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結合,凝沙成塔王東波 班主任沙龍

2022-10-16 13:27:07 字數 2162 閱讀 6089

疏堵結合,凝沙成塔

注溝現代農業發展區曹疃小學王東波

從教十幾年,做了十幾年的班主任,我一直把「一切為了孩子」當作座右銘。因為我知道,只有熱愛孩子的老師,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因此,十幾年來,我一直用尊重和愛心來教育孩子,同他們交朋友。

在班級管理中,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不斷地探索, 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風格。

一、讓教育充滿智慧型,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在班級管理方面,我覺得許多原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已經不太適合現在的孩子們,如果束縛太緊,會阻礙他們的發展,太鬆讓他們自由散漫,為了使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學習,全面發展, 我做了如下的嘗試:

1、搬掉「鐵交椅」 ,實行值周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班裡除了一名常任班長外,其餘班幹部,都是輪流值周制,每個同學都有資格當值周幹部。結果,每個同學的積極性都充分調動起來,民主治班,人人爭當先進。

值周幹部自然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監督別人。不少原來的後進生也去掉自卑感,迎頭趕了上來,班風班紀大有改觀。

2、不一成不變地看待先進與後進,計算「進步分」 ,設立「鼓勵獎」 。任何乙個班級,學生成績, 各種表現,個體之間的差異永遠存在。好的學生總是受表揚,難免滋生驕傲情緒,不利於進步;有的學生總受批評,也會產生自卑感,更不利於進步。

總的來說,都不利於他們素質的提高。基於這種認識,每當我接乙個新的班級,就告訴學生,成績只能說明過去,錯誤既往不咎,從現在開始, 不管是學習還是品德,每有進步,就記錄在案,如上次聽寫單詞錯了五個,這次錯了三個,就加兩分,一周一評,給予獎勵。我還帶領大家一起埋葬缺點,要求大家把缺點寫在一張紙上,然後把它燒掉,留下優點繼續發揚。

這樣,學生有了奮鬥目標,進步很快。

二、孩子們,向我看齊。 班主任往往是小學生心目中的偶像,他們對班主任有著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的好榜樣。

因此我時刻注意自身形象,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往往率先垂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學生。我在一次班會上鄭重地向全班同學承諾:「孩子們,向我看齊。

」周一公升旗,我站在學生的前面,莊嚴肅立,和學生一起大聲唱國歌;無論走到**,我都會彎腰撿起地上的紙片;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這些,學生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表現在實際行動上:他們經常會扶起不小心摔倒的小朋友,彎腰撿起紙屑雜物;勞動時,他們爭先恐後等等。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無聲的教育。

三、尊重學生,做學生的朋友。 工作中,我時刻關愛著每一位學生,始終以期待的目光關注著每一位學生。既是他們的老師, 又是他們的朋友。

我經常採用互換角色的思考方法,把自己當成學生換位思考,然後再根據情況選擇恰當的教育方法。

有一次測驗,發下試卷後,我們班的劉佳佳同學課下請求我借給他一分,因為他考了58 分,怕回家挨打。我認真聽取了他的理由就借給他了。因為我覺得,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關懷,是體諒,是鼓勵。

而借本身就體現了自信,果然,上學期末考試他得了 88 分。

平時,我還經常用寫紙條的方法與學生交流。紙條上可以是對學生委婉的批評,善意的提醒,還可以是對學生改正錯誤的真誠鼓勵和表揚。尤其是當遇到使老師盛怒的事情,我更是選擇了寫紙條。

小小乙個紙條避免了大聲的訓斥,給學生乙個反思的機會,而且相信學生再找你談話時對錯誤已經懊悔得不得了啦。

四、學會傾聽,使師生的心彼此靠近。 班主任經常找犯了錯誤的學生談話,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使之明白道理,認識並改正錯誤。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班主任找學生談話,不要一見面就來個「下馬威」 ,如:

你知道你犯了什麼錯誤嗎?你的問題在班裡造成了多壞的影響......這樣的談話,把學生置於受審的位置,談話變成了「審問」 ,其結果反而導致學生緘口不言或對抗頂撞。

即使學生懼於老師的威嚴,當面認錯,但也是口服心不服。因此,我認為,如果學生欲言,老師不妨把話停下來,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盡情地講, 不要制止學生說話,不要打斷他們的話,即使不誠實或者是為自己辯解,也要認真傾聽學生講話, 耐心啟發他們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然後曉之以理,幫他們分析錯誤的根源,使其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這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也有利於學生下決心改正錯誤。

在學生講話前,還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如果學生沉默不語,老師不要急躁地催促學生開口講話,應允許學生稍作思考,並設法打消學生的思想顧慮以及心裡恐懼,鼓勵學生講出心裡話。這樣, 學生把你當作好朋友,願意跟你交流,師生的心會越來越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老師把一顆真誠的心交給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乙個學生,公平地把愛和溫暖送給每乙個學生時,學生的心定會融化在師愛中,在學習生活中找到快樂,愉快地接受教育。