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表

2023-02-04 05:39:03 字數 6819 閱讀 9271

朝代起訖都城

今地皇帝

黃帝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下注下注

下注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下注下注

下注顓頊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下注下注

下注帝嚳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下注下注

下注帝摯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下注下注

下注唐堯

前2357~前2258

下注下注

下注虞舜

前2257~前2208

下注下注下注夏

約前22世紀末—約前16世紀初

安邑山西夏縣

禹()啟

太康仲康相少康

杼槐芒洩

不降扃廑孔甲

皋發桀陽翟

河南禹縣

商約前16世紀—約前11世紀

亳河南商丘

湯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紂

殷河南安陽周西周

約前11世紀—前771

鎬京陝西西安

武王(姬發)

成王(姬誦)

康王(姬釗)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滿)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韉)

孝王(姬闢方)

夷王(姬燮)

厲王(姬胡)

共和宣王(姬靜)

幽王(姬宮星)

東周前770—前256

洛邑河南洛陽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莊王(姬佗)

禧王(姬胡齊)

惠王(姬閬)

襄王(姬鄭)

頃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簡王(姬夷)

靈王(姬洩心)

景王(姬貴)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驕)

烈王(姬喜)

顯王(姬扁)

慎靚王(姬定)

赧王(姬延)

春秋時代

前770—前476

下注下注

下注戰國時代

前475—前221

下注下注下注秦

前221—前206

咸陽陝西咸陽

周赧王昭襄王(嬴則,又名稷)

孝文王(嬴柱)

莊襄王(嬴子楚)

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漢西漢

前206—公元25

長安陝西西安

高帝(劉邦)

惠帝(劉盈)

高後(呂雉)

文帝(劉恆)—後元

景帝(劉啟)—中元、後元

武帝(劉徹)—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

昭帝(劉弗陵)—始元、元鳳、元平

宣帝(劉詢)—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

元帝(劉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寧

成帝(劉驁)—建始、河平、陽朔、鴻嘉、永始、元延、綏和

哀帝(劉欣)—建平、元壽

平帝(劉侃)—元始

孺子嬰(王莽攝政)—居攝、初始

[新]王莽—始建國、天鳳、地皇

更始帝(劉玄)—更始

東漢25—220

洛陽河南洛陽

光武帝(劉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劉莊)——永平

章帝(劉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劉肇)—永元、元興

殤帝(劉隆)—延平

安帝(劉祜)—永初、元初、永寧、建光、延光

順帝(劉保)—永建、陽嘉、永和、漢安、建康

衝帝(劉炳)—永嘉

質帝(劉纘)—本初

桓帝(劉志)—建和、和平、元嘉、永興、永壽、延熹、永康

靈帝(劉巨集)—建寧、熹平、光和、中平

獻帝(劉協)—初平、興平、建安、延康三國魏

220-265

洛陽河南洛陽

文帝(曹丕)—黃初

明帝(曹壑)—太和、青龍、景初

齊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貴鄉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奐(陳留王)]—景元、咸熙

