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梳理

2022-12-16 10:51:03 字數 4920 閱讀 3929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參考係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係。2.

參考係的選取是自由的。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係。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乙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2.

質點條件: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複雜的問題得到簡化。

(為便於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時間與時刻1.鐘錶指示的乙個讀數對應著某乙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 t1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3.

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向量。3.

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向量。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

兩者運算法則不同。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資訊的儀器。

(電火花打點記時器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後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vt 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a=(vtv0)/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3.

變化量=末態量值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係的曲線。

(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2.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係的圖線。

(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和。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記錄自由落體運動軌跡1.

物體僅在中立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理想化模型)。在空氣中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過程中空氣阻力的影響,與物體重量無關。2.

伽利略的科學方法:觀察→提出假設→運用邏輯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對推論進行檢驗→對假說進行修正和推廣自由落體運動規律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常量,稱為重力加速度(g)。g=9.

8m/s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其大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vt2=2gs豎直上拋運動1.

處理方法:分段法(上公升過程a=-g,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整體法(a=-g,注意向量性)1.速度公式:

vt=v0 gt位移公式:h=v0t gt2/22.上公升到最

高點時間t=v0/g,上公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與回落到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3.上公升的最大高度:s=v02/2g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1.

基本公式:s=v0t+at2/22.平均速度:

vt=v0+at3.推論:1)v=vt/22)s2 s1=s3 s2=s4 s3=……=△s=at23)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時間內s之比:

s1:s2:s3:

……:sn=1:3:

5:……:(2n 1)4)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位移內t之比:

t1:t2:t3:

……:tn=1:(√2 1):

(√3 √2):……:(√n √n 1)5)a=(sm sn)/(m n)t2(利用上各段位移,減少誤差→逐差法)6)vt2 v02=2as第三章研究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彈性與彈性限度1.

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2.撤去外力後,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後,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生了塑性形變。**彈力1.

產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2.彈力方向垂直於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杆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杆方向。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並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3.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f=kx滑動摩擦力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滑動時,物體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2.在滑動摩擦中,物體間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滑動的作用力,叫做滑動摩擦力。3.

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g)成正比。即:f=μn4.

μ稱為動摩擦因數,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0<μ<1。5.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與其接觸面相切。6.條件:

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7.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與相對運動速度無關。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研究靜摩擦力1.

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乙個最大限度,這個最大值叫最大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4.

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5.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fm=μ0 n(μ≤μ0)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力的圖示1.力的圖示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2.

圖示畫法:選定標度(同一物體上標度應當統一),沿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按比例畫一線段,**段末端標上箭頭。力的等效/替代1.

如果乙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麼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

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乙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係。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1.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乙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

一切向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合力的計算1.方法:

公式法,**法(平行四邊形/多邊形/△)2.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連線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共點力如果幾個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於同一點(該點不一定在物體上),這幾個力叫做共點力。尋找共點力的平衡條件1.物體保持靜止或者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叫平衡狀態。

2.物體如果受到共點力的作用且處於平衡狀態,就叫做共點力的平衡。3.

二力平衡是指物體在兩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於平

衡狀態,其平衡條件是這兩個離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4.

正交分解法:把乙個向量分解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座標軸上,利於處理多個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向量(力)作用分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1.

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物體對它的作用力,這種相互作用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力的性質:

物質性(必有施/手力物體),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同:

等大,反向,共線異: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時性(產生、變化、小時),異體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質。平衡力不具備同時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質可不同。

牛頓第三定律1.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頓第三定律適用於任何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與物體的質量、運動狀態無關。二力的產生和消失同時,無先後之分。

二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各自分別產生作用效果。第四章力與運動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見p76、77,以及單擺實驗)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2.

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受力、運動狀態無關,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體不受力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受外力時,慣性表現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不同。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物體質量的關係(實驗設計見b書p93)牛頓第二定律1.

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f/m(k=1)→f=的數值等於使單位質量的物體產生單位加速度時力的大小。

國際單位制中k=1。4.當物體從某種特徵到另一種特徵時,發生質的飛躍的轉折狀態叫做臨界狀態。

5.極限分析法(**和處理臨界問題):通過恰當地選取某個變化的物理量將其推向極端,從而把臨界現象暴露出來。

6.牛頓第二定律特性:1)向量性:

加速度與合外力任意時刻方向相同2)瞬時性:加速度與合外力同時產生/變化/消失,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3)相對性:

a是相對於慣性系的,牛頓第二定律只在慣性系中成立。4)獨立性:力的獨立作用原理:

不同方向的合力產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對方影響。5)同體性:研究物件的統一性。

超重和失重物體對支援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超重現象(視重》物重),物體對支援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於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失重現象(物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框架

補充 直線運動的圖象 1 從s t圖象中可求 任一時刻物體運動的位移 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 直線或切線的斜率大小 1 圖線向上傾斜表示物體沿正向作直線運動,圖線向下傾斜表示物體沿反向作直線運動。2 兩圖線相交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3 比較兩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的關係 看兩物體s t圖象中直線或切線的斜...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梳理

按住ctrl鍵單擊滑鼠開啟教學 名師講課 第一篇 必修一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第二章 勻變速運動的規律 第三章 力物體的平衡 第四章 力與運動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運動學問題是力學部分的基礎之一,在整個力學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講運動的初步概念,描述運動的位移 速度 加速度等,貫穿了幾乎整個高中...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

一 運動學的基本概念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於參考係在而言的。參考係的選擇是任意的,被選為參考係的物體,我們假定它是靜止的。選擇不同的物體作為參考係,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但選擇時要使運動的描述盡量的簡單。通常以地面為參考係。2 質點 定義 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