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2021-03-04 09:29:51 字數 3746 閱讀 1268

知識框架: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是乙個球體。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圖1.1p2)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證實了地球是乙個球體。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 6371千公尺;最大周長 4萬千公尺;表面積 5.1億平方千公尺。

3、地球的模型叫地球儀 。人們用顏色 、 符號和文字在地球儀上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

4、緯線和經線、緯度和經度

5、經緯網是地球儀或地圖上由經線和緯線交織成的網,在軍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氣象觀測等方面有廣泛用途。會用經緯網確定位置和判斷方向。

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1、自轉和公轉比較

2、二分二至日及四季(圖1.19 p11)

3、五帶(圖1.20 p12)

第三節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是比例尺 、 方向和圖例。(圖1.22 p13)

2、比例尺的三種表達方式線段式、 數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

3、當地圖的圖幅大小相等時,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內容越詳 (詳、略),表示的範圍越小(大、小)。

4、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指向標、經緯網,如果前兩者均沒有,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定方向。

5、一些常用的圖例。(圖1.24 p14)

6、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有兩種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把海拔高度相等的點用線連線起來叫等高線 ,等高線的疏密狀況可以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或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等高線有五種基本形狀分別是山頂、山脊、鞍部、陡崖、山谷,掌握等高線的運用,如修水庫、修公路、引水等問題。

(圖1.29 p16)

7、常見的地形圖有三種,等高線地形圖、 等深線地形圖、地形剖面圖,能最直觀反映地表起伏的是地形剖面圖,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通常用藍色表示海洋,用綠色表示平原,地形的基本型別有五種,分別是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是由陸地和海洋構成,陸地佔29%、海洋佔71%,概括的說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海洋彼此相連成一片,陸地被海洋分成許多塊。

2、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陸半球不是北半球,水半球也不是南半球。(圖2.4 p28)

3、陸地有大洲(大陸及其周圍的島嶼)、大陸、島嶼、半島,最大的大陸歐亞大陸、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4、世界上共有七個大洲,最大的是亞洲、最小的是大洋洲,七大洲大小順序是亞、非、北美、南美、南極、歐洲、大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

5、世界上共有四個大洋,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

6、各大洲的分界。亞歐: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亞非:蘇伊士運河;亞北美:白令海峽;歐非:直布羅陀海峽;南北美:巴拿馬運河。

7、七大洲的半球分布

第二節海陸變遷

1、地球上海陸變遷的原因:(1)地殼的變動;(2)海平面的公升降;(3)人類活動,其中1和2是主要原因,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圖2.12 p33)

2、大陸漂移學說是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他認為在兩億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整個的一塊大陸,周圍是一片海洋,後來分離漂移逐漸形成現在的樣子。

3、板塊運動學說認為: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在不停的運動之中,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處。世界兩大火山**帶是環太平洋**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帶。

(圖2.19 p37,活動p38)

4、六大板塊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第三章天氣和氣候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1、 天氣和氣候的區別與聯絡

2、在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雨區,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雲層厚的地方是陰雨區,無雲表示晴天。

3、常用天氣符號。(圖3.4 p45 3.6 p

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一天中不同時間氣溫值的平均數是日平均氣溫。氣溫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測量氣溫時,要把溫度計放在百葉箱裡,離地面高度1.5公尺。

通常情況一天觀測四次,8時、14時、20時、2時。(活動p50)

2、氣溫的變化:(1)日變化,以一天為週期的氣溫變化。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因此會有氣溫日較差;(2)年變化,以一年為週期的氣溫變化。

北半球陸地最高氣溫是7月,最低氣溫是1月,海洋最高氣溫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與北半球剛好相反。因此會有氣溫年較差。

3、氣溫的分布: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1)緯度分布:從赤道(低緯)向兩極(高緯)逐漸降低。

(2)海陸分布: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氣溫隨海拔公升高逐漸降低,海拔每上公升100公尺氣溫下降0.6度。

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還包括降雪和冰雹等。根據單位時間內降雨量的多少,將降雨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級。

2、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器。

3、乙個地方一年內降水的季節變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

4、降水的分布(圖3.21 p56)

(1)受緯度位置因素的影響,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2)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3)受地形因素的影響,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雨極是乞拉朋齊,位於亞洲的印度。世界的幹極是阿塔卡馬沙漠,位於南美洲。

第四節世界的氣候

1、氣候是乙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乙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徵,一般變化不大。

2、世界主要氣候型別及其分布,(圖3.23 p58)江蘇省南京市的氣候型別是**帶季風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3、影響氣候的因素:也就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是受地形因素的影響;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的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是受緯度位置因素的影響;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旱,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是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

4、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1)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如熱帶人穿單衣,寒帶人穿棉衣,溫帶人穿衣服多少要隨季節變化;(2)對人類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如水稻種在南方,小麥種在北方;(3)氣候異常還會帶來災害,如洪澇災害和旱災。(全球氣候變暖,使得極地等地區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公升,沿海低地可能會被淹沒。原因是人類燃燒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減少了森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二氧化碳對大氣又保溫作用,因此氣溫會隨之上公升。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第一節人口與人種

1、在18世紀以前,人口增長十分緩慢;18世紀以後,特別傷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大大加快。2023年3月,世界人口已達65億。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

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歐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來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主要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北美洲的東部,這些地方都是位於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相反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如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以及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則是人口稀疏地區。

(圖4.5 p66)

3、人口數量過多和人口增長過快會對社會、經濟、環境產生影響,如交通阻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飢餓貧困等,為了解決問題,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畫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1 地球的形狀是乙個球體。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圖1.1p2 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證實了地球是乙個球體。2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 6371千公尺 最大周長 4萬千公尺 表面積 5.1億平方千公尺。3 地球的模型叫地球儀 人們用顏色 符號和文字在...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班級姓名 第一單元地球 一1 地球是個球體 證據例舉 站得高看得遠 登高望遠 海上看帆船 月食現象 北極星高度的變化 麥哲倫環球航行 衛星 2 地球大小 平均半徑 6371千公尺 廬山起義 赤道周長 約4萬千公尺 地球表面積 5.1億平方千公尺 二 地球儀 見教材上7.8頁圖1.3 1.7經線,緯線...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班級姓名 第一單元地球 一1 地球是個球體 證據例舉 站得高看得遠 登高望遠 海上看帆船 月食現象 北極星高度的變化 麥哲倫環球航行 衛星 2 地球大小 平均半徑 6371千公尺 廬山起義 赤道周長 約4萬千公尺 地球表面積 5.1億平方千公尺 二 地球儀 見教材上7.8頁圖1.3 1.7經線,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