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小結

2021-03-04 07:05:29 字數 2980 閱讀 3545

一、 測試基礎

測試模型(v模型)

測試的目的:發現程式中錯誤,是為了證明程式有錯,而不是證明程式無錯。

測試的原則:

測試貫穿各個階段;

測試用例應由輸入部分與之對應的輸出結果組成;

程式設計師應該避免檢查自己的程式;

一定要注意測試中的錯誤集中發生現象;

對測試錯誤結果一定要有乙個確認的過程;

制定乙個嚴格的測試計畫;

回歸測試的關聯性一定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妥善儲存一切測試過程文件。

測試方法:

白盒測試

黑盒測試(包括等價法、邊界值法、場景分析法、錯誤推測法、因果圖等)

測試流程:

分析測試需求→制定測試計畫→設計測試方案→編寫測試用例→執行測試用例→驗收測試→書寫測試報告

測試計畫:引言(目的、背景、範圍、定義、參考資料)、測試內容(測試功能清單)、測試規則(進入準則,暫停/退出準則、測試方法、測試手段、測試要點、測試工具)、測試環境(硬體環境、軟體環境、特定測試環境要求)、專案任務(測試規劃,測試設計,測試執行準備,測試執行,測試總結)、實施計畫(工作量估計、人員需求及安排、進度安排、其它資源需求及安排、可交付工件)、風險管理

二、linux操作

使用者的建立與刪除

useradd -g test -d /home/wy -s /bin/bash wy

+ 主要引數

-d:指定使用者的家目錄

-g:指定使用者所屬的群組

-m:自動建立使用者的登入目錄

-s:指定使用者所使用的shell

userdel(刪除使用者帳號)

語法:userdel [-r][使用者帳號]

引數: -r:刪除使用者登入目錄以及目錄中所有檔案

補充說明:userdel可刪除使用者帳號與相關的檔案。若不加引數,則僅刪除使用者帳號,而不刪除相關檔案

檔案的屬性與許可權的修改

+ chgrp:改變檔案所屬群組

chgrp 群組名檔名

+ chown:改變檔案擁有者

chown [-r] 使用者名稱檔案或目錄

chown [-r] 使用者名稱:組名檔案或目錄

-r:進行遞迴變更,亦即連同次目錄下的所有檔案都變更

目錄管理

+ cd(變換目錄)

cd:本命令用於改變當前的工作目錄

cd /tmp 進入/tmp 目錄

cd . 代表此層目錄

cd進入上級目錄

cd ~ 或cd 返回家目錄

cd - 返回前乙個工作目錄

+ pwd(顯示目前所在的目錄)

+ mkdir(建立目錄)

-m:配置檔案案的許可權

-p:遞迴建立目錄

+ touch(建立檔案)

touch 檔名

+ cp(複製檔案或目錄)

+ 幾個重要的引數

- i :在覆蓋已存在檔案時進行詢問,若回答y 則覆蓋,其他則中止

- p:連同檔案的屬性一起複製過去

- r :將乙個目錄下的所有內容複製到另一目錄中

+ mv(移動檔案與目錄,或更名)

+ -f:若目標檔案已經存在時,不會詢問而是直接覆蓋

+ -i:若目標檔案已經存在時,會詢問是否覆蓋,若回答y 則覆蓋,其他則中止

+ rm(移除檔案或目錄)

+ -f : 刪除時系統不會出現警告資訊

+ -i : 在除去檔案之前均會詢問是否真要移除

+ -r : 遞迴刪除

+ rmdir(刪除空的目錄)

當目錄中沒有任何內容時才可以使用此命令刪除目錄,若目錄中尚有內容則無法刪除此目錄

+ ps(檢視程序)

+ -e或-a 顯示出正在執行的所有程序

+ -f 顯示所有資訊

+ -l 顯示較長,較詳細的pid的資訊

+ -u 顯示指定使用者程序

+ -g 顯示指定組程序

+ ps aux 或ps –la 觀察系統的所有程序

管道命令

壓縮與打包

+ tar(將多個檔案打包成乙個大檔案)

+ -c:建立打包檔案

+ -v:顯示正在處理的檔名

+ -f:檔名,指定要被處理的檔名

+ -x:抽取檔案

+ -t:查詢打包檔案的內容

vi編輯命令(見附件)

三、測試用例

定義:測試用例是為特定的目的而設計的一組測試輸入、執行條件和預期的結果。測試用例是執行的最小實體。

簡單地說,測試用例就是設計乙個場景,使軟體程式在這種場景下,必須能夠正常執行並且達到程式所設計的執行結果。

特徵:最有可能抓住錯誤的;

不是重複的、多餘的;

一組相似測試用例中最有效的;

既不是太簡單,也不是太複雜。

測試用例設計原則

測試用例的代表性:能夠代表並覆蓋各種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非法的、邊界的和越界的輸入資料、操作和環境設定等;

測試結果的可判定性:即測試執行結果的正確性是可判定的,每乙個測試用例都應有相應的預期結果;

測試結果的可再現性:即對同樣的測試用例,不同的系統的執行結果應當是相同的。

測試用例設計的方法

我們現在做的都是功能測試,用例設計的主要方法包括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錯誤推測法和場景分析法。

等價類是指某個輸入域的子集合。在該子集合中,各個輸入資料對於揭露程式中的錯誤都是等效的,並合理地假定:測試某等價類的代表值就等於對這一類其它值的測試,因此,可以把全部輸入資料合理劃分為若干等價類,在每乙個等價類中取乙個資料作為測試的輸入條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測試資料取得較好的測試結果。

等價類劃分可有兩種不同的情況: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

邊界值分析法就是對輸入或輸出的邊界值進行測試的一種黑盒測試方法。通常邊界值分析法是作為對等價類劃分法的補充,這種情況下,其測試用例來自等價類的邊界。

現在的軟體幾乎都是用事件觸發來控制流程的,事件觸發時的情景便形成了場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觸發順序和處理結果就形成事件流。

軟體測試小結

第二階段學習小結 1.白盒測試需要了解其內部結構和執行機制。白盒測試,也稱之為結構測試和邏輯驅動測試。黑盒測試不需了解程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徵。主要著眼於程式外部的使用者介面,關注軟體的輸入和輸出,關注使用者的需求,從使用者的角度來驗證軟體的功能。黑盒測試也稱之為功能測試和資料驅動測試。2.黑盒測試技...

軟體測試測試方案

測試方案 目錄1 概述 3 2 測試資源和環境 3 2.1 硬體配置 3 2.2 軟體配置 3 2.3 測試資料 3 3 測試策略 3 3.1.1 功能測試 3 3.1.2 使用者介面 ui 測試 43.1.3 效能測試 4 3.1.4 安全性測試 5 3.1.5 相容性測試 5 3.1.6 回歸測...

軟體質量小結

我們做測試的最終目的都是保證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質量才算我們的目標,或者說我們要達到什麼樣的質量保證才算達標?有沒有這樣乙個指標去衡量呢?軟體質量的定義 乙個實體的所有特性,基於這些特性可以滿足明顯的或隱含的需求。而質量就是實體基於這些特性滿足需求的程度。軟體質量的三個層次 a.符合需求規格 b.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