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動中國人物素材分析提示

2021-03-04 02:00:27 字數 4834 閱讀 3578

「感動中國」道德力量系列談之一:讓更多人記住更多人

事蹟各有不同,滿滿都是感動。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隨著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的落幕,又一批中國好人集中走進公眾視野,他們的名字,他們的事蹟,他們的道德感召力,會在感動的淚水中被更多人記住。

但是,他們的事蹟不是用以消遣的故事,他們的名字不是「一年生」的符號。記住他們,僅僅是開始。

說起「記住」,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有這樣乙個鏡頭:中尉把古蘭丹姆救出來,自己卻被黑**中,古蘭丹姆對將死的中尉說「記住我,我叫古蘭丹姆」。為什麼乙個被救下的生者懇求將死者記住自己的名字?

當然,古蘭丹姆是不會忘記將逝的救命恩人的,但這對她來說顯然不夠。她懇求對方記住自己,是因為對方即使逝去,在道德上也是永生的。在「記住我」的要求背後,暗含著這樣的決心:

我要做像你一樣的人。

對有恩於自己的人是要記住的,但是有的人卻就此打住,僅僅是記住;只想繼續等待他人的道德救濟,而不想去做道德的踐行者。生活中也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有人勇救溺水者而亡,被救者上岸後卻悄悄溜掉……這簡直令人憤怒。

固然,以生命挽救生命是道德的極致,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做到。但我們應該做到以道德回饋道德,以道德維護道德。

日常生活中,更多需要的是常態的道德行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樂於助人、見義勇為……感動中國人物正是模範的道德踐行者。為中國科技事業嘔心瀝血、戰至生命最後一刻的羅陽、林俊德;在南沙守礁觀測水文氣象20多年的李文波;在緊急時刻為保護學生而導致高位截肢的張麗莉……在感動之餘,我們難道不需要「請你記住我」的道德自覺和行動勇氣嗎?

畢竟,在社會道德建設的事業中我們都是同路人,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公升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的行動,我們不能只當道德的受惠者和無聊的看客。

社科院日前發布的《社會心態藍皮書》指出,中國社會總體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為59.7分,超過七**不敢相信陌生人,社會誠信已經到了警戒線,中國正在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很多人在抱怨,卻只是抱怨他人,好像社會誠信水平的降低與自己無關,卻不反思為何不從自己做起,學習那些誠信的人。我們是否應該自省一下,在道德水平下滑的惡性迴圈中,我們記住的和我們被別人記住的是什麼,我們該做些什麼。

不是每個人都曾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直接得益,我們或許無法直接對他們說「請你記住我,我要做像你一樣的人」,可他們傳遞給我們的精神力量卻為我們指明了道德實踐的方向。我們身邊還有更多「感動你我」的小人物,我們應該對他們說:請你記住我,我們一起記住道德!

我們一起踐行道德!

「感動中國」道德力量系列談之二:讓報國精神激盪復興之路

「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麼?

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羅陽的頒獎詞,它將一位航空報國精英的形象,濃縮在短短74個字裡。

今天我們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學習,就是要從這位航空報國英模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而伴隨著羅陽事蹟感動中國,「航空報國精神」也必將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園地的一朵奇葩,成為國人奮發向上、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強勁動力。

所謂「航空報國精神」,就是知難而進的奮鬥精神,是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是甘於平淡的奉獻精神,是祖國至上的拼搏精神,是挑戰極限的攀登精神。正是在這種強大精神核心指引下,50萬共和國航空人以提公升國家綜合實力、謀求國人安康福祉為最高目標,不斷挑戰極限、超越自我,譜寫出一曲獨具航空工業風貌的慷慨壯歌,而且化合出巨大的物質能量。這股能量又使我國航空工業在最近十年間,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孕育了一大批像羅陽這樣的航空英模。

任何個體生命,都是天地間的匆匆過客。可當這個短暫的生命和國家及人民的利益緊密相連的時候,就能產生永恆的意義——羅陽就是很好的例證。如今,羅陽獻身的航母艦載機已成功起降,並順利出航,使我國真正進入航母時代。

我們在無比自豪的時候,當然要銘記這位英雄,並從他的壯行中獲得能量,激勵自己以更勤勉的姿態投入本職工作,融入到報國的滾滾洪流之中,迸射出璀璨的火花。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夢想。但復興必須建立在艱苦卓絕的奮鬥和實實在在的付出之上,否則就是空談。怎麼奮鬥?

