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教材2019

2021-03-04 05:03:19 字數 5362 閱讀 7112

第一章常見病的中醫藥**

第一節稻農皮炎

一、浸漬糜爛型皮炎

二、 尾蚴皮炎

【**】

一、**原則

以外**法為主,一股不需內服藥物。

二、外治方法

1、五倍子液:五倍子250g 明礬120g 白酒1000ml。浸泡上述藥物1-2天後外搽,3-4次/日。

2、石榴外洗液:石榴皮120g 五倍子、地榆各60g 明礬250g。煎水後泡洗,2-3次/日。

3、複方茶葉液:茶葉30g 明礬60g。煎水外洗敷。本方用於滲液較多者。

4、花椒10g 食鹽適量。煎水外洗,2-3次/日。主要用於尾蚴皮炎。

5、散劑外敷:爐甘石、冰片、青黛各10g。共研細末,區域性外撲。本方用於滲液較多者。

三、內治方法

如繼發感染,發生急性皮下淋巴管炎、甲溝炎、丹毒等時,加用清熱解毒、利水滲濕**,可選用五味消毒飲、當歸拈痛湯加減**。

【注意事項】

1、加強個人防護:如穿水田襪,戴手套;或用上述外治藥物在下田前後浸泡手足,讓其自行乾燥。

上述外治方法各藥,不得內服。

第二節手足癬

【**】

一、**原則

以外治為主,一般不需內治。

二、外治方法

1、皮損以水皰為主,選用皂礬、枯礬、地骨皮、兒茶、黃精、側柏葉各20克、薄荷10克,水煎冷確後外洗;

2、皮損以丘皰疹、鱗屑為主,選用土槿皮酊(土槿皮10克、75%酒精100毫公升,浸泡一周)外搽;

3、**枯厚、皸裂為主,選用柳酸軟膏、大楓子油外塗。

三、內**法

若出現淋巴管炎及丹毒等繼發感染,可採用五味消毒飲加減;如出現濕疹樣變,可採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注意事項】

1、注意衛生,不穿公共拖鞋,不用公共浴盆、浴巾等。腳部多汗者,鞋襪要勤洗勤曬,保持乾燥。

2、徹底**自身癬病,家庭中患有癬病者應同時**。

第三節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三、中醫辨證

主症:耳下腮部腫脹疼痛,張口困難,咀嚼不便。

1.熱毒襲表:伴有惡寒發熱、咽紅等全身輕度不適。舌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2.火毒蘊結:伴壯熱、頭痛、煩躁、咽喉腫痛、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3.熱毒攻心:伴高熱,頭痛,煩躁不安,神疲嗜睡,頸項僵強,嘔吐,甚則神昏不語,四肢抽搐,舌紅絳、苔黃燥,脈弦數。

4.毒邪下注:腮部腫脹,發熱,煩躁,口苦咽乾,男性**腫痛,女性少腹痛,舌紅、苔黃,脈弦數。

四、中醫**

1、針灸**

①體針**

治法:瀉火解毒、消腫止痛,針用瀉法。

針灸處方:以手足少陽、陽明經腧穴為主。翳風,頰車,合谷,外關,內庭,足臨泣。

穴位加減:熱毒襲表加中渚、關衝清熱解表、疏風散毒;火毒蘊結加大椎、曲池瀉火解毒、軟堅散結;熱毒攻心加百會、水溝醒神開竅、熄風鎮痙;毒邪下注加太衝、大敦、歸來疏洩厥陰之氣、化痛止痛。

針刺操作:各腧穴均按常規針刺;大椎、關衝、百會等穴可點刺出血。

②其他**

燈火灸法:取角孫穴。將穴區周圍的頭髮剪去,用燈心草蘸麻油點燃後,對準

穴位迅速點灸**,一點即起,聽到響聲即可。若未出現響聲,應復點灸1次。

區域性敷藥:取青黛散10克、冰片5克,溫水調勻,敷於患部。或用新鮮仙人

掌去刺,切薄片或搗爛敷於患部。

**針法:取合谷、耳門、頰車、翳風、外關、胸1-4夾脊。先叩刺耳門經

過頰車至翳風,然後叩刺合谷、外關、胸1-4夾脊,使**潮紅或微微出血。

耳針**:取腮腺、面頰、皮質下、相應區域壓痛點。毫針強刺激;也可埋針、

藥丸按壓。

穴位注射:用板藍根注射液2ml,每次選1~2穴,每穴注入0.5~1ml。

2、中藥**

熱毒襲表:治宜疏風清熱,散結消腫,方用銀翹散加減。

火毒蘊結:治宜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

熱毒攻心:治宜清熱解毒,醒神開竅,方用普濟消毒飲加紫雪丹。

毒邪下注:治宜清熱解毒,疏肝利濕,方用普濟消毒飲合龍膽瀉肝湯加減。

五、注意事項

1、針灸**腮腺炎效果明顯。有併發症者應及時對症**。

2、本病傳染性很強,患病兒童應注意隔離。

3、發病期間宜臥床休息,清潔口腔,清淡飲食,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第四節面神經炎

