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一總結版

2021-03-04 09:39:57 字數 4661 閱讀 4230

第1章從實驗到化學

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1 粗鹽的提純

提純粗鹽的步驟:溶解、過濾、蒸發

過濾用於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指濾紙要緊貼漏斗壁。二低:

一是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三靠:一是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層濾紙一邊,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

離子檢驗

cl- agno3、稀hno3 產生白色沉澱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澱 so42-+ba2+=baso4↓

蒸發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2蒸餾、萃取、分液

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蒸餾水的製取)。

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裡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碘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碘後再分液

二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阿伏加德羅常數:12g原子所含的碳原子數,實驗測得值為6.02×1023mol-1,符號為.

摩爾(mol): 把含有6.02 ×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1mol任何物質中都含有相同數目的粒子;1mol不同物質的質量是不同的

.摩爾質量(m)(1)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

(2)單位:g/mol 或 g..mol-1(3) 數值:

等於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 ( n = m/m )

2氣體摩爾體積

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標準狀況下(0℃和101.325kpa), vm = 22.4 l/mol

3物質的量濃度.

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裡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 = 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cb = nb/v

配置一定量濃度的物質

a.檢驗是否漏水.b.配製溶液 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a 選用與欲配製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 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第2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一物質的分類1

2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作分散劑(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

溶液、膠體、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質粒子大小/nm 外觀特徵能否通過濾紙有否丁達爾效應例項

溶液小於1 均勻、透明、穩定能沒有 nacl、蔗糖溶液

膠體在1—100間均勻、有的透明、較穩定能有 fe(oh)3膠體

濁液大於100 不均勻、不透明、不穩定不能沒有泥水

二離子反應

1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鹼、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

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才能導電。③能導電的物質並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

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 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乙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型別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澱、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於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3 離子共存

生成難溶物或微溶物:ca2+與co32-、so42-、oh-,ag+與cl-、br-、i-等.

生成氣體或揮發性物質:h+和co32-、hco3-,nh4+與oh-等.

生成難電離物質: h+離子與弱酸根離子:f-、clo-、s2-、hs-、、so32-、hco3-、co32-、po43-、 hpo42-等不共存,oh-離子與弱鹼的離子:

nh4+、mg2+、al3+、fe3+、fe2+等.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如mno4-、clo-、no3-、fe3+等)與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如i-、s2-、fe2+、so32-等)不能共存.

注意:有些離子在通常情況下可共存,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不共存.如no3-與i-、s2-與so32-、clo-與cl- 等離子,在鹼性或中性溶液中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不共存.

形成配位化合物:如fe3+與s**-離子因反應生成[fe(snh)]2+離子而不可共存.

弱酸的酸根與弱鹼的陽離子因易發生雙水解反應而不共存.如al3+與hco3-、fe3+與po43-等不共存.

注意:陰離子與陰離子之間也不能共存,如hco3-與oh-.

無色溶液不存在mno4-、fe3+、fe2+、cu2+.

三氧化還原反應

1 、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2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係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公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第3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一金屬的化合性質

1金屬活動性na>mg>al>fe,,特別活潑的如na等可以與h2o發生反應置換出h2,特殊金屬如al可以與鹼溶液反應而得到h2。

2鈉鈉在空氣中的緩慢氧化過程及現象:切開金屬鈉,呈銀白色(鈉的真面目)→變暗(生成na2o)→變白色固體(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結塊(吸收co2成naco3﹒10h2o)→最後粉末(變為na2co3風化)

鈉與水(加酚酞)反應有四個現象:浮在水上(比水輕);熔化成閃亮的小球,發出嘶響(反應放熱,鈉熔點低);迅速游動(產生氫氣);溶液呈紅色(生成naoh遇酚酞變紅).

注意:①na的制法:2nacl(熔觸) 2na+cl2↑

na2o2與h2o反應,na2o2既是氧化劑,也是還原劑.

