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讀後感

2021-03-04 01:24:25 字數 5226 閱讀 8122

時間簡史》作者:(英)霍金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讀過霍老的專著之後,卻讓我思維開闊萬千。霍老的宇宙觀從時間開始,辭海中的宇宙是所有時間和空間的總和。但霍金認為,時間是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相關的,相對論早有論述。

時間與宇宙的開始有關,宇宙開始之前的時間對我們的認識沒有意義。宇宙開始於乙個奇點。空間和時間始於大**,其後宇宙一直在持續膨脹。

宇宙膨脹的主要證據**於哈勃的天體觀察,紅移現象證明恆星正在離我們遠去。而且,離我們越遠的天體,離開我們的速度也越快。

傳統的宇宙觀認為宇宙是靜態的,牛頓的萬有引力是靜態宇宙的核心理論,認為物體的運動和位置是可以根據物理規律來**的。但是萬有引力必然導致天體的坍塌。從萬有引力必然得出膨脹宇宙的結論。

但是,從牛頓到愛因斯坦,靜態的宇宙觀束縛了他們的思想。無限的世界超出了我們的認識範圍。霍金認為,人類的認識是有限的,並且不能超越我們這個「宇宙」。

從宇宙大**的奇點出發,在光速的範圍內產生了乙個四維的時間、空間椎體。人類的認識不能超越這個椎體,因為不能超越光速。這個椎體就是我們的宇宙。

從哲學意義上看,霍金的宇宙觀也對人們的思想衝擊甚大。為何先進的思想都是從西方傳入我國,這與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窮文富武」,沒有一定的經濟條件,開展開學研究是不可能的。

法布林、達爾文的例子都很好說明。我國的經濟發展了,產生了富裕階層。未來30年內,我國肯定可以產生影響世界的科學家。

宇宙是無限的,因為他是無限的,所以畫任何一條線都可以認為是中線,任何乙個地方都可以認為是中心。宇宙是無限的,它沒有邊緣,那麼任何乙個地方都可以認為是邊緣。這不是簡單的套用物極必反,這完全是我對無限的推論。

然而在廣義相對論中,情況則相當不同。這時,空間和時間變成為動力量:當乙個物體運動時,或乙個力起作用時,它影響了空間和時間的曲率;反過來,時空的結構影響了物體運動和力作用的方式。

空間和時間不僅去影響、而且被發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所影響。正如乙個人不用空間和時間的概念不能談宇宙的事件一樣,同樣,在廣義相對中,在宇宙界限之外講空間和時間是沒有意義的。時間和光不是一種東西,這很容易想象。

比如在黑夜裡雖然沒有光,但仍然有時間。光速和時間怎麼聯絡起來我還不清楚。我不用去定義宇宙和時間的概念。

宇宙形成之前是乙個無窮小的奇點,而且無限緊密,我在這裡說成沒有,這不是唯心的沒有,空間和時間在大**時同時的從無生有。這就會產生兩個問題,那個無窮小的產生一切的奇點是什麼和它為什麼要**。那個奇點什麼也不是,不是人類所認識的物質,可以起個隨便的名字,比如上帝。

它就是乙個無窮小無限緊密的點,僅僅是乙個點。它之所以要**是因為它想那樣,因為現在有了一切所以它**了。這是無法證明的,人類的證明方法必然會引入第三方,為了證明第三方的正確又必須引入第四方,這樣的證明會無休止的迴圈下去。

空間和時間是乙個整體,有空間的地方就有時間,有時間的地方就有空間。那麼宇宙在膨脹,時間就在延續,宇宙一旦停止膨脹,時間也就停止。那就是世界末日。

時間和空間只能是乙個整體,它們之間的夾角只能是零。因為它們在大**之前交於奇點,所以它們不可能平行。時間和空間是乙個整體意味著它們不可能單獨存在。

這樣,接著我必然得說,空間和時間是連續的,那麼它們有速度嗎?因為空間膨脹有速度,所以時間也必然有速度,即空間膨脹的速度等於時間的速度。

在任何方向上看,宇宙都是一樣的。既然宇宙在膨脹,膨脹的速度怎樣?既然有速度,它必然會有乙個參照物,就象光相對假設的以太一樣,我們又要假設什麼呢?

萬物形成之前只是乙個點,它們之間的距離為零,**之後膨脹。可以想象我們也是以相對於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最遠的地方的物體遠離我們的速度遠離它。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如果膨脹的速度是超光速,我們就是超光速,如果膨脹的速度是光速我們就是光速,如果膨脹的速度低於光速我們就低於光速呢?

對於第一種可能,如果我們超過光速,我們顯然不可能看到光。對於第三種可能,是我們從一產生就是光速還是後來慢慢變成光速呢?