怎樣付出?羅陽及中國航空人踐行和積澱的「航空報國精神」,為我們樹立了前行的指南。如果各行各業、各條戰線都能秉持這一精神,都能為中華復興增磚添瓦、貢獻力量,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夢想就一定能變成現實。

的確,在民族復興的路上,需要乙個個精神的樣板,這些樣板猶如航行的燈塔和前進的路標,匡正著我們心靈的方向,並成為前行的動力。而要真正有所作為,就需將「感動」化作「行動」,在行動中完善自我,在實踐中延續感動。特別是在今天,當誠信坍塌、道德滑坡嚴重銷蝕社會肌體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感動的種子生根發芽蔚為大觀。

如此,才能將「航空報國」演化成「崗位報國」,才是對感動中國英模人物最好的告慰。

「感動中國」道德力量系列談之三:爝火燃回春浩浩

「爝火燃回春浩浩」,這是明代詩人于謙《詠煤炭》裡的著名詩句,意思是「煤炭燃燒給人們帶來溫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以詩喻人,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高淑珍當之無愧。

高淑珍,乙個普通的農家婦女,之所以能產生感動中國的道德力量,主要源於愛的奉獻、愛的傳遞。

這種愛,就是燃燒自己,回報社會;甘作泥土,孕育花朵。她築牢愛的家園,開設「炕頭課堂」,14年如一日為一群孩子遮風擋雨;她促成愛的接力,用愛的行動發出愛的宣言。頒獎詞如此稱讚:

「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裡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你撒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高淑珍愛自己的孩子,由此推及愛別人的孩子,再到愛社會、愛眾生。就像一顆幼苗,心裡有了愛的種子,才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千燈萬盞,不如愛的心燈一盞。」給別人愛,自己心中得有愛。有了愛的源頭,才能匯聚愛的溪流,將小愛擴充套件成大愛。

人的職業不同,社會分工不同,但奉獻愛心不分彼此。乙個人只要力所能及地關愛他人,持之以恆地創造和諧,就是在踐行傳統美德,就是一種崇高境界的彰顯,就能感動他人、感動社會。

詩人魯藜在《泥土》中寫道:「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總把自己視為「珍珠」,總想幹大事,常因善小而不為,常因平凡而不屑,到頭來什麼善果也沒結,道德的豐碑上自然不會刻下他們的名字。而高淑珍甘當100多個孩子的泥土,堅持幹力所能及的事,乾為社會減輕負擔的事,讓殘疾兒童因吸收泥土的芬芳而茁壯成長,讓不幸家庭因無私的關愛而擺脫困境。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世間大愛,皆出於小。在高淑珍看來,自己所做的是很渺小的事情:「我是乙個殘疾孩子的家長,對於殘疾孩子來說,這是一場大難,不能讓他自己承擔,我們做家長的要盡力去幫助他們。

」這也啟示我們,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崇德、敬業、行善,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也不會承擔太高的風險,就像一首歌裡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當然,高淑珍所做的事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但我們要明白,人是社會的人。做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應該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多替別人著想,多為社會分擔,用自己的愛心溫暖每個人的心靈,讓愛的春天普照大地,讓愛的洪流滾滾向前。

「感動中國」道德力量系列談之四:大愛滿中華,何處無月明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廣西桂林「最美女孩」何玥,在像天使一樣飛過之後,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她捐出的一肝兩腎,不僅挽救了包括18歲藏族青年索朗旺青在內的3個生命,同時也將壯、藏兩個民族的情誼緊緊相牽。