四、**方法

1、針灸**

①常規針刺**:

治法:祛風通絡、疏調筋經。

針灸處方:以面頰區域性和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陽白、下關、迎香、翳風、合谷、

曲池,頰車透地倉,陽白透魚腰、四白透迎香,

隨證加減:風寒證加風池、外關;風熱證加風池、曲池;抬眉困難加攢竹;體

虛者加足三里、三陰交;鼻唇溝變淺加迎香;人中溝歪斜加水溝;頦唇溝歪斜加承漿。

針刺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補平瀉法。面部穴位多取透穴刺法,初期面部穴位

不宜過重,多輕刺淺刺;恢復期可加灸法。

②其他針灸**:

**針法:取患側陽白、攢竹、魚腰、絲竹空、四白、地倉、頰車、牽正,用

輕叩法,以區域性微紅為度。後期可使輕微出血,再用小火罐吸拔5~10分鐘,至區域性**微紫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適用於各型各期。

溫針灸法:適用於風寒型及氣血不足型。取顴髎、下關、曲池、三里、外關等

穴,加艾灸行溫針灸。或懸灸面部。注意防燙傷。

拔罐**:適用於風寒型和氣血不足型。用小號火罐行面部閃罐。不要刺激太

強,以溫熱舒適、不留罐印為度。注意防燙傷。

穴位注射:取患側陽白、四白、頰車、地倉,太陽、牽正、下關、翳風及雙側

曲池、足三里,選維生素b12或蘭他敏注射液,面穴0.2-0.3ml/穴,體穴1~2ml/穴。每次取3~4穴注射,隔日一次。適用於各型各期。

敷貼**:取患則太陽、頰車、地倉、顴髎、牽正、下關、陽白等穴,將馬錢

子銼成粉末約1~2分,撒於膠布上,然後貼於穴位處,5~7日換藥1次;或用蓖麻仁搗爛加麝香少許,取綠豆粒大一團,貼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換1次;或用白附子研細末,加冰片少許做麵餅,貼敷穴位。每日1次。適用於早期或恢復期。

電針**:頰車與地倉、陽白與四白各為一組,各接電極一頭,以斷續波刺激

10~20min,通電15分鐘,通電量以面部肌肉輕微跳動為度。電針宜於後期使用,急性期多不宜使用。適用於恢復期及發病時間較長者。

③針灸推廣技術—「經筋刺法」**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技術

急性期是否針刺在學術界有較大爭議,西醫學認為早期不宜針刺,若針刺會加重區域性水腫。但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早期針灸介入對於促進病情好轉,預防慢性致殘很有幫助,所以一旦發病可立即應用「經筋刺法」進行**。該法適應於各期周圍性面癱神經麻痺。

無特殊禁忌症。

治法:疏調經筋

針灸取穴:主穴:陽白四透、地倉與頰車之間陽明經筋排刺、顴髎、太陽透地

倉。配穴:閉目露睛加四白兩透、睛明;口歪甚者加下關;面癱初起加風池、翳風、對側合谷。

針刺體位:基本要求是穴位充分暴露,肌肉充分放鬆,體位舒適安穩,且能持

久保持。本針刺法取穴方便,坐臥位均可。建議初次針刺者選用臥位,以防精神緊張、暈針等。

針刺操作:以上諸穴均每日針刺一次,留針20分鐘。

主穴:陽白四透:採用一穴四針,針尖與表皮成15°角,分別針向上星、頭

維、攢竹、絲竹空,進針1寸,施捻轉瀉法。地倉與頰車之間陽明經筋排刺:指兩穴之間按照陽明經筋循行,採取多針淺刺(以進入皮內為度)、排刺,每隔0.

5寸1針,施捻轉瀉法。顴髎:直刺0.

5寸,施捻轉瀉法。太陽透地倉:太陽向下穿顴弓透向地倉,進針2.

