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察報告

2021-03-04 09:42:37 字數 3855 閱讀 8421

古建築屋頂裝飾

此次的北京幾日遊,雖短暫,卻也難忘。

每日的行程都安排的滿滿的,天壇、故宮、十三陵之定陵、長城、頤和園、國家博物館、鳥巢、水立方。這幾個景點都一一參觀。雖然說有點走馬觀花,但是也帶給心裡不小的震撼。

此次行程中,屬故宮還有長城最令我震撼,古人真的很偉大,在沒有任何高科技技術輔助的情況下,都能建造出如此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不過,故宮如此雄偉的建築中,那屋脊上帶有趣味的小獸倒是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我國的古代建築中,凡級別較高的官室殿堂,一般都採用大屋蓋、曲面坡、高起脊、深出簷的作法,給人以雄偉莊嚴、壯麗恢巨集的視覺美感,這也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民族坦蕩而莊嚴、恢巨集而持薰的氣度,遂而成為自成體系的東方建築特色。而罱頂飾件,除起結構力學作用外,則更多的是為建築美學增色。屋頂上的吻和獸即為其中之主要部件。

吻,就是屋頂正脊兩端凸出於屋脊的裝飾件,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不嗣的歷史階段,它的名稱、造型、體重和文化內含也都各異;但是,它又不同於王朝更替那樣楚漢分明。它的發展乃足乙個承前啟後的漸變過程,猶如父子相承而叉各有千秋.祖孫血脈相傳而又各各迥異。

故爾,僅以一吻一獸即為某一建築精確斷代.實有唐突之嫌。

宋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轉引《青箱雜紀》雲:「海有魚,虯尾穆傳》亦雲:「(前刺史李世哲)多有非法,逼買人宅,廣興屋宇,皆置鴟尾……」足見北朝時.屋宇鴟尾已經「迎風拂雲」、普遍施用了。

其造型、其體量已遠遠超越兩漢;其名稱日「鴟尾」。此時之所謂鴟尾倒與《青箱雜紀》十分吻合,僅以似鴟魚之尾裝飾正脊。所以僅用其尾者,緣其「用以噴則降雨也」,亦乞以降雨滅火故。

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鴟尾(明代仿製),不但眼、口、鼻分明,而且還浮雕出牙、須、角等的細部——原先的鴟尾如蛹之化蝶,已徹底蛻變成有首有尾、身體蹋睹之怪獸形狀,當已由「尾」名副其實地轉化成「吻」。

佛光寺東大殿鴟尾佛光寺東大殿

屋脊獸是指出現在中國傳統建築屋頂上的重要構件,它常以實有或虛擬的動物形象出現,如鴟吻、龍、鳳、瓦貓、狻猊、魚、大象、孔雀等。由於屋脊獸的樣式、種類繁多,且在不同時期又經過複雜的變遷與融合,學術界和建築行業對它的稱呼也是林林總總,至今沒有乙個規範的提法。有的以它在屋脊上的位置命名,稱為正吻;有的以類的概念籠統地稱為「走獸」;有的更是界限含糊地稱為「脊飾」.

走獸:因作犬科動物蹲伏狀,兇而叉稱「蹲獸」,共十二件,各有名稱,各有象徵。其體重比脊吻要小得多+都與脊瓦製成一體.成行蹲在垂脊、角脊前端。

置放數量多寡,一視脊的長短,二據建築物等級的高低而定,但必須按照

三、五、

七、九、十二數列排放,

且先後秩序亦有定製。按照清制,只有皇家的大型搬宇才能滿排十二件,其餘最多為九件一套,少則僅列三件。無論數量多少,領頭的仙人,殿後的黴獸是必須擺放的。它們排列順序為:

1)仙人:道妝打扮的男士騎在風凰背上,作為領隊,排在垂脊

或角脊的最前端;其下為帶「當」之前脊瓦。

2)龍:兩前肢挺立,後肢蹲伏,昂頭遠視。

3)鳳:雖無後肢,但兩足與尾共成三足鼎寺狀。

4)麒麟:為端獸,傳說麒麟出現,天f太平。

5)獅:能食虎豹,或作麒麟,或作獅子,並不同時出現在同一

脊上。取其威鎮四海,鎮妖辟邪義。

6)海馬:象徵皇家威德通天人海,但有些建築物中,也怍第五

或第四排列。

7)狡猊:據《穆天子傳》說能食虎豹,象徵百獸率從義。

8)押魚:採用佛教傳說,取尾能噴水,以降雨滅火。

9)獬豸:似羊而獨角.能辨是非,而且公正光明,能明察秋毫。

10)鬥牛:似牛而有鱗,孔武善鬥,不懼強敵。

11)行什:形狀似猴,為壓尾獸。

12)垂曾,所謂垂獸,就是蹲在行什之後的乙隻有角的怪獸,

所以也叫角獸。

前述走獸,為清代制度。蹲獸之外,還有一種稱之為套獸的飾件,辦系陶軋或琉璃瓦燒成,套在仙人之下仔角梁的預留榫上,如鏵之套在犁前。套獸不但起裝飾美化作用,更主要的是為保護仔角梁的頂端不受雨水浸蝕。

龍鳳獅子天馬

海馬狻猊狎魚獬豸

鬥牛行什騎鶴仙人

相傳戰國時期齊國國君齊緡王敗北後被追兵緊逼,逃到江邊,危急中,遇一大鳥。於是,緡王騎上大鳥,渡江而去,化險為夷。古人把它放在建築脊端,也表示騎鳳飛行,逢凶化吉。

所以用仙人騎鳳領頭。

吻和獸的由來都是有一定依據的,在我們看來,最直觀的就是他們是保護皇宮的神獸,使皇宮免受火災。從實際效果來看,是有效果的。皇宮都是琉璃瓦屋頂,可以防止飛火從屋頂上方侵入。