回過頭來看一看開頭,任何一條線都是宇宙的中線,任何乙個地方都是宇宙的中點,這明顯是認為了無限等於無限。因為無限和無限是無法比較的,就是說我們不能比較線左右的大小也不能比較一點離邊緣各連線的大小。你無法證明它們相等,也不能證明它們不等。

但是我覺得可以想象出一種相等,你說不等我也不會反對,但你不能說其中任何乙個大。我非常傾向於相信無限等於無限。

如果我們可以時間旅行,我們回到過去的時間。因為空間和時間是連續的,過去的空間和過去的時間已經成為現在的空間和現在的時間,我們也就是回到了現在。這有意義嗎,我們從現在回到現在?

我無法想象我們過去的某一時刻的時間和空間仍然在某個地方以某種形式存在,它們明顯已延續成了現在。如果它們以某種形式存在的話,那意味著每乙個時刻都象**一樣靜止,並且是絕對靜止在乙個地方。這是錯誤的。

我還沒有想說時間旅行不可能,只是想假設空間和時間的速度比光快。時間的速度是個什麼概念,這似乎象水裡燃燒的火一樣無法想象?

太陽光要經過八分鐘到達地球這句話裡有兩個內容。一是光的速度,二是時間的長度。我們所認識的時間,是我們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時間,這是乙個人為的劃分,之後我們才測量出光的速度。

我們一直把時間當成一種長度,似乎它的速度無窮大,只要物質達到那裡,時間同時也達到了那裡。時間的速度就是宇宙膨脹的速度,它應該比光的速度快。這樣的推導,將推出宇宙是有限的結論。

為什麼我們總是記住過去而不是未來,為什麼時間總是向前進?這裡必須關心一下時間的方向,只有時間有方向的時候才可能出現時間旅行。這必然出現前後和裡外之分,它必然有起點和現在的位點,那麼宇宙就有了乙個邊界,宇宙就是有限的。

只有當我們低於時間的速度時,我們才相對於時間向後運動,我們才能回到過去。就是說,所有的物體在相對於宇宙的時候都和時間同速,宇宙裡的一切都在隨時間向前運動。如果我們超過時間的速度走到時間之前,那裡還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一切,那裡還是混沌狀態,在那裡不會看到任何東西,我們也不能在那裡存在。

我的觀點是,一切在宇宙產生之時就和時間具有了同樣的速度,即宇宙膨脹的速度。未來的空間和時間還沒有產生,去未來旅行根本不可能。

時間簡史裡試圖把宇宙描述成乙個有限但無邊界的空間,它是完全自足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就是存在。對時間則有如下描述,「無序度或熵隨著時間增加是乙個所謂的時間箭頭的例子。時間箭頭將過去和未來區別開來,使時間有了方向。

至少有三種時間箭頭:第乙個,是熱力學時間箭頭,即是在這個時間方向上無序度或熵增加;然後是心理學時間箭頭,這就是我們感覺時間流逝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上我們可以記憶過去而不是未來;最後,是宇宙學時間箭頭,在這個方向上宇宙在膨脹,而不是在收縮。」

我覺得除非找到宇宙大**時的奇點或者宇宙的邊界,否則是無法找到時間的方向的,那方向似乎形成了乙個球體,指向任何地方。我也傾向於相信,宇宙有開始也有結束,宇宙是任意產生的,可能已經產生了無數次也結束了無數次,每一次存在的時間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從一秒到幾百億年。我們現在只是其中一次,其它某一次也可能產生過智慧型生命也可能沒有產生過。

總之是任意的,這一次不是幸運,而是億萬種可能中必然的一種。

宇宙現在在膨脹,那麼將來它會壓縮嗎?如果它壓縮,時間的方向就會和現在相反,就會出現破碎的花瓶的碎片從地上跳到桌子上又結合成花瓶的現象啊。時間簡史上說,無邊界條件意味著,事實上在收縮相時無序度繼續增加。

就是說宇宙即使壓縮時,時間的方向也會和膨脹時,即現在發生的時間同向。

時間簡史上說收縮相時不適合智慧型生命的生存,因為那沒有強的熱力學時間箭頭。我不認為這是原因,為什麼不能假設,在宇宙由膨脹轉為收縮的臨界時,所有的生物將獲得永恆的生命,直到收縮到奇點呢?或許由膨脹轉為收縮,繼而收縮到奇點的時間只是一秒。

當然,是在數百億年也不一定。收縮時的空間和現在肯定完全不一樣,生命或許將飛越到沒有時間觀念。時間旅行的想象首先是由整個宇宙都在旋轉推論出來的。

即宇宙中所有物體的軌跡是乙個閉合的曲線,假設他們的速度超過正常的速度,改變一下方向(小於切線方向),做一條弦那樣的運動,他們就能用低於正常時間的時間到達沒有到達的地方,或者已經經過的地方。這就是時間旅行在理論上可能。我想,我們現在所旋轉成的軌跡,應該是象彈簧那樣,並不是平面閉合的。

引用時間簡史。微波背景和輕元素的觀測表明,早期宇宙並沒有允許時間旅行的曲率。如果無邊界設想是正確的,從理論的基礎上也能匯出這個結論。

這樣問題變成:如果宇宙初始就沒有時間旅行所必需的曲率,我們能否隨後把時間的區域性區域捲曲到這種程度,以至於允許時間旅行?