3 鋁與酸鹼的反應

a、與非金屬: 2al+3s==al2s3,2al+3cl2==2alcl3

b、與酸:2al+6hcl==2alcl3+3h2↑

常溫常壓下,鋁遇濃硫酸或濃硝酸會發生鈍化,所以可用鋁製容器盛裝濃硫酸或濃硝酸

c、與強鹼:2al+2naoh+2h2o==2naalo2(偏鋁酸鈉)+3h2↑ (2al+2oh-+2h2o==2alo2-+3h2↑)

4 鐵①物理性質:銀白色光澤,密度大,熔沸點高,延展性,導電導熱性較好,能被磁鐵吸引。鐵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矽、鋁,排第四。

②化學性質:

a、與非金屬:fe+s==fes,3fe+2o2===fe3o4,2fe+3cl2===2fecl3

b、與水:3fe+4h2o(g)===fe3o4+4h2

c、與酸(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與氧化性酸,如硝酸、濃硫酸,會被氧化成三價鐵

d、與鹽:如cucl2、cuso4等,fe+cu2+==fe2++cu

二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

1 鈉的化合物

過氧化鈉

na2co3(純鹼或蘇打 )和nahco3(小蘇打)比較

俗名純鹼或蘇打小蘇打

色態白色晶體細小白色晶體

水溶性易溶於水,溶液呈鹼性使酚酞變紅易溶於水溶液呈鹼性(酚酞變淺紅)

熱穩定性較穩定,受熱難分解受熱易分解

相同條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關於焰色反應:

焰色反應採用煤氣燈較理想,若用酒精燈焰,則要使用外焰的側面(因為焰心的顏色偏黃).

蘸取待測物的金屬絲,最好用鉑絲,也可用鐵絲,鎢絲代替,每次使用金屬絲時,必須在火焰上燒至無色,以免對實驗現象造成干擾.

金屬絲在使用前要用稀鹽酸將其表面物質洗淨,然後在火焰上燒至無色,這是因為金屬氯化物灼燒時易氣化而揮發,若用硫酸洗滌金屬絲,由於硫酸鹽熔沸點高而難以揮發,故不用硫酸.

觀察鉀的焰色反應時,要透過藍色鈷玻璃,因為鉀中常混有鈉的雜質,藍色鈷玻璃可以濾去黃光.

2鋁的化合物

氧化鋁難溶於水易溶於酸鹼

al2o3(典型的兩性氧化物)

a、與酸:al2o3+6h+==2al3++3h2o b、與鹼:al2o3+2oh-==2alo2-+h2o

製取氫氧化鋁

al(oh)3(典型的兩性氫氧化物):白色不溶於水的膠狀物質,具有吸附作用

a、實驗室製備:alcl3+3nh3h2o==al(oh)3↓+3nh4cl,al3++3nh3h2o==al(oh)3↓+3nh4+

高中化學必修一的重點總結

高一化學模組i主要知識及化學方程式 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式 1 基本方法 觀察法 實驗法 分類法 比較法 2 基本程式 第三步 用比較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 綜合 推論,概括出結論。二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 4na o2 2na2o 2 鈉在空氣中燃燒 2na o2...

高中化學必修2總結

陰陽離子的半徑大小辨別規律 由於陰離子是電子最外層得到了電子而陽離子是失去了電子 6 週期與主族 週期 短週期 1 3 長週期 4 6,6週期中存在鑭系 不完全週期 7 主族 a a為主族元素 b b為副族元素 中間包括 0族 即惰性氣體 所以,總的說來 1 陽離子半徑 原子半徑 2 陰離子半徑 原...

高中化學必修2總結

純手工版,絕不抄襲 還在整理中。最好給我一下你郵箱,我把wrod彩版發你。高中化學必修2小結 專題一 第一單元 1 原子半徑 1 除第1週期外,其他週期元素 惰性氣體元素除外 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 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2 元素化合價 1 除第1週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