5寸,施捻轉瀉法。

配穴:四白兩透:採用一穴兩針,針尖與表皮成15°角,分別針向目內眥、

目外眥,進針1寸,施捻轉瀉法,睛明:直刺0.5寸,不施手法。下關:直刺1寸,施平補平瀉手法。風池:進針1寸,施捻轉瀉法;翳風、合谷均直刺1寸,施捻轉瀉法。

關鍵技術:針刺方向與深度:太陽針刺宜透向地倉,進針2.5寸。透刺:陽白

四透:分別針向上星、頭維、攢竹、絲竹空;四白兩透:採用一穴兩針,針尖與表皮成15°角,分別針向目內眥、目外眥;太陽向下穿顴弓透向地倉。

排刺:以患側面部經筋為主,多針淺刺、排刺,針刺深度為2~3分,以進入皮內為度。

注意要點:針刺手法應輕柔,以防皮下出血。透穴切不可穿透**,以免增

加疼痛感和感染機會及使病人產生恐懼感而畏針不能接受**。起針時應注意緩慢起針,並按壓2-3分鐘。

2、中藥**

風寒型: 治宜祛風牽正、溫經散寒通絡,方用牽正散加減。

風熱型: 治宜疏風牽正、清熱通絡,方用桑菊牽正散加減。

體虛型: 治宜祛風牽正、益氣活血通絡,方用牽正散和補陽還五湯加減。

五、注意事項

1、飲食:忌生冷、辛辣、腥發之品。

2、調護:面部避免吹風受寒,用溫水漱口、洗臉,必要時可帶口罩、眼罩防護。因眼瞼閉合不全,灰塵容易侵入,每日點眼藥水2~3次,夜間可塗眼藥膏,以保護暴露之角膜,防止暴露性角膜炎。

第五節支氣管哮喘

【**】

二、天灸**技術

天灸**法通過藥物敷貼穴位,使藥物由表及裡,循經內達臟腑,以調節氣血陰陽、扶正祛邪,體現內病外治之功。天灸**對於本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適應症:

1、符合「支氣管哮喘」西醫診斷及中醫「哮證」緩解期和發作期屬「寒哮症」診斷標準。

2、急性發作期屬輕、中度者,非急性發作期屬間歇性及輕、中度者。

**方法:

1、藥物製備:白芥子40%、細辛40%、甘遂10%、延胡10%共研細末,用時以老薑汁調和成1×1×1立方厘公尺的藥餅,用5平方厘公尺的膠布貼於穴位上。

2、取穴:

(1)肺俞、胃俞、志室、膻中

(2)脾俞、風門、膏肓、天突

(3)腎俞、定喘、心俞、中脘

背部穴位均取雙側。1次1組,3組交替使用。

3、方法及療程:

將藥物貼於穴位上,每次貼藥1小時,10天貼1次,**3個月,共9次。

不良事件及處理方法:

可能引起併發症,出現區域性**嚴重紅腫、大水泡、潰爛、疼痛,**過敏,低熱。貼藥後區域性**紅腫,可外塗皮寶霜、皮康霜等減緩刺激;**區域性水泡或潰爛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面或塗搽燙傷軟膏、萬花油、紅黴素軟膏等。**過敏可外塗抗過敏藥膏,如症狀嚴重前來醫院處理。

三、辨證論治

哮喘**,應分發作期和緩解期。發作時治標,攻邪為主,分寒、熱而施;緩解期治本,扶正為主,別肺、脾、腎而治。

1、發作期

(1)熱哮證:呼吸急促,喉中哮鳴,胸高氣粗,張口抬肩,痰黃稠膠黏,胸悶煩躁,或發熱面赤,口幹便秘。治宜清熱化痰,降氣平喘。常用定喘湯加減。

(2)冷哮證:呼吸急促,喉中哮鳴,胸膈滿悶如窒,痰白稀或黏,或伴惡寒發熱。苔白,脈浮緊。治宜溫肺散寒,化痰平喘。常用射干麻黃湯或冷哮丸加減。

2、緩解期

(1)肺氣虧虛證:氣短聲低,咳痰清稀色白,面色淡白,平素自汗,怕風,易感冒。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治宜補肺固衛。常用玉屏風散加減。

(2)脾氣虧虛證: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黃,平素痰多。舌淡胖,苔白,脈弱。治宜健脾化痰。常用六君子湯加減。

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工作總結

根據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技術要求,為了推進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適宜技術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的優勢和作用,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服務,推廣中醫適宜技術。現將中醫適宜技術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 科學制定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實施方案。按照衛生局要求制定了中醫適宜技術...

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計畫

皇甫莊鎮衛生院 為了加強我鎮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適宜技術在農村預防 保健 醫療中的作用,特別是對常見病多發病的 優勢,進一步探索建立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的有效途徑和機制,不斷提高全鎮中醫藥 水平和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需求,結合我鎮工作實際制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

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制度

為了加強我市農村中醫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適宜技術在基層防治常見病多發病中的優勢和作用,根據省 市 市衛生主管部門及建立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的要求,並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一 培訓目標 通過專案推廣培訓,逐步建立起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的有效網路和機制,全面提高我市農村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