無論是超光速和空間彎曲都不可能旅行到未來。因為現在是時間的末端,空間也必然是末端,無論它怎麼彎曲,也只可能向過去彎曲而不能向未來彎曲,未來是一條虛線。無論是向過去還是未來旅行,我們都必要考慮過去和未來到底存在於**和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我無法想象我們過去的某一時刻的時間和空間仍然在某個地方以某種形式存在。如果我們把過去分成乙個乙個的點組成的線,這線直到現在的前一秒,我們就象一顆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向膨脹的方向前進。難道宇宙的裡面的某處還會有乙個過去的地球以實質的形式存在嗎?

過去是存在著的,它肯定不會以能見的能觸控的能進入的方式存在。假如我們回到過去的某一點,我們在那裡只有和時間保持同速,在那一點向時間正方向流動,才能看清一段歷史。這樣我們只是在看一段電影,過去的存在形式決定我們不可能改變歷史。

那麼,假設我們回到過去的某一點然後隨它流到出發點。這個出發點必須已向前運動了,我們還沒有到達現在。我們用一種方法到達現在,在出發點和現在之間這一段時間裡,我們從人間蒸發了嗎?

當然,這不是明顯的錯誤,我們可以象跑到電影院看電影而在家裡消失一樣。可我們怎麼才能從出發點回到現在呢,如果我們能從出發點回到現在是不是就意味著可以去未來旅行呢?

這本書引領我遨遊了外層空間的起義領域,對遙遠的星系、黑洞、夸克、大統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探索。

時間和空間都是物質--但物質被證實並不是無限可分的!我這個想法真可怕,我害怕會損害一切和空間時間有關的定理。因為那些定理中,時間和空間都是連續的,是理想的數學狀態。

好在霍金說,物質的不可分是因為我們能提供的能量不夠大。在數學意義上,我們走過的時間顯然是無限個點連起的連續直線,但我們卻只能存活在某些明確標出的點上。換句話說,那些被我們拋棄的點是時間的渣滓。

每個人的座標點不盡相同,但有些歷史事件卻顯著地成為所有人或一群人存活的憑籍--那被茨威格形容為聚集在避雷針尖的電荷。在霍金的描述下,因果關係明顯存在,但是被擴大到光速以內。這種寬容的宿命論帶給人無窮的遐想。

我猜想,時空一旦被彎曲就會產生兩段彎曲,即乙個週期波。從出發點到現在的時空和過去是一樣的,是兩相反的彎曲。這樣我們就能從折點延切線迅速回到現在。

但是我們不能從折點延彎曲繼續流到現在,因為出發點之後對於我們是未知的。我們如果要看離開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只能再一次回到過去旅行。畫完之後我才發現,從出發點到現在的曲率要低於過去的曲率。

這樣就更容易接受,它的曲率可以小到很小很小。同時,這也說明旅行者旅行的時間在實際時間上的投影比他離開的時間的投影長,這和相對論吻合。或者這一切都是相對論的悖論,相對論是二項的不穩定的,它相對於每乙個物體都可能不同。

如果是三項的,互相相對將是穩定的。實際上,第一推動即上帝的存在與否仍然無法解決,我們只能用乙個假設代替另乙個假設。因為膨脹因為未知才有了一切有了意義。

《時間簡史》讀後感

時間簡史 是史蒂芬霍金寫的一本天文科普 比較有趣的是關於黑洞的部份。黑洞這一術語是不久以前才出現的。它是1969年美國科學家約翰惠勒為形象描述至少可回溯到200年前的這個思想時所杜撰的名字。那時候,共有兩種光理論 一種是牛頓贊成的光的微粒說 另一種是光的波動說。我們現在知道,實際上這兩者都是正確的。...

時間簡史讀後感

在宇宙大 的理論,文中提到宇宙大 發生1秒種後溫度降為100億度,那麼 前的溫度是多少呢?在網上查詢相關資料相結合後知道宇宙大 前的溫度為10的32次方絕對溫度。這是經近代高能物理學家所證明的溫度。雖然這龐大的數字,特殊的單位我都無法理解,但我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其實宇宙大 理論的發現是一位普通...

時間簡史讀後感

時間簡史 是霍金的著作。書中霍金對時間本質 宇宙由來作出了權威性的總結,他的理論和構想已經成為科學領域的里程碑。由於過於深奧,我選擇了一種誰都能看懂的版本略探一下霍金的著作。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你可曾想過,時間是否會有源頭?過去的時光在 停止,未來的時間又從 是出發?這一本書將會帶你思索,讓你領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