蜀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

昭烈帝(劉備)—章武

後主(劉禪)—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吳222-280

建業江蘇南京

大帝(孫權)—黃武、黃龍、嘉禾、赤烏、太元、神鳳

會稽王(孫亮)—建興、五鳳、太平

景帝(孫休)—永安

烏程侯(孫皓)—元興、甘露、寶鼎、建衡、鳳凰、天冊、天璽、天紀

西晉265-317

洛陽河南洛陽

武帝(司馬炎)—泰始、咸寧、太康、太熙

惠帝(司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興、光熙

懷帝(司馬熾)—永嘉

愍帝(司馬鄴)—建興

東晉十六國

東晉317-420

建康江蘇南京

元帝(司馬睿)—建武、大興、永昌

明帝(司馬紹)—永昌、太寧

成帝(司馬衍)—太寧、咸和、咸康

康帝(司馬嶽)—建元

穆帝(司馬聃)—永和、昇平

哀帝(司馬丕)—隆和、興寧

海西公(司馬奕)—太和

簡文帝(司馬昱)—咸安

孝武帝(司馬曜)—寧康、太元

安帝(司馬德宗)—隆安、元興、義熙

恭帝(司馬德文)—元熙

十六國304-439

下注下注

下注南朝

宋420-479

建康江蘇南京

武帝(劉裕)—永初

少帝(劉義符)—景平

文帝(劉義隆)—元嘉

孝武帝(劉駿)—孝建、大明

前廢帝(劉子業)—永光、景和

明帝(劉彧)—泰始、泰豫

後廢帝[劉昱(蒼梧王)]—元徽

順帝(劉淮)—昇明

齊479-502

建康江蘇南京

高帝(蕭道成)—建元

武帝(蕭賾)—永明

鬱林王(蕭昭業)—隆昌

海陵王(蕭昭文)—延興

明帝(蕭鸞)—建武、永泰

東昏侯(蕭寶卷)—永元

和帝(蕭寶融)—中興

梁502-557

建康江蘇南京

武帝(蕭衍)—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簡文帝(蕭綱)—大寶

元帝(蕭繹)—承聖

敬帝(蕭方智)—紹泰、太平

陳557-589

建康江蘇南京

武帝(陳霸先)—永定

文帝(陳倩)—天嘉、天康

廢帝[陳伯宗(臨海王)]—光大

宣帝(陳頊)—太建

後主(陳叔寶)—至德、禎明

北朝北魏

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道武帝(拓跋圭)—登國、皇始、天興、天賜

明元帝(拓跋嗣)—永興、神瑞、泰常

太武帝(拓跋燾)—始光、神珈、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餘)—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睿)—興安、興光、太安、和平

獻文帝(拓跋弘)—天安、皇興

孝文帝(元巨集)—延興、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孝明帝(元詡)—熙平、神龜、正光、孝昌、武泰

孝莊帝(元子攸)—建義、永安

長廣王(元曄)—建明

節閔帝(元恭)—普泰

安定王(元朗)—中興

孝武帝(元攸)—太昌、永興、永熙

洛陽河南洛陽

東魏534-550

鄴河北臨漳

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元象、興和、武定

北齊550-577

鄴河北臨漳

文宣帝(高洋)——天保

廢帝(高殷)—乾明

孝昭帝(高演)—皇建

武成帝(高湛)—太寧、河清

後主(高緯)—天統、武平、隆化

幼主(高恆)—承光

西魏535-557

長安陝西西安

文帝(元寶炬)—大統

廢帝(元欽)

恭帝(元廓)

北周557-581

長安陝西西安

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建德、宣政

宣帝(宇文贇)—大成

靜帝(宇文闡)—大象、大定

隋581-618

大興陝西西安

文帝(楊堅)——開皇、仁壽

煬帝(楊廣)——大業

恭帝(楊侑)——義寧

唐618-907

長安陝西西安

高祖(李淵)—武德

太宗(李世民)—貞觀

高宗(李治)—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

中宗(李顯,又名哲)—嗣聖

睿宗(李旦)—文明

武后(武曌)—光宅、垂拱、永昌、載初

武后稱帝,改國號為周—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曆、久視、大足、長安

中宗(李顯,又名哲),復唐國號—神龍、景龍

睿宗(李旦)—景雲、太極、延和

玄宗(李隆基)—先天、開元、天寶

肅宗(李亨)—至德、乾元、上元

代宗(李豫)—寶應、廣德、永泰、大曆

德宗(李適)—建中、興元、貞元

順宗(李誦)—永貞

憲宗(李純)—元和

穆宗(李恆)—長慶

敬宗(李湛)—寶曆

文宗(李昂)—寶曆、大(太)和、開成

武宗(李炎)—會昌

宣宗(李忱)—大中

懿宗(李崔)—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咸通、乾符、廣明、中和、光啟、文德

昭宗(李曄)—龍紀、大順、景福、幹寧、光化、天覆、天佑

哀帝(李柷)—天佑

五代十國

後梁907-923

汴河南開封

太祖(朱晃,又名溫、全忠)—開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貞明、龍德

後唐923-936

洛陽河南洛陽

莊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長興

閔帝(李從厚)——應順

末帝(李從珂)——清泰

後晉936-946

汴河南開封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貴)—天福、開運

後漢947-950

汴河南開封

高祖(劉皓,本名知遠)—天福、乾佑

隱帝(劉承佑)—乾佑

後周951-960

汴河南開封

太祖(郭威)—廣順、顯德

世宗(柴榮)—顯德

恭帝(柴宗訓)—顯德

十國902-979

下注下注下注宋

北宋960-1127

開封河南開封

太祖(趙匡胤)—建隆、乾德、開寶

太宗(趙炅,本名匡義,又名光義)—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趙恆)—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

