實驗過程、方法非常的單調、一陳不變,而是相當的靈活,教師可依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進行調節,而學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創新的空間,因此,我覺得這一教材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平時試題中涉及能源 環保等社會熱點的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今後將逐步加強,這就要求科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要求學生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用科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 基本概念,總體把握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2.備學生 通過與學生聊天 談心,與其他任課老師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他們的興趣 需要 方法 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於學...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覺得這份工作肩負著很大的責任,所以,自工作以來,我始終以勤懇 踏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並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現將本學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 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認真參加政治學習,並做好學習筆記,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