琉璃做的獸在防禦雷擊方面具有分散雷電流、瀉除雷電壓的作用。北京是雷電區活動比較頻繁的城市,從前,紫禁城內曾多次發生雷電火災,也曾多次發生雷擊吻獸而並未引**災,這說明吻獸起到了防止雷電範圍擴大的作用。

說到琉璃,用法也是相當講究。

在清朝,除了寺廟皇陵,宮殿王府之外,一般人家不能用琉璃瓦。即使能用,顏色上也有要求。宮殿、陵廟用的是黃色,紫禁城、清東陵、清西陵都是如此。

親王府邸的正門寢殿用的是綠色的,如二龍路上的鄭親王府,這是比較多見的。還有天壇祈年殿象徵上天的藍色祿公尺倉智化寺五行屬水用來鎮火的黑琉璃瓦。都各有各的講究。

築中屋頂樣式精美,功能與裝飾功能都混為一體,所以看似美麗的似為裝飾的物件,其實都是為牢固建築所不可少的,比如瓦當,上面的圖案繁多,看似裝飾性很強,實則也有著不小的作用,其具有排水、防水,保護簷頭的功能。

瓦當亦稱筒瓦頭、瓦頭或鉤頭。蓋在屋頂簷部的椽頭上.有雙重作用.一是保護椽頭免遭風雨浸蝕.是古代建築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二是其圖案可對建築物起到裝飾作用.增加美感效果。瓦當在建

築中一般處在明顯的受光位置.所以古代建築藝師們就在瓦當上施以各種各樣的影象、圖案或文字.是實用和藝術的巧妙結合

圖為頤和園中一處建築的瓦當。

瓦當最早是在考古中發現,隨著各地區的考古發現,瓦當才逐漸被人們去認識、去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它的價值、歷史文化。我國古代建築中用於頂簷上的乙個小小的建築裝飾構件,即筒瓦頂端的下垂部分,其作用是保護屋簷的椽頭不受風雨的侵蝕,同時起到美化裝飾建築的作用。瓦當藝術是古代建築設計與生產工藝相結合的裝飾藝術。

根據考古資料發現,瓦當使制於西周中晚期,開始為素面,發展有重環紋瓦當,當面逐漸出現花紋、動物圖樣,瓦當逐漸豐富。一些當面上精美的花紋,獨特的文字也為許多收藏家所喜愛,使瓦當逐漸成為一種有價值的收藏品。當然,瓦當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作為一種收藏品,作為古代建築的一部分,瓦當的製作工藝、材質、以及當面上的花紋和文字都成為可以作為科學分析的依據。

比如,可以根據出土瓦當的花紋和文字等進行分期排隊,了解瓦當的發展譜系,以利於研究瓦當所屬文化的特徵;根據當面上的文字判斷建築物的性質和年代;根據當面上的花紋研究古代的圖案藝術和美術技法;根據瓦當文字,研究古代文字的發展變遷等,總之,「瓦當在考古學、古建築學、古文本學、美術史等學科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中國的建築裝飾的任何形態都是以實用出發,從功能出發,從而體現它的美感。比如建築本省的各種元素,如斗拱、雀替、瓦當、稜柱等,它們是建築構件,裝飾物件,它是在滿足建築本省功能加以演變,完善,達到形式與美的統一。

中國建築裝飾與文化的結合。我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講究仁義禮制,這種思想在建築中都有體現。比如琉璃瓦當的應用,收到等級觀念的影響,只能在等級比較高的宮室、寺廟建築中應用,低品官邸或是民宅是不允許採用的。

這裡有嚴格的限制。

中國建築裝飾與名俗文化相結合。如一些考究的宅舍,僅門上就能做出精美無比的磚雕,這雖然是藝術品,但這些磚雕的內容,卻與倫理道德和名俗文化緊緊相連。

中國建築裝飾具有統一性。時間的統一性,中國古代幾千年歷史,是乙個整體,變而不變。建築裝飾也同樣如此,它與文化歷史是完全一致的。

中國古代的建築裝飾,雖然在不同名族和不同地域,產生了不同的形式和風格,但從整體風格上看卻是統一的。

北京故宮在古代,平民練城牆都碰不得。而我們卻遊走在其中,只需付出一些門票錢。看這以前帝王們的居所,走過的路。

對於其中的建築更是感到震驚。毋庸置疑,他們是華麗的,但是另一方面想想,那些皇宮的設計者與施工者同樣值得敬重。他們將古代文化流傳了下來,讓我們這些後人有跡所尋。

班級:錢環藝111

姓名:葛穎

學號:2011812271

指導老師:馬悅凌

北京考察報告

一 前言 1 考察目的 通過考察使我們感性認識和理解企業 公司和設計單位。學習和掌握產品的生產工藝 流程 不同材料的效能及運用,以及與市場的關係等內容。進一步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加強理論聯絡實際。檢驗並提高自已的設計實踐能力。開拓眼界。2 考察時間,地點 北京 前門大街,國家大劇院,故宮 八達嶺長城 ...

北京考察報告

摘要北京是中國 四大古都 之一,擁有6項世界級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專案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餘年建城歷史 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作為乙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北京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產。但同時作為乙個國際大都市,北京也充滿著競爭活...

北京藝術考察報告

北京是多少人嚮往的地方,看完了北京愛情故事,讓我們這些生活在南方的孩子看到了 北漂 的不易與心酸。那一聲聲的北京北京,吸引著我們一定要去北京看看的心。北京是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的文化名城,有許多巨集偉壯麗的宮廷建築,是最接近歷史的地方。也是我們國家的政治 經濟很文化中心。這些都吸引著我們。故宮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