仁宗(趙禎)—天聖、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曆、皇佑、至和、嘉佑

英宗(趙曙)—治平

神宗(趙頊)—熙寧、元豐

哲宗(趙煦)—元佑、紹聖、元符

徽宗(趙佶)—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

欽宗(趙桓)—靖康

南宋1127-1279

臨安浙江臨安

高宗(趙構)—建炎、紹興

孝宗(趙慎)—隆興、乾道、淳熙

光宗(趙敦)—紹熙

寧宗(趙擴)—慶元、嘉泰、開禧、嘉定

理宗(趙昀)—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佑、寶佑、開慶、景定

度宗(趙祺)—咸淳

恭宗(趙顯)—德佑

端宗(趙是)—景炎

帝丙(趙丙)—祥興

遼907-1125

皇都(上京)

遼寧巴林右旗

遼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2023年仍稱遼。

太祖(耶律阿保機)—神冊、天贊、天顯

太宗(耶律德光)—天顯、會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祿

穆宗(耶律璟)—應歷

景宗(耶律賢)—保寧、乾亨

聖宗(耶律隆緒)—乾亨、統和、開泰、太平

興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寧、鹹雍、大(太)康、大安、壽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幹統、天慶、保大

西夏1038-1227

興慶府寧夏銀川

太祖(完顏文,本名阿骨打)—收國、天輔

太宗(完顏晟)—天會

熙宗(完顏亶)—天會、天眷、皇統

海陵王(完顏亮)—天德、貞元、正隆

世宗(完顏雍)—大定

章宗(完顏璟)—明昌、承安、泰和

衛紹王(完顏永濟)—大安、崇慶、至寧

宣宗(完顏珣)—貞佑、興定、元光

哀宗(完顏守緒)—正大、開興、天興

金1115-1234

會寧阿城(黑龍江)

太祖(完顏文,本名阿骨打)—收國、天輔

太宗(完顏晟)—天會

熙宗(完顏亶)—天會、天眷、皇統

海陵王(完顏亮)—天德、貞元、正隆

世宗(完顏雍)—大定

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簡表

朝代夏起訖 約前2070 前1600都城安邑今地山西夏縣商西周周 東周春秋時代戰國時代 秦 漢西漢 東漢魏 三國蜀吳 西晉東晉東晉十六國 十六國 宋南齊朝梁南陳北北魏朝 北東魏朝 北齊西魏北周隋唐 後梁後唐 五代後晉十國 後漢後周十國 宋北宋南宋遼 陽翟河南禹縣亳河南商丘殷河南安陽鎬京 陝西西安 洛...

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簡表

朝代夏商 周 西周東周 秦漢西漢 東漢魏 三國蜀吳西晉東晉東晉十六國 十六國 宋 南朝齊梁陳北魏 北朝東魏北齊西魏北周 隋唐後梁後唐 五代後晉十國 後漢後周十國 宋北宋南宋遼西夏 起訖約前22世紀末 約前16世紀初約前16世紀 約前11世紀約前11世紀 前771 前770 前256前221 前206...

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簡表

朝代夏商 西周周東周 春秋時代戰國時代 秦漢 西漢 東漢魏三國蜀吳西晉東晉東晉 十六國十六國 宋南朝 齊梁陳南北朝 北魏北朝 東魏北齊西魏北周 隋唐後梁後唐五代後晉十國 後漢後周十國 宋北宋南宋 遼西夏金 開封河南開封臨安浙江杭州皇都遼寧 上京 巴林右旗興慶府寧夏銀川會寧 阿城 黑龍江 元1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