就人的生命而言,12個春秋,確實太短太短。對於小何玥來說,還沒好好擁抱這個世界,就要永遠離開深愛她的父母;稚嫩的花蕾還沒來得及綻放,就要散落枝頭零落成泥。然而,當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個月時間,她首先想到的不是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毅然做出決定,並說服父母,希望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這個「最美遺願」背後,與其說是某種道德品質和思想境界,倒不如說是心靈深處最本質的人性光芒。正是人世間最樸素、最至美的大愛,以生命接力的形式勾勒出一道美麗彩虹。

因為有愛,所以最美。回顧「最美女孩」短暫而精彩的生命歷程,我們一次次被感動。汶川**的時候,何玥不僅把自己存下的零花錢全部捐出,還逼著她爸媽把乙個月的工資捐給災區;生病後,學校的老師、同學來看她,送來了2000多元的捐款,她讓父親把捐款捐給別人……正如羅曼·羅蘭所說: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唯有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才會欣欣向榮;唯有愛之泉流淌的世界,生活才會充滿陽光。

受傳統觀念影響,人們對器官捐獻諱莫如深,導致器官供源緊張。去年的乙份統計顯示,中國每年有15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而兩年實際捐獻僅207例,很多患者只能在苦苦等待中逝去。希望小何玥所詮釋的生命價值,能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器官捐贈的意義。

正值天真爛漫的年齡,卻有如此胸懷,她的班主任何蘭鮮老師感動之餘,卻沒有太多的驚訝。因為她清晰地記得,在語文課上講述《永生的眼睛》時,小何玥就被作者琳達的母親、父親、女兒先後為盲人捐獻眼角膜的故事深深打動,流著淚在日記本上抄下了這樣的文字:「乙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那麼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琳達的家人成為了小何玥的榜樣,而何玥注定又將成為更多人的榜樣,激勵他們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去傳遞愛的火炬。

當下,為建設「美麗中國」,我們也需要在多元價值中凝聚一種道德品格和精神氣度,讓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真善美主流價值觀得以傳承弘揚,讓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統美德熠熠發光,激勵更多的人去傳遞愛的火炬。

「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感動中國頒給何玥的獲獎名片。是啊,倘若大愛無疆滿中華,焉愁神州何處無月明?

「感動中國」道德力量系列談之五:時代需要「原子精神」

在「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中,扎根荒漠50年,為國防科技事業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堪稱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楷模的林俊德的事蹟讓人感動。在這位參加過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身上,有一種罕見的讓人為之動容的「原子精神」。

物理學中對於原子的研究告訴我們,原子質量非常的小,卻永不停息地運動著;肉眼看不到,卻是任何物質最基本的構成單位;是參與化學反應的基本微粒,卻在化學反應中無法被分割。那究竟什麼是「原子精神」呢?「原子精神」就是一種默默無聞、永不止步、堅守自身的精神。

林俊德對事業的畢生追求就是對「原子精神」的最好演繹,而且為這個社會留下了更多寶貴的精神原子。

感動中國人物策劃

展板製作及展覽 策劃方案 專業班級 指導教師 學生姓名 第一部分策劃背景 三號字黑體加粗 一 活動開展需求背景 四號字宋體加粗 正文 小四號字型 二 活動基本情況簡介 四號字宋體加粗 三 活動組織部門 四號字宋體加粗 四 活動執行物件 四號字宋體加粗 五 活動預期社會影響 四號字宋體加粗 第二部分活...

2019感動中國人物及事蹟

吳錦泉 高節卓不群 頒獎詞 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乙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著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人物事蹟 2010年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

近五年感動中國人物作文素材分類

整理 光明中學高三語文月明星稀 523126 目錄第一部分感動中國人物素材分類 身殘志堅類李麗邰麗華 赤膽忠心類明正彬王百姓 醫者愛人類華益慰李春燕 樂善好施類霍英東 高風亮節類季羨林巴金 科技尖兵類袁隆平 行孝報恩類田世國人民公僕類任長霞 堅韌自強類洪戰輝見義勇為類魏青剛唐山兄弟 堅守